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AkAi AkAi 的推荐 sijing707.lofter.com
抚剑独行游

塑料笔友情:曹丕和孙权 史向互动整理

此整理为笔友组友情向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有两位情su比liao金qing坚yi的笔友,那就是——羊祜和陆抗曹丕和孙权。


他们俩是谁当然就不需要介绍了,一个曹家老二,一个孙家老二,两位政权领导人的交往莫名透露着二的平方的气息,这篇文章就来粗略总结一下曹二和孙二之间的互动,有非常多的粉丝滤镜、相声滤镜和一点点cp滤镜。因为作者是一个丕粉,所以从丕的角度出发的资料更多,非考据党,多有疏漏,请轻拍。


有言道:君住长江南,我住长江北,日日思君不见君,伐吴美不美。


名场面之“生子当如孙仲谋”


建安十八年正月的濡须之战,孙权亲自乘轻船跑去曹军营寨,曹操见孙权的舟船器仗军伍整肃,...

此整理为笔友组友情向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有两位情su比liao金qing坚yi的笔友,那就是——羊祜和陆抗曹丕和孙权。


他们俩是谁当然就不需要介绍了,一个曹家老二,一个孙家老二,两位政权领导人的交往莫名透露着二的平方的气息,这篇文章就来粗略总结一下曹二和孙二之间的互动,有非常多的粉丝滤镜、相声滤镜和一点点cp滤镜。因为作者是一个丕粉,所以从丕的角度出发的资料更多,非考据党,多有疏漏,请轻拍。


有言道:君住长江南,我住长江北,日日思君不见君,伐吴美不美。


名场面之“生子当如孙仲谋”


建安十八年正月的濡须之战,孙权亲自乘轻船跑去曹军营寨,曹操见孙权的舟船器仗军伍整肃,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


曹丕&曹彰&曹植:???

刘琦&刘琮:nsdd

孙权:感觉有被冒犯到


我不知道孙权有没有觉得被冒犯到,但以曹丕滴水之仇当涌泉相报的个性,搞不好正在疯狂记仇,等着日后给孙权找不痛快。这一次的濡须之战曹丕是否随军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在建安十八年春曹操军谯时曹丕曹植都跟着去了并作了《临涡赋》,合理怀疑是在濡须之战结束后自涡水北上时途径谯县,那么曹丕很可能在濡须之战现场,甚至当孙权坐小船来曹营晃悠时远远的看到过未来的笔友。所以别说我们笔友组是拉郎了,明明有可能面过基,搞不好还是一眼万年呢。


顺便一提这个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比曹丕大五岁,虽然好像吃瓜群众印象里和曹操是同一时代的人,但其实是和曹丕一辈,还熬过了曹家三代。不愧是你。


万恶之源之“孙妩媚”


万恶之源真的是钟繇啊!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孙权称臣,斩送关羽,彼时曹丕为魏国太子,写信和钟相国分享快乐,钟繇回信说:“臣同郡故司空荀爽言:’人当道情,爱我者一何可爱!憎我者一何可憎!’顾念孙权,了更娬媚。” 这里的“爱我者一何可爱!憎我者一何可憎!”到底该如何翻译有所争议,大意应该是指”谁喜欢我,我就觉得谁好看”,所以钟繇会说俯首称臣的孙权很妩媚(“娬媚”指姿态美好可爱)。


真想不到你是这样的钟繇……


曹丕随后回信说:“得报,知喜南方。至于荀公之清谈,孙权之娬媚,执书嗢噱,不能离手。若权复黠,当折以汝南许劭月旦之评。权优游二国,俯仰荀、许,亦已足矣。”翻译后简单来说就是:收到你的信了,太草了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2333333!“执书嗢噱,不能离手”真的很有画面感,曹丕你至于笑成这样吗,感觉一定是脑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虽然钟繇信中的“娬媚”有无讽刺之意难下定论,但曹丕口中的孙妩媚明显是在吐槽孙权”优游二国“的反复行为,担心他诈降甚至再度反叛。虽然你俩真的是在说正经事,但这个茶余饭后玩笑的语气,你们考虑过孙权的感受吗,你们没有,你们只关心段子好不好笑。看得出来此时曹丕的对笔友智商还在线,后来嘛……


封吴王加九锡


黄初二年八月,孙权称臣,曹丕拜其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之前孙权派于禁的下属浩周和东里衮去见曹丕。大家总爱说笔友组是曹丕单方面写信,其实真的没有啦,孙权才是一开始主动写信的那个:


“昔讨关羽,获于将军,即白先王,当发遣之。此乃奉款之心,不言而发。先王未深留意,而谓权中间复有异图,愚情慺慺,用未果决。遂值先王委离国祚,殿下承统,下情始通。公私契阔,未获备举,是令本誓未即昭显。梁寓传命,委曲周至,深知殿下以为意望。权之赤心,不敢有他,愿垂明恕,保权所执。”


孙权说曹操“未深留意,而谓权中间复有异图”才害得孙权没有早一点归降也是说话不眨眼,先甩一下锅,反正曹操死了,又不可能爬起来反驳。看看“权之赤心,不敢有他”的深情表白!看看“权之得此,欣然踊跃,心开目明,不胜其庆”的夸张描述!孙权你的骚话技能也很强嘛。还要套一波近乎说“昔承父兄成军之绪,得为先王(曹操)所见奖饰 ”,“先王恩仁,不忍遐弃,既释其宿罪,且开明信”,搞得和曹丕像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一样,你还记得你才说了你没归降是曹操的锅吗?孙权还说自己“本性空薄,文武不昭”,这不是正中曹丕下怀,把能文能武的曹先生捧得美滋滋的,立马沦陷了。


曹丕问他们孙权可不可信,浩周觉得孙权一定会臣服,东里衮觉得未必。“帝悦周言,以为有以知之,故立为吴王”,说白了浩周就是押中了老板的心思,但问题是老板的心思不一定是笔友真实的心思啊。


理论上文书应该有尚书台起草,魏文帝集和其他资料都将《策孙权九锡文》算作曹丕自己的作品,带上我的滤镜,曹丕非要炫耀一番自己的文笔于是亲自下场写了这篇策也不是没可能啊!


毕竟曹丕是真的很想炫耀。


孙权被封吴王之后派赵咨出使魏国,曹丕“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嘲讽max!这孩子怎么看都是在为生子当如孙仲谋而耿耿于怀吧。赵咨答得滴水不漏:“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间,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最后这句似乎在内涵曹丕啊……所以曹丕后来“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简直就差让孙权交读书笔记了。抱歉,会写诗真的能为所欲为。


除了给笔友寄自己的作品,曹丕还给孙权送了自己平时骑的纤骊马,还说“乘之真可乐也”,这似乎有点污……不过你俩都是资深打猎爱好者,倒是真的可以交流一下骑马。


面对曹丕的一片赤诚,孙权明显没啥真情,《魏略》记载孙权打得就是“先卑而后踞之”的想法。当曹丕找他索取一堆不符合礼制的珍玩之物时,孙权宠笔友的理由是“彼在谅闇之中,而所求若此,宁可与言礼哉!”,说曹丕在服丧期间都敢来要这些东西压根就不是一个可以讲礼的人,大写的嫌弃。


曹丕也没好到哪里去,刘晔建议他在夷陵之战时一起攻吴,曹丕拒绝的理由是“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之心”。刘晔表示我真的努力劝过了,劝不住啊。曹丕心里虽然知道笔友不是什么好人,但非要受降还非要封吴王还非不出兵,自己提出的理由又不是那么实在,这么看来倒像是被笔友蒙蔽双眼了。这大概就是塑料之中有真情。


送儿子事件


可能是因为早年曹操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曹丕子承父业对孙权的儿子产生了巨大的兴趣,打算封孙登为万户侯并让他去洛阳。我们先表面上迎合他一下,实际上说白了就是要孙登去做质子。孙权当然不答应,说是儿子太小不合适,孙登黄初二年12岁,这个理由还是很走心的,于是拉开了笔友组的儿子争夺战。


这里插播一下孙登的一则趣事,孙权被封吴王后以孙登为太子,找了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张昭的儿子张休、顾雍的儿子顾谭、陈武的儿子陈表给孙登也凑了个“四友”。曹丕:四友的版权费付过了吗,把你儿子叫来我们谈谈侵权的问题。周文王:听说你要谈谈四友的版权问题。


孙权拒绝了曹丕发来的共享儿子邀请之后,派沈珩去魏国解释一下。曹丕先意思意思扯了一些“吴国担不担心我们向东进攻”之类的话题,然后就切入正题:“闻太子当来,宁然乎?”沈珩本来应该是来替孙权辞谢曹丕美意的,所以曹丕你难道不知道孙权不打算把儿子给你吗,还巴巴地问着呢。沈珩回答说,臣在吴国是个重度自闭死宅所以没听说过这些事情。“文帝善之,乃引珩自近,谈语终日。”我想了很久为啥曹丕会“善之”,难道是欣赏沈珩的自闭性格,或者其实是这种回答给了他一个错觉:孙权还是有可能把儿子给自己的。所以他才把沈珩拉在身边做思想工作,估计是想拉拢一下。沈珩是个正直的好同志,完全没有屈服于曹丕,回去之后就跟孙权说“臣密参侍中刘晔,数为贼设奸计,终不久悫”,让孙权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刘晔:我又找谁惹谁了?


这么一拉锯就到了黄初三年,黄初三年正月的时候孙权写信说刘备大军压境自己打算想想办法干他一炮,曹丕给孙权写信加油,“勉蹈奇功,以称吾意”,架子倒是端得很足。五月夷陵之战胜利之后,孙权派人出使魏国,曹丕兴高采烈写了回信,前文提到的《典论》和诗赋就是这次送给孙权的,这么看来更有了几分文体两开花的含义。顺便一提曹丕还送了鼲子裘给孙权,据不可靠消息这玩意儿可能就是石亭之战后孙权送给陆逊的鼲子裘……孙权你怎么可以把笔友送你的东西转送出去呢!难怪曹丕会伐吴啊!曹丕:你别乱说,石亭的时候我早死了。


这个时候曹丕似乎还认为孙权会有良心的把儿子送来。前文提到的浩周被曹丕派去见孙权,这位仁兄跟孙权说,曹丕不信孙权要把儿子送去的时候他以全家百口人为孙权做担保,孙权感动得痛哭流涕、指天为誓,结果浩周回去了也没把孙权的儿子带回去。孙权,我怀疑你也是表演型人格,可以和笔友交流一下表演经验。


曹丕本来打算让辛毗和桓阶去找孙权盟誓,孙权花式拒绝,最后终于把曹丕惹毛了,决定伐吴!曹丕的伐吴诏写得怒气冲冲,“孙权小丑,凭江悖暴”,一副你不过就是凭借地形狂妄而已。曹丕你记住这个地形,你之后还会发表评论……


孙权因为扬越蛮夷未平,主动认怂。孙权在给浩周的信中说当初浩周来提让孙登去洛阳的事情时,他“于时倾心欢以承命”,真的只是因为孙登太小才耽搁了,并且这次很有诚意地定了具体日期,说十二月就把孙登送来,还给浩周说让他帮忙在洛阳看看能不能给孙登安排婚事,像夏侯家一样与皇室攀亲。


曹丕就算没有看到孙权的原信也知道了这件事,立马就被笔友哄好了,下诏说,孙权之前反反复复太多次是因为“鼠子自知不能保尔许地”,这次敲定了日期,要为孙登找后妃,还打算让孙邵和张昭一起来,这俩都是孙权的股肱心腹,应该是真的没有异心了。


虽然对自己的臣子这么说,但曹丕写给孙权的信还是很矜持的,措辞严厉,软硬皆施。一面说着什么“心用慨然,凄怆动容”,一面又要求“登身朝到,夕召兵还”,看来是被笔友欺骗了太多次感情,已经有经验了。最后曹丕还一本正经地说“此言之诚,有如大江”,这是什么经典骚话。


千里面基


曹丕诚心邀请,孙权十动然拒,转个头就自己改了年号,临江拒守。


曹丕掀桌。曹丕觉得自己一片真心也如大江全打了水漂。曹丕开始了漫漫面基路。


黄初五年九月,曹丕一路乘船到了广陵。曹丕显然是对这次面基行动抱有巨大热情,虽然遭遇了风暴差点翻船把命都搭上去,还问群臣觉得孙权会不会来,一点都不掩饰想与笔友面基的意图。孙权这个时候的首都还是武昌,离广陵是有相当一段距离的。群臣都说:陛下亲征,孙权肯定瑟瑟发抖,会举国而应,又不敢委托给臣下,所以一定会亲自前来。刘晔说:我jio得不行。曹丕真的在广陵等孙权,结果一直没有等到,才回头。


他临江而叹:“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黄初六年十月,大寒,曹丕再一次来到了广陵。但他显然低估了南方冬天的魔法攻击,水都冻上了,船也入不了江,面基的梦想再一次破碎,还被孙权的敢死部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可怜兮兮的曹丕同学只能感慨:“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黄初七年,曹丕没有等到冬天,他再也没法找孙权面基了。


孙权的内心毫无波动还意思意思出兵打了一下江夏,没有攻克也就罢了,像是要意思意思以他的方式向曹丕的死做出回应。


END.


写完之后真是觉得,笔友组怎么会如此假如此塑料呢,没有半分真情的交往,谁又知道在不胜寒的万人之上他们是否有那么一瞬间期待过有一个人可以懂自己。


笔友组还是现代au互飙骚话吧。


小裙子

【瑜权】车慎 | 奇葩哥们儿给我介绍的相亲对象是个九岁娃娃

【瑜权】车慎 | 奇葩哥们儿给我介绍的相亲对象是个九岁娃娃

糯米HaTA_16

我永远喜欢灰原哀(。>ㅿ<。)【520-521】

我永远喜欢灰原哀(。>ㅿ<。)【5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