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SiriusN SiriusN 的推荐 siriusn.lofter.com
Benimaru ZHANG

你不牛逼,认识再多牛人,都跟你无关

可能是因为做媒体的缘故,相比一些职业,媒体人会接触更多的人。于是,就会有人说媒体人的人脉很广,或者谁谁谁朋友很多之类的话。

2009年底来深圳,作为一个穷乡僻壤出来的少年,在这里,我没有亲戚,没有同学,没有朋友。

刚开始工作那会儿,除了同事,还是同事,就酱。

由于业余时间喜欢在各大社交网络活跃,如Google Buzz(已经被Google关了),新浪微博,QQ群等,再加上一些线下聚会,逐渐认识一些人。

这些人,大多没有工作上的交集,仅仅是因为在网上就某个话题做了一些讨论,发现双方有挺多共同兴趣爱好,并将这种讨论从线上延伸到线下。

我们会讨论Warcraft III有哪些战术,讨论AWP...

可能是因为做媒体的缘故,相比一些职业,媒体人会接触更多的人。于是,就会有人说媒体人的人脉很广,或者谁谁谁朋友很多之类的话。

2009年底来深圳,作为一个穷乡僻壤出来的少年,在这里,我没有亲戚,没有同学,没有朋友。

刚开始工作那会儿,除了同事,还是同事,就酱。

由于业余时间喜欢在各大社交网络活跃,如Google Buzz(已经被Google关了),新浪微博,QQ群等,再加上一些线下聚会,逐渐认识一些人。

这些人,大多没有工作上的交集,仅仅是因为在网上就某个话题做了一些讨论,发现双方有挺多共同兴趣爱好,并将这种讨论从线上延伸到线下。

我们会讨论Warcraft III有哪些战术,讨论AWP一枪出来会产生多少焦耳的能量,或者讨论当下有哪些新奇的设备...

这之后,我们才可能讨论:“朋友,你在哪家公司上班,做啥的?”



时至今日,身边经常有人说我是活通讯录,我挺反感这个词的。我更不喜欢别人跟我说“你人脉好广”之类的话。

接触人多,跟人脉广,是两回事。

所谓人脉,不在于你认识谁,而在于你能吸引谁,并能够为对方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说到价值,有人会想到商业利益,这是之一,但不是唯一。基于共同兴趣达成的,让人觉得你很有趣,算;在情感方面、学术研究方面对别人产生价值,也算。

但,靠权力什么的吸引到的,不能算(至少我这么认为)。

在某个场合换了张名片,吃了顿饭,算不得人脉。有很多喜欢换名片的,有很多喜欢跑会的,认识了个很牛的谁谁谁就认为自己也很牛,这都是幻象。

尤其是一些记者,比如昨天不少记者发微博发朋友圈恭喜乐逗在纳斯达克上市,言语中用的是“曾经和陈总在...地方....”。可能也就是某次发布会上见到陈湘宇,在群访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

那些喜欢混圈子的童鞋,如果你自身没达到混入某个圈子的水平,就算你进去了,无非是相形见绌,显得自己更傻逼而已。

“自己不牛逼,认识再多牛人,都跟你无关。”

大神

同样的风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一张照片调出2种风格!大神的超啰嗦新手向调色教程

好了,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篇啰嗦的教程。

话说大神去年出了篇修片教程,获得赞美无数^_^窃喜之余便酝酿着再出一篇调色教程回报小伙伴的厚爱,未料懒病发作,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今天作为教程的这组片子是去年拍的。当时与两位好基友同行,为他们分别拍了些照片。由于两人的气质与着装各异,在修片的时候就决定修成相似却又不同的两组片子。结果如图:


下面我就以第一二张照片为例讲一下我的调色过程。


P.S. 通常调色教程的下面都会喜闻乐见地有评论说原片比修过的好看……你可能是对的,我也觉得原片已经很好了。我只是想要得到更风格化一点的照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再P.S. 这两组照片...

好了,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篇啰嗦的教程。

话说大神去年出了篇修片教程,获得赞美无数^_^窃喜之余便酝酿着再出一篇调色教程回报小伙伴的厚爱,未料懒病发作,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今天作为教程的这组片子是去年拍的。当时与两位好基友同行,为他们分别拍了些照片。由于两人的气质与着装各异,在修片的时候就决定修成相似却又不同的两组片子。结果如图:

下面我就以第一二张照片为例讲一下我的调色过程。


P.S. 通常调色教程的下面都会喜闻乐见地有评论说原片比修过的好看……你可能是对的,我也觉得原片已经很好了。我只是想要得到更风格化一点的照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再P.S. 这两组照片一组用了Lightroom调色,另一组则用了Photoshop调色。因此,看完本教程你就同时会用两种软件调色啦!

——————————进入正题的分割线——————————

拍摄这组照片的机身为佳能6D,镜头为EF-50/f1.4,文件格式为RAW,机身所设置的照片风格为人像模式。

将RAW格式的照片导入Lightroom,照片变得灰蒙蒙颜色像坨屎,这是因为Lightroom默认加载Adobe Standard配置文件。把相机校准-配置文件设置为Camera Portrait,就可以得到跟相机屏幕上很相近的照片效果:


——————————————小知识————————————
由于佳能的人像模式很好用,在这里多废话几句。

所谓相机校准配置文件就是告诉Lightroom怎样翻译RAW,效果约等于在机身上设置照片风格,如人像、风光、标准等。相机机身设置的照片风格只影响JPG直出和RAW自带的JPG预览,对RAW文件本身没有影响。照片风格设置只有佳能机身和原厂软件DPP才能解读,Lightroom作为第三方软件是不能解读的。因此,无论在机身上设置成什么照片风格,用Lightroom默认打开RAW都会加载Adobe Standard配置文件。但是,强大的Adobe反向模拟了佳能的照片风格,也就是图上的Camera Portrait等几个选项。我个人认为Lightroom的Camera Portrait风格跟佳能人像模式很接近。

——————————我觉得你们肯定没看懂——————————

接下来到镜头校正选项卡,启用镜头校正。跟照片风格类似,佳能机身的镜头校正设置只影响JPG直出,而且Lightroom解读不了。所以强大的Adobe反向适配了各大主厂副厂的主流镜头,比佳能感动多了。通常我会用默认的扭曲度数量,但是暗角调到0,暗角是人像利器~

至此,我们得到了跟相机屏幕上看起来差不多的原片:

下面正式开始调色。行动之前,先定思路。这张照片我想调成怀旧的,略微小清新又带点胶片感的色调,以下的步骤都是围绕这个思路进行的。

回到基本选项卡,先调整白平衡和曝光。这几个参数决定照片的整体基调。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比较准,只微调一下。原片稍暗,曝光度+0.4。为了中间调的层次更丰富,调整一下高光阴影和色阶。参数如图:

调整后的照片是这样的:


接下来是关键的两步,使照片具有一些胶片负片的成像风格。

胶片的特征是宽容度高,高光暗部都有丰富的层次,同时中间调还能保持一定的对比。基于以上特征我们来调一下曲线:


在RGB通道里把高光往下压,暗部往上提,同时控制中间调的明暗和对比不变;红绿蓝通道都拉成轻微的S型,增加照片的对比度和饱和度。注意三个色彩通道的曲线并不是一模一样的,例如,蓝通道的高光比红绿通道稍微高了一点,使照片的高光部分偏一点点蓝。这一步曲线的功能是很多的,对照片的改变也是很大的。RGB通道使照片高光暗部都往中间收,对比度饱和度降低,而红绿蓝通道却又使照片对比度饱和度提高,这样综合下来的结果是,照片的高光暗调对比度降低,而中间调对比度提高,一定程度上模拟了胶片的宽容度特征。由于中间调主要由红绿蓝通道控制(RGB通道的中间调部分几乎没动),所以照片整体的饱和度增加,色彩倾向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简而言之就是这曲线同时改变了照片的对比度,饱和度和色相。

威武我大曲线:


(这里犯了个错误导致后面写好的一大段都没了,我TM都不想写了!掀桌!)

怀旧的照片通常饱和度不会太高,另外不同的胶片也有各自特殊的色相偏移,所以接下来用强大的HSL选项卡来深化细致地调一下色:


大致的倾向是红橙偏黄,黄偏绿,绿偏青蓝,蓝偏青,照片里几乎没有紫色和洋红所以不动。饱和度适当地减一点,绿色加青后饱和度过高所以减多点,蓝色主要在牛仔裤那里,饱和度有点高太显眼所以也减多一点。明度其实也能改变照片的曝光,视情况稍微减一点。

调到这里整体的感觉差不多了,再回到基本选项卡微调一下对比度-10,饱和度-10,完成:

————————下半部分的分割线————————

第二张照片的拍摄参数与第一张相同。同样导入Lightroom,加载相机校准-配置文件Camera Portrait,启用镜头校正配置文件,暗角减至0。将色温色调调至与第一张相同,得到原片:


接下来转到Photoshop中继续编辑。首先还是确定一下思路。这张照片我希望基调跟第一张类似,但是对比度更强,整体亮度略低,突出硬朗的感觉。

进入PS后,添加一个曝光度调整图层,曝光度-0.26,降低整体亮度:


接下来添加曲线调整图层,如图:


这里只动了RGB通道。这条曲线的意义是保持高光亮度不变,降低中间调和暗部的亮度,从而在高光亮度不提高的前提下加强照片的对比度。

整体曝光调整完了之后,人物脸部还是有点亮,再拉根降低亮度的曲线,添加蒙版使效果只作用于人物面部:




这三部做完之后图片是这样的:



调整好了曝光,接下来调整颜色。添加一个色彩平衡调整图层:


阴影偏蓝青,中间调偏黄和洋红,高光偏黄绿。把这一层的不透明度改为50%,中和一下效果。P.S. 色彩平衡还有一个附加作用就是会稍微加强图片的对比度。

为了使照片基调与第一张类似,同时也加强硬朗的感觉,我们来降低照片的饱和度。添加一个黑白调整图层:


改变不同颜色的参数可以控制它们在黑白照片中呈现出的亮度,比如说,与默认的参数相比我把红色和黄色的数值加大了,这样黑白照片中人物的面部就更亮。把这一层的不透明度设为20%,这样就达到了降低饱和度的目的。


至此,在PS中的调色工作结束:


最后,为了更加突出人物和加强对比,我们再回到Lightroom加一点暗角。当然这一步在PS里有多种方法可以完成,我这里偷了个懒。在镜头校正-手动面板中,把镜头暗角数量调至-50,中点调至15:


至此这张照片也调完啦!


——————————后记——————————

看到这里还没关掉页面的一定是真爱了,么么哒~

老生常谈,调色参数什么的只适用于这几张照片,硬要往你的照片上套很可能结果杯具。那么,我写这篇调色教程的意义在哪里呢?明明很简单的调色步骤几句话就写完了,我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呢?

其实我是希望通过这篇教程把调色最核心的思想传达给大家,那就是:

1.有目的地去调色(知道你想调成什么样)。

2.掌握色彩和调色工具的基本原理(知道怎样才能调出你想要的效果)。

理解了这两条指导方针,再加上大量的练习,相信没有什么色调是你调不出来的!

大家有疑问请留言,我会尽力回答。

觉得好请点赞和推荐。

再次谢谢大家看到这里!

以上。







摄影研究所

大神的原创超详细修片教程!包教包会,不会免费再学

大神:


答应小伙伴们的修片教程来了!!!由于是第一次写教程,多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本教程主要是整体介绍一张肖像照片的修图思路与流程,涉及到的一些基础的操作请大家自行百度 -_-||

首先请看原片:


这张照片前期实在是……

分析一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头发该剪了 -_-b

  • 皮!肤!太!差!

  • 眼袋和法令纹

  • 背景太单调且与皮肤同色,整体偏黄

接下来就针对以上问题逐项调整。

—————————————我是赤裸的分割线—————————————...

大神:



 

 

 

答应小伙伴们的修片教程来了!!!由于是第一次写教程,多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本教程主要是整体介绍一张肖像照片的修图思路与流程,涉及到的一些基础的操作请大家自行百度 -_-||

首先请看原片:


这张照片前期实在是……

分析一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头发该剪了 -_-b

  • 皮!肤!太!差!

  • 眼袋和法令纹

  • 背景太单调且与皮肤同色,整体偏黄

接下来就针对以上问题逐项调整。

—————————————我是赤裸的分割线—————————————

一、液化

在PS中进入 滤镜 -- 液化。选择向前变形工具,慢慢将突出的头发往里推。推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画笔的位置和大小。推完了拖动右下角的不透明度滑杆查看效果,不需要液化的部分用重建工具抹回来。

液化完成后:



二、磨皮

1. 首先用修复画笔来修复皮肤上的一些小瑕疵。新建一空白图层,选择修复画笔工具,参数如图。修复画笔的使用要点是把画笔大小调到比要修复的区域大一点点,不断地从待修复区域的附近取样,随时调整画笔大小,修花了的地方用橡皮擦擦掉重来。


单独看这一层:


2. 再新建一空白图层,用较大的图章工具,修补眼袋和法令纹。图章工具参数设置如图。一个部位不要涂抹太多次,会被抹平成一坨的。这一步不可避免的会损失一些细节,但是效率相对较高。




3. 身体的皮肤部分不需要太多细节所以就用portraiture插(tou)件(lan)处理了。Portraiture不会用的同学请自行百度。(又偷懒……)插件处理好后添加黑色图层蒙版,用白色画笔把身体的皮肤擦出来。



4. 接下来调整肤色不均。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的调整图层,蒙版画出偏红的皮肤。调整红色和黄色,参数如图。这一步效果不太明显,但是这个方法本身对于修复皮肤局部色块非常管用。



三、Dodge & Burn

我个人常用的是中性灰法,比较简便。新建一空白图层,填充(R 128, G 128,B 128),图层模式改为柔光。设置减淡和加深工具的参数如图。

然后就用减淡工具在需要提亮的地方涂抹,加深工具在需要变暗的地方涂抹。我主要涂抹的地方有:提亮眼白和眼神光、正面脸颊、额头、下巴、嘴唇高光、发丝高光、眼袋、法令纹、身体的高光。加深眉毛、鼻翼、眼窝、脸颊侧面、锁骨的阴影。总之就是顺应照片本身的光线和人体结构,该凹的凹该凸的凸。




四、替换背景

为了视觉上更突出人物,我们来制作一个模拟单灯+束光筒打亮的背景。

首先盖印图层,用快速选择工具做出一个人物蒙版。



新建空白图层填充黑色,图层模式改为正片叠底。添加蒙版,在图片中间偏左的地方拉一个由黑到白的径向渐变。降低这一图层的不透明度。



再次盖印图层,把之前得到的人物蒙版拖到这一图层,删除下面两个图层。效果:



五、调色

调色是件很主观又带有一点随机性的事情,这张照片的调色我只是凭感觉拉了一下曲线。参数如图:






六、锐化

盖印图层后进入 滤镜 -- 锐化 -- USM锐化,参数如图。点击确定后添加黑色图层蒙版,用白色画笔描出需要锐化的五官轮廓。最后把图层混合模式设为明度,完成。



最终效果:




—————————————依然赤裸的分割线—————————————

以上跟大家分享了一下我常规修片的节奏。首先要说明的是,教程中涉及到的参数什么的仅适用于本图,但是思路、方法和流程是通用的。这个修图的过程比较费时,因为借鉴了人像精修的手法。当然,这跟真正的精修比起来差远了,大神勿喷。为了展现修图的方法选了一张前期比较差的照片,其实把前期做好了可以为后期节约很多时间。后期不是万能的。

第一次写教程就整了这么长我容易嘛我~~~而且还自黑‘(*>﹏<*)′~ 其实我这里有妹子图的,但是写这种教程放妹子的照片不礼貌不是?我只好自我牺牲一下了。

 

小伙伴们看了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再点个推荐呗,你要是想转载我也不介意啊~

有问题请留言。

谢谢!










爱拍
你们滑冰,我滑雪。你有你的规则...

你们滑冰,我滑雪。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

你们滑冰,我滑雪。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

呼啸而过的树洞

沉默是我的表达方式

文/刘可忆1985——?

早些年,朋友们都特爱给我打电话。因为打的时候我不会敷衍的说,恩恩,好好,我会因她们的开心而更开心,会因她们的难过而更难过,所以我一直相信这世上是存在感同身受这回事儿的,至少在我身上它是真真切切的发生着。而这种感受一部分来自于我对说故事的人有着一种无法抑制的在意和心疼,另一种则是我被故事本身所触动。

电话里我常常是义正言辞或者苦口婆心,但后来我开始变得沉默,甚至有时朋友问及,你没有什么想说的吗,我直接说没有。她们以为是我变了,其实是我厌倦了这种苍白无力的劝慰。就像你跟我说,你发烧了很难受,而我只能在电话里说,多喝点开水好好休息,或者听见你在电话另一端哭的撕心裂肺,而...

文/刘可忆1985——?

早些年,朋友们都特爱给我打电话。因为打的时候我不会敷衍的说,恩恩,好好,我会因她们的开心而更开心,会因她们的难过而更难过,所以我一直相信这世上是存在感同身受这回事儿的,至少在我身上它是真真切切的发生着。而这种感受一部分来自于我对说故事的人有着一种无法抑制的在意和心疼,另一种则是我被故事本身所触动。

电话里我常常是义正言辞或者苦口婆心,但后来我开始变得沉默,甚至有时朋友问及,你没有什么想说的吗,我直接说没有。她们以为是我变了,其实是我厌倦了这种苍白无力的劝慰。就像你跟我说,你发烧了很难受,而我只能在电话里说,多喝点开水好好休息,或者听见你在电话另一端哭的撕心裂肺,而我只能说,别哭了,明天眼睛会疼的。。。

人们都说人越成长就应该对这个世界更加糊涂一些,时不时的和现实彼此揶揄敷衍一下。可我做不到。如果在你生病和痛哭时,我不能立刻出现在你的面前,不能为你烧一壶开水,掖一下被角,或者搂着你说,哭吧,哭出来就不难受了。。我觉得自己就应该收起所有看似嘘寒问暖的安慰,应该用彻底的沉默来向你阐明一个事实:如果在你需要的时候我不能陪在你身边,那我无论在电话里表现的多么情深意切,我都会觉得自己缺乏几分诚意。所以,当我沉默时,请别在问我为什么。

【2014.3.3 23:38 】

溪午不闻钟
南山南 - 马頔

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

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

Elaphurus

两个月了,拖拖磨磨。学校事务繁忙,几经熬夜,还是完成了成套作品。做这套主题的初衷,也只是想做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曾经积极参赛,但颗粒无收,一直坚持,也只是因为喜欢。第二次参加主题比赛,希望大家喜欢:)


喜欢给个赞吧 :) http://www.zcool.com.cn/work/ZMjg2Mjg3Mg==.html

两个月了,拖拖磨磨。学校事务繁忙,几经熬夜,还是完成了成套作品。做这套主题的初衷,也只是想做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曾经积极参赛,但颗粒无收,一直坚持,也只是因为喜欢。第二次参加主题比赛,希望大家喜欢:)


喜欢给个赞吧 :) http://www.zcool.com.cn/work/ZMjg2Mjg3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