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阿南 阿南 的推荐 southof.lofter.com
西伯利亚~郎~
几棵古树,数间瓦房,讲述的却是...

几棵古树,数间瓦房,讲述的却是这个冬日里最为温暖的故事…

几棵古树,数间瓦房,讲述的却是这个冬日里最为温暖的故事…


楉

你是否和我一样,对着未来充满憧憬.🍂每当我拿起笔,我知道自己,在路上
約稿私信
Instagram:morro_ruo

你是否和我一样,对着未来充满憧憬.🍂每当我拿起笔,我知道自己,在路上
約稿私信
Instagram:morro_ruo

JailJT
哇偶!拿蜂蜜写字!代价太高了吧...

哇偶!拿蜂蜜写字!代价太高了吧~

敢问各位专业设计师,这算民间手法嘛?

设计师:Eddie Lobanovskiy

哇偶!拿蜂蜜写字!代价太高了吧~

敢问各位专业设计师,这算民间手法嘛?

设计师:Eddie Lobanovskiy

u
看到彩虹都会有幸福的感觉,虽然...

看到彩虹都会有幸福的感觉,虽然在我住的地方经常能看到,但每次彩虹出现的时候我还是会兴奋的跳起来。这一次的彩虹还有心形的云朵在中间,这是幸运的标识吗?

爱所有爱我的人,爱这世间的一切。。。

看到彩虹都会有幸福的感觉,虽然在我住的地方经常能看到,但每次彩虹出现的时候我还是会兴奋的跳起来。这一次的彩虹还有心形的云朵在中间,这是幸运的标识吗?

爱所有爱我的人,爱这世间的一切。。。

阅读文字

不在身边却又放你在心上,大抵也是一种美好的陪伴


文/半杯暖

每天早上都会收到一条QQ信息,问,吃饭了吗?我说吃了,她便安心地灰了头像,不再说话。我若说没吃,她便絮絮叨叨些长长短短,不厌其烦地重复重复。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我的妈妈。

写过很多文字,关于妈妈的却很少。可能是年幼时写多了《你最爱的人是谁》,所以都在作文里将那些稚嫩的感情一下子挥发了;也可能是成长使他们在自己心里所占据的空间变小了,使得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去惦记起倏忽间苍老了的他们。

中午饭后Q弹出一个框,是妈妈。依然是简单的问,吃饭了吗?我也简单地回,吃了。她便说,哦,那上班吧,别耽误工作。这便是妈妈表达爱的方式,言简意赅,情真意切。在关闭对话框时,看见妈妈的个信签名,有...




文/半杯暖

每天早上都会收到一条QQ信息,问,吃饭了吗?我说吃了,她便安心地灰了头像,不再说话。我若说没吃,她便絮絮叨叨些长长短短,不厌其烦地重复重复。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我的妈妈。

写过很多文字,关于妈妈的却很少。可能是年幼时写多了《你最爱的人是谁》,所以都在作文里将那些稚嫩的感情一下子挥发了;也可能是成长使他们在自己心里所占据的空间变小了,使得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去惦记起倏忽间苍老了的他们。

中午饭后Q弹出一个框,是妈妈。依然是简单的问,吃饭了吗?我也简单地回,吃了。她便说,哦,那上班吧,别耽误工作。这便是妈妈表达爱的方式,言简意赅,情真意切。在关闭对话框时,看见妈妈的个信签名,有些东西突然上涌卡在嗓子里,咽不得吞不下,有点甜有点酸,是爱的味道,不同于朋友不同于恋人的爱的味道。

对妈妈的感情,是复杂的,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爱,还有过许多抱怨。譬如,在自己初初毕业时,什么都不懂,对于社会一无所知,所以横冲直撞走了许多弯路,迷茫、彷徨、甚至无所为。那时幼稚的我,竟然会将这些结果归咎于妈妈。

是的,那个时刻的我,是有点怨怼的,甚至在电话里说:妈,如果有一天,我有了女儿,绝不会用你爱我的方式去爱我的女儿。我说的理直气壮,妈妈却听的心里不是味儿。

她失落地问,为什么呢?我不满地抱怨道,你给我的爱不是爱,是溺爱,这种爱让我在面对社会时一无所知,我现在什么都不会,连复杂点的人际关系都处理不了,你让我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存呢?

少不更事时,这样的话不止一次对她说过,说的次数多了,妈妈便也不再像最初那般往心里去,可到底还是会在心里打个结的吧。后来,在北京经历过生病,经历过分离,经历过挣扎,经历过萎靡,终于幡然醒悟道,她那样的爱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那一代的匮乏,所以才拼命想要补偿给儿女,而这爱虽然过分,却并没有错。如若不是这些满满的爱,我想我不会有勇气一个人在一座除了回忆只有自己的城游荡和生存。

有时,在漂泊倦怠的时候,会哭泣会想要放弃,会打电话说:妈妈,我想要回家,我不想一个人生病了还要死撑着。可是妈妈总会说,那么难都熬过去了,还怕这一截吗?而我总是会反驳,你们不关心我,不在乎我,根本不知道一个人在遭遇这么多事情后,内心是多么难过。

对,我在拖着病恹恹的身体奔波几日后,在长安街对妈妈这样嘶喊道。那时我怨恨他们会这样舍得我一个人在外辛苦,好像他们体会不到我的难过。而其实不然,最深沉的爱,似乎表面都平静如水,接近爱的中心,才能窥见其深深漩涡。

我见过太多姑娘,因为年幼时爱的匮乏,后来只要有人给,她们便许了自己一生,许的或许不是自己的爱情,是感动。而我想我不会,不会因为感动假装相信爱情来过,也不会因为他人的一段好,搭了自己一生。

我想这种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无私的爱,因为不曾匮乏,所以不会随便接纳,所以才能在感情面前爱的大方得体。不用因为他人的一点感动,而使自己卑微到尘埃。

妈妈的个信签名很简单,但总是发自肺腑,譬如,我生日时,她会在个性签名上说:祝女儿生日快乐。在我沮丧时,会签上:希望女儿开心。好像她的个性签名是我的心情表。

最近每天下班都会打一通电话,和她絮叨几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无外乎是想听听她的声音,说说每天的心情。当然很多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这是每个漂泊在外的孩子必须学会的本领。

而今天,她的签名是,不知怎的,每天都想和女儿聊聊天。

我不知道外人看见这句话时,是怎样的感触。总之,它感动了我,至深。

当外面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时候,回头看,还有人在等在盼在关怀的感觉总是暖的。我想这便是最好的陪伴吧,不在身边却又在心上。



阅读文字

爱过的人,让我对你温存地说一声再见

大四那年春天,女生围坐在寝室中央。

“嗨,猜猜咱们几个谁最先结婚?”

都一愣,同时都抬手指向寝室里年纪最小的那个,“她。”

“我也觉得是她。”

“嗯,同意。”

最小的那个点点头,“虽然我还没男朋友……但是,应该是我吧!哈哈!”

“那谁最晚?”

(阅读文字微信:timetellyou)【时光说】

又一愣。我跟“老婆”互相看一眼,接触到她傻愣愣的眼神,我叹口气,“应该是我。”

“老婆”不服,说她肯定比我晚。

一起住了四年的女生,彼此了解之外,有默契的感应。我是寝室的大姐,“老婆”是四个人里最呆萌的,激发了我照顾她、对她好的本能。小女生之间的关系一好,蜜一样不分彼此,就互称“老公...

大四那年春天,女生围坐在寝室中央。

“嗨,猜猜咱们几个谁最先结婚?”

都一愣,同时都抬手指向寝室里年纪最小的那个,“她。”

“我也觉得是她。”

“嗯,同意。”

最小的那个点点头,“虽然我还没男朋友……但是,应该是我吧!哈哈!”

“那谁最晚?”

(阅读文字微信:timetellyou)【时光说】

又一愣。我跟“老婆”互相看一眼,接触到她傻愣愣的眼神,我叹口气,“应该是我。”

“老婆”不服,说她肯定比我晚。

一起住了四年的女生,彼此了解之外,有默契的感应。我是寝室的大姐,“老婆”是四个人里最呆萌的,激发了我照顾她、对她好的本能。小女生之间的关系一好,蜜一样不分彼此,就互称“老公”、“老婆”了。

后来又聊到谁会先离校。我最远,大家相约都去送我,不管机场、火车站,总之都去。

“谁会最后走?”

都不说话。

“不管是谁,最后走的那个得辛苦点儿了。”我给这对话收了尾。没人能预料,阴差阳错,我正是最后离校的那个,无人相送。


6月底,论文答辩完毕,离校倒计时。有朋友过来旅游,我带了“老婆”接待他,各个景点耍了一圈儿,也算是毕业前对这个城市的最后检阅。一天中午,三个人正在川菜馆甩开腮帮子,“老婆”接到家里的电话:96岁的爷爷在浴室摔倒了。

收拾行李的时候,她一直在碎碎念:“爷爷应该不会有事,爷爷身体一向很好的。我走几天就回来了,到时候你们应该都没走呢,我可以赶得回来送送你们……你们可不要太早离校哈,等我回来……”

我本来不抱希望,她这样说,心里就好受些。

“这些我就不带了,箱子太重了,等我回来再带吧。”我看着她书架、桌子上没有收进箱子的细软,觉得那是她留下的让我们宽心的物证——证明她真的会回来与我们一同完成毕业仪式的物证。

她拖着箱子去乘车的时候,正是下课后的晚饭时分,天色比正午缓和了些,校园广播的毕业曲响在的木叶和草丛间,掠过青春时代的云彩和鬓角。我帮她提着行李走下女生宿舍的几十级台阶,路过食堂、超市和我们都很喜欢的那两棵笔直的木棉树。不长的路程,是大学四年里少有的感受——她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不再是需要我保护和安慰的小姑娘,静默的眉眼间添了笃定的气质。“‘老公’,放心吧,我过几天就回来了……嗯,好好等着我吧。”

在分别的丁字路口,我犹豫着是不是继续向前,她从我手里夺过行李。“你快去吃饭吧。”

“还是送你上车吧,反正也没多远。”

她不肯。那年22岁的她看穿了我的担忧,眼神里甚至闪过了母亲般的宽爱。我现在记不清她是否抬手拍了拍我的头,但那眼神给我的安抚有同样效果。

我没有继续送下去,站在原地看着她倔强消瘦的背影提着硕大的行李,消失在转角。

她回家不久,爷爷去世。几天之后,我们领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办好各种手续,女生宿舍一天比一天安静,走进水房,水声、洗漱声、洗衣声、打闹说笑声和穿了新裙子对着大镜子臭美的挤也挤不下的人影们,像被施了魔咒,倏忽都不见了踪影。一夜之间就空荡荡的楼群,让人觉得时间也被抽了条似的飞逝。

“老婆”没能回来与我们告别,托跟她住得近的同学捎回了那些细软。我不怪她,只是遗憾自己当时为什么不坚持一下,再送她一程。每次说到这里,我们就要互相宽慰,说反正见面的机会还多呢。而事实上,她在东南,我在东北,平时琐事缠身,毕业之后只见过一次,也已经是四五年前了。

我认识的大多数人并不注重告别。有人觉得矫情,有人不善言辞,有人不敢面对,但更多的人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便是告别了。杨绛在《我们仨》里写与丈夫分离时的心绪:“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生命无非是一场漫长的告别,没有什么比这历程更有仪式感。人与人的相处,长也好,短也好,有情也好,无心也罢,在必须要别离这点上来考量的话,便失去了区别。“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是对命运的微薄祈求;“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是生而为人的难以释怀和无能为力。

也有不情愿的告别,是对方不想继续了。Ta居然就那么转身走了,切断了我们所有的念想和希望。不知道是眼泪还是失落模糊了我们的视线,那告别也影影绰绰的,带着不真实的怨。那个我们以为可以一生一世照顾ta、对ta好,雪天怕ta冷晴天怕ta热,不想让ta受一点点委屈的人,原来并没有那么需要我们,不然怎么敢一声不吭地走掉了?原来没有好好照顾自己的从来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而那个匆匆向前走的后脑勺,一旦真的爱了,也会是个很会照顾人的人吧。

那些后来才知道或许终生不再相见的人,如果当时被告知如此,或者我们都不会吝惜自己的拥抱和亲吻,或许不会用最后一次对话来恶语相向互相折磨,或许会选择一个彼此都喜欢的餐厅,把ta一直想要的某个橱窗里的小物买来相送……既然从此各有今生互为前世,那些曾经以为不得不为之一争高下的琐碎,又算得了什么?

爱过的人,让我对你温存地说一声再见。(文/十三_接地气)


读书、电影、音乐、旅行

20岁把自己当30岁看!

你们现在多是二十岁出头,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三十岁,才能有三十岁人比较长远的眼光、智慧、稳重的架势与危机意识——三十岁的视野与景深,会让你珍惜二十岁很容易忽略的价值与质地。那该怎么做呢? 


以十年一轮来看,假设你现在二十岁,如果照自己这样的过法,想一想自己三十岁会是什么样子?你希望是这个样子吗?如果不是,你该做怎样的及时改变?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希望自己的三十岁是什么样子?如果你要完成你心目中的三十岁,你现在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请写一个很详细的描述单出来,比方职业、生活状态、经济状况、兴趣、休闲活动,一天及一星期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然后画出一张你想象中的生命蓝本,根据这蓝本去思...

你们现在多是二十岁出头,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三十岁,才能有三十岁人比较长远的眼光、智慧、稳重的架势与危机意识——三十岁的视野与景深,会让你珍惜二十岁很容易忽略的价值与质地。那该怎么做呢? 

以十年一轮来看,假设你现在二十岁,如果照自己这样的过法,想一想自己三十岁会是什么样子?你希望是这个样子吗?如果不是,你该做怎样的及时改变?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希望自己的三十岁是什么样子?如果你要完成你心目中的三十岁,你现在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请写一个很详细的描述单出来,比方职业、生活状态、经济状况、兴趣、休闲活动,一天及一星期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然后画出一张你想象中的生命蓝本,根据这蓝本去思考,你还欠缺什么样的能力,所以还应该补修那些课程?

这蓝本应该是个放射线图,请画出你各式各样的兴趣,找一两样可以发展成专业能力,而这专业能力是可以让你衣食无虞的;除了这一两样外,你还要培养一些好习惯以作为养分补给线,比方定期上课学习、看书充电、出门旅行……才不会在一出社会、工作如排山倒海而来时,一下就把能量都消耗光。

接着你再回想过去,从你童年到现在,有哪些你曾经怀抱过的理想、梦想未完成的,把它们一一条列出来,然后继续在你刚画的生命蓝图中补充,构画出主线与支线,并依年龄阶段规划出多层次的人生版图,比方我们可以从趋势与流变:书本/杂志/报纸→电台/电视/电影→网络/电玩……中找到自己可以大展身手的施力点;

比方有些职业比较适合年轻的时候去试,有的适合在成熟的前中年期去做,有的则适合在经验老到的中晚年时完成,所以要想远一点,并把社会迁动的变量,考虑进你中长期的人生规划里,免得自己好不容易刚入行,进入的却是一个已经开始走下坡的夕阳产业——除非你对这工作有极大的兴趣,你可以一路执着,随时创新,突破重围,开展新希望,否则时势比人强,越走越是尽头,到时候要转换就很困难。当你把中长期的板块移动,也思考进你的人生规划中,你才可以在后有追兵、前有断崖时,瞬间启动早已准备好的能量,一跃跳进到新的版图。

要帮自己建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

有很多人设立的目标是几年之内升到主任,几年之后要当上主管,然后是老板……这些都是别人可以随时取代你的身份,只要别人比你强,关系比你好,或是公司重整解散,你的位子就会瞬间消失。所以要建立自己的风格与专业,把自己当做一项事业,当成个人品牌在经营,创造自己名字的价值,帮自己建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而不是社会价值下的职位。至于将来你是哪个公司的主管、哪家企业的老板其实都不重要,因为别人认的是你的专业、你的风格、你的名字,即使有一天你没有工作了,别人仍然认可你的能力,到时候你想转换到哪个跑道都不难,这就是拿不走的身份,因为专业能力永远跟着你走,但头衔不会是一辈子不变的。

三十岁时把自己当二十岁的方法

你们现在多是二十岁出头,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三十岁,才能有三十岁人比较长远的眼光、智慧、稳重的架势与危机意识——三十岁的视野与景深,会让你珍惜二十岁很容易忽略的价值与质地。等到你们三十岁时,就要把自己当成二十岁,开始丢包袱,把自己当成新人重新学习,因为十年后你学的东西、你的经验已经不合时宜,要重来,当有把自己当新人这样的心态时,你会很谦虚,然后珍惜每次机会,认真地做好每件事。就像知名数字艺术家郑淑丽,她是一个非常自由、没有性别设限的人,极有活力,永远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我从她永远好奇兴奋的口气里,根本猜不出她的年龄。她永远保持最新、最巨大的爆发力,她永远有着刚出道不久般的冲劲,跑在这个世界的最前面。

之后,你就可以练就一身随时加减年龄的本事——有时可以负重跑步练脚力,有时可以丢开包袱练轻功……

希望这堂课,可以协助你们从彷徨与昏沉中,醒来去做梦,然后透过仔细的凝视与落实,抵达你的想望之境——这十年将是你人生之中最重要,但也可能是挫折连连的十年,所以请给自己打不死的勇气,不要半路阵亡,有志者就能事竟成。

(文/李欣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