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黄黄小韭菜 黄黄小韭菜 的推荐 somethinglove135.lofter.com
孟晚来

2138年6月10日

最近已经在加班加点的画画了,各位老板请见谅,实在是订单太多,吐血都会给你们画完的。 


最近已经在加班加点的画画了,各位老板请见谅,实在是订单太多,吐血都会给你们画完的。 


孟晚来
2143年7月15日 啤酒的味...

2143年7月15日 

啤酒的味道很苦,但是比起生活倒是甜了点。

2143年7月15日 

啤酒的味道很苦,但是比起生活倒是甜了点。

沈南嘉

2144年5月19日

我画画并不是为了去取悦谁,而是想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人也好,事也罢,一切都在画里不是吗?

我画画并不是为了去取悦谁,而是想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人也好,事也罢,一切都在画里不是吗?

木琼琚

2138年9月10日

每天醒来,面朝阳光,嘴角上扬。不羡慕谁,不讨好谁,默默努力,活成阳光的样子。 


每天醒来,面朝阳光,嘴角上扬。不羡慕谁,不讨好谁,默默努力,活成阳光的样子。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Red River Valley》(红河谷)这是一首已流传了一个世纪的加拿大民歌,据说此歌的前身是美国纽约洲的美国歌曲《在明亮的莫霍克谷》,故人们以为是加拿大民歌。


[图片]


完整听完这首歌,可以感受到歌曲的节奏稳健,旋律舒展,却富有动感。这些音乐元素形成了这首歌曲的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


《红河谷》旋律暗含着移居于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


[图片]


从头到尾的旋律都充满了,对离别村庄的村民由衷的不舍与留恋,在刚过完年的时候听到这首歌,让人们的思乡情,更多了几分醇厚和香浓。就好比那句话说的...

《Red River Valley》(红河谷)这是一首已流传了一个世纪的加拿大民歌,据说此歌的前身是美国纽约洲的美国歌曲《在明亮的莫霍克谷》,故人们以为是加拿大民歌。



完整听完这首歌,可以感受到歌曲的节奏稳健,旋律舒展,却富有动感。这些音乐元素形成了这首歌曲的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


《红河谷》旋律暗含着移居于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



从头到尾的旋律都充满了,对离别村庄的村民由衷的不舍与留恋,在刚过完年的时候听到这首歌,让人们的思乡情,更多了几分醇厚和香浓。就好比那句话说的一样:思念是月光杯里的酒,醉了九月行思坐忆天。


它还曾被引用在多部影视作品里:1941年被用作美国电影《红河谷》的片头曲,港剧《大时代》及其续集《世纪之战》用作插曲,由角周慧敏主唱。

 

同时,由著名导演冯小宁导的同名电影《红河谷》,以20世纪初的英国侵略西藏为背景,演绎了一段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


壮阔绝美的自然美景和外敌侵藏的战争场面、悠远空灵的藏歌声和尖锐刺耳的枪炮声都形成鲜明对比,动人心魄、多年难忘。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差点被乡民供奉给雨神的女子雪儿达娃,被哥哥救下后在逃亡途中意外落入水中,随后漂到岸边被一名藏族奶奶救起,并与藏族奶奶和他的儿子格桑、孙子嘎嘎生活在一起。



后来,雪儿达娃和格桑救下了在雪山中遇险的英国人琼斯和罗克曼。琼斯留在西藏修养,并结识了藏族头人的女儿丹珠。


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琼斯与丹珠、格桑和雪儿他们跨越了民族和肤色,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


可不久,伤养好后,琼斯就离开了。没想到他们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再次重逢了,为了各自的信仰和立场,曾经的朋友站在了对立的两边。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的取景来自西藏各种美得令人神往的景色。峻峭的雪山、圣洁的湖泊、神秘的宗教、加上藏民淳朴的民风,让人不禁发出感慨,西藏就是一片人间净土。


这样淳朴干净的感觉,就像歌唱的那样:


人们说你就要离开村庄

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

你的眼睛比太阳更明亮

照耀在我们心上

 

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

不要离别得这样匆忙

要记住红河谷  你的故乡

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文字丨NightCaroline

图片丨网络

编辑丨Yvonne






数字音乐

瑞鸣新专辑《世界的民歌,金色的布鲁斯》数字音乐已在网易云音乐全面上线,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试听全辑!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音响喇叭怎么分类的,用什么材料?

有朋友吐槽说,听别人介绍音箱喇叭的材质时感觉自己像傻子似的,一脸懵逼。记得刚刚接触音响时,我也是云里雾里的,觉得很有必要科普一下喇叭的小知识。


在喇叭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里,材质选择、工艺流传以及结构形式等方面一直都在改变不同的材质和质素造就不同的声音特性,也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扬声器振膜材质有纸盆、塑胶、金属以及合成纤维四种。


01 纸盆振膜


纸盆振膜出现的时间最早,也是最常见的扬声器振膜材质,目前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水准。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纸浆倒入设计好的模具中,干燥后再进行一系列的后续加工。具体的材料成分、比例、加工方式,每个品牌各有不同,...

有朋友吐槽说,听别人介绍音箱喇叭的材质时感觉自己像傻子似的,一脸懵逼。记得刚刚接触音响时,我也是云里雾里的,觉得很有必要科普一下喇叭的小知识。



在喇叭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里,材质选择、工艺流传以及结构形式等方面一直都在改变不同的材质和质素造就不同的声音特性,也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扬声器振膜材质有纸盆、塑胶、金属以及合成纤维四种。



01 纸盆振膜


纸盆振膜出现的时间最早,也是最常见的扬声器振膜材质,目前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水准。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纸浆倒入设计好的模具中,干燥后再进行一系列的后续加工。具体的材料成分、比例、加工方式,每个品牌各有不同,属于它们的商业机密。


这种振膜的声音特性平滑自然,少有个性鲜明的刺激部分,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纸盆振膜由于内部纤维的相互交织,可以很快吸收掉传输过程中的声音能量,因此阻尼特性比较理想。另外,纸盆还具有质量轻、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等优点。缺点就是纸盆对温度和湿度比较敏感,受环境的影响明显,承受过数次极端环境变化后可能产生不可复原的形变。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纸盆的防水性能会越来越好。





02 塑胶振膜


又叫PP音盆,一般由聚丙烯材料制成,也是常见的振膜材质,它的防潮防水效果胜出纸盆振膜许多,不过也会受到轻微影响。PP音盆同样具有出色的阻尼特性,听感柔顺自然,只是刚性相对一般,表现高频容易产生失真。


由于是合唱材料,PP音盆便于后期改良,比如在现有基础上,可以通过添加其他材料克服某种不足来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03 金属振膜
金属振膜一般由铝或者其合金材质制成,在声音方面的特点鲜明,在动态和分析力方面表现出众,能够很好地控制失真。只是金属振膜的阻尼特性相对偏弱,表现高频容易产生“金属声”(即高频端产生的盆分裂现象),但可以通过在振膜表面涂抹特别涂料来进行提升。另外,金属振膜对电路方面有更多的设计要求,无形中会增加成本。





04 合成纤维振膜


合成纤维振膜的材质是从航空军用材料移植过来,质量轻盈,拥有很高的强度和刚性,具有其他各种材质振膜的特性,就是制造成本偏高,一般见于高级扬声器中。合成纤维振膜的阻尼特性仍需加强,可以通过目前夹层或涂膜等方式处理实现。




除了以上四种振膜,另外还有石墨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电木等材质的喇叭振膜,但是应用不多,很少见于市场。




实际上,不同喇叭的声音特质,对振膜材质又有不同的要求,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的振膜材料是不一样的。


高音单元分硬球顶,软球顶和复合膜球顶三大类。


硬球顶:以铝合金、钛合金等轻金属为材料,用超薄合金铂成型,表面经化学处理而成,音色明亮透切,具有高解析力。


软球顶:采用丝绢软膜,音色细腻柔和,表现力强。


复合膜球顶:采用几种材料的振膜复合而成,例如采用“丝娟+铝膜”的复合膜。这种高音喇叭既有硬球顶明亮的音质与解析力,又有丝娟软球顶的自然流畅,层次分明的听感。


目前,常见的高音单元材质主要有钛膜、丝膜、pv膜等,多媒体音箱多采用pv膜和丝膜。普遍认为,后者的高音表现要优于前者。




制造低音单元的材质主要有纸盆、陶瓷盆、防弹布、羊毛盆、聚丙烯等。


纸盆:具有刚柔相济、高内阻尼、易于与别的材料混合等优点,音色自然厚实、低音丰满,但是防潮性差,制造时很难控制一致性。因成本低,被大量使用在300元一下的多媒体音箱上。


陶瓷盆:对人声和古典乐的表现很细腻,中低音方面瞬态很好,丰满有力,动态性能好,低音出色,定位准确。适合于表现汹涌澎湃的电影音源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防弹布盆(编织盆):有较宽的频响与较低的失真,可以承受更大的功率,可以产生温暖、自然的中频和深沉、凌厉的低频,瞬态好,播放大动态音乐效果极好,你是那些有爆炸场面、激烈角斗等游戏重度玩家的首选,可以表现出那种纸盆或其他一般材料的音箱无法媲美的磅礴气势。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播放轻音乐时表现不佳。


羊毛纤维盆:在纸浆中渗入羊毛纤维制作而成,质地稍软,对柔和音乐的表现很好,人声淳厚自然,听悠扬的音乐比如交响乐时,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低音表现欠佳,不适合摇滚乐和进行曲。


PP盆:一致性好、失真低,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适用范围广,但价格较高,主要用于高档音箱。




来自网络

本文转自公众号丨中国音响网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你会清理音箱的喇叭单元么?

一、清洁扬声器箱体


[图片]


清洁扬声器的箱体包括快速除尘与完全清洁两个层面。
无论要进行哪一种清洁,首先你需要准备以下用品:1.  两块柔软的高质量超细纤维布2.  一罐压缩空气
step 1 摘下手上所有的饰品
很多人都有佩戴首饰或者手表等饰物的习惯,但这些尖锐硬物很可能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直接对箱体产生磕碰或是刮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请尽量先取下它们。
step 2 使用压缩空气吹扫音箱
用压缩空气吹扫整个音箱箱体,轻柔去除可能进入箱体的微小尘埃。不要小看这些微小颗粒,它们比你想象中更容易划伤漆面。其它一些沾附物,比如粗砂...


一、清洁扬声器箱体



清洁扬声器的箱体包括快速除尘与完全清洁两个层面。
无论要进行哪一种清洁,首先你需要准备以下用品:1.  两块柔软的高质量超细纤维布2.  一罐压缩空气
step 1 摘下手上所有的饰品
很多人都有佩戴首饰或者手表等饰物的习惯,但这些尖锐硬物很可能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直接对箱体产生磕碰或是刮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请尽量先取下它们。
step 2 使用压缩空气吹扫音箱
用压缩空气吹扫整个音箱箱体,轻柔去除可能进入箱体的微小尘埃。不要小看这些微小颗粒,它们比你想象中更容易划伤漆面。其它一些沾附物,比如粗砂,粉末甚至柔软的花瓣都可能会损伤箱体。因此开始擦拭之前,将这些东西吹走有助于避免箱体的意外损坏。
step 3 两块超细纤维布: 一块沾水后拧干,一块保持干燥
将其中一块清洁布浸泡于温水中,之后充分拧干,另一块清洁布无需沾湿。请确保使用的清洁布没有折痕和线的针脚。
step 4 用拧干的布轻轻擦拭音箱箱体
将充分拧干的超细纤维布折迭好,缓慢轻柔地擦拭整个音箱箱体,切记不要擦拭和碰触高音单体。
step 5 使用干布再次擦拭
接下来,使用干燥的超细纤维布重复上一步骤,仍然缓慢轻柔擦拭箱体的每个部分。
Step 6: 请勿触摸高音单体!
这一点非常重要,切记不要触碰。
按照上述方法清洁扬声器的箱体后,你可能会在扬声器箱体表面发现些许刮痕,应当如何处理呢?尽管使用抛光工具和汽车抛光用品进行抛光的方法很常见,但这样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扬声器。


原因很简单,首先扬声器的漆面非常细腻,容易受损,如果不了解抛光用品的准确化学成分,很难预测会对漆面带来何种不良影响。大多数情况下,用户自行抛光都是以损坏漆面告终。


所以,建议联系本地经销商或丹拿公司的售后支持团队,并将扬声器带到现场,或发送划痕细节照片。如果选择发送照片,务必确保拍摄时光线充足,并告知抛光产品的详情(颜色、高光、哑光等)。





二、清洁高音单体



扬声器的箱体清洁完成,扬声器的丝质软半球高音单体该如何清洁?方法其实很简单:用气吹轻轻吹一吹。


在清理之前,首先需要再次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触碰丝质软半球高音单体。丝质软半球高音单体异常脆弱,在进行清洁工作时,你可能忍不住想用吸尘器或除尘布清洁扬声器,这样做非常危险,极有可能弄巧成拙,损坏扬声器。



那么,你应当如何清洁凹陷的软半球高音单体?丹拿的客户经理给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如果扬声器在播放音乐时,如果有灰尘散落在高音单元上,你可以置之不理。但如果你确实不喜欢高音单体元沾上灰尘,最佳方式是用气吹轻轻吹一吹。软半球高音单体上的细微灰尘,其实对音质几乎没有影响。尽管采用吹的方式听上去很奇怪,但这是迄今为止最安全的清洁方法。





三、清洁低音单体



与丝质软半球高音单体相比,中音和低音单体更为皮实。你可以使用干燥的超细柔软纤维布进行清洁。如果低音单体沾上了更为顽固的污渍,你还可用充分拧干的湿布进行清除,然后再用干布轻轻擦拭,这样就能顺利完成清洁。



看完以上专业的介绍后,你是不是对于扬声器的维护有了新的理解?的确,扬声器的清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用户付出相当的细心和耐心,并根据各类扬声器单体的不同特性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在日常生活中,用户也需要注意保护扬声器免受意外伤害,这样才能让扬声器以最好的状态为我们播放最美的旋律。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中国地名大会】特别出题人——赵家珍

【#中国地名大会#特别出题人赵家珍:古琴传承三千余载,奏不尽斑斓夺目的地名记忆】她用一把宋朝古琴,奏出无数名曲律韵,在继承传统中创出新意,不仅备受中国传统音乐界好评,也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一流的演奏家”;从《红楼梦》《三国演义》到《大明宫词》《笑傲江湖》,众多家喻户晓的影视剧古琴演奏皆出自她手。从亚洲到欧美,她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致力于推广和发扬中国古琴文化艺术。


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她是中国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是浙江宁波 赵家珍。


[图片]


@央视一套 来#中国地名大会#听@琴-赵家珍 ...


【#中国地名大会#特别出题人赵家珍:古琴传承三千余载,奏不尽斑斓夺目的地名记忆】她用一把宋朝古琴,奏出无数名曲律韵,在继承传统中创出新意,不仅备受中国传统音乐界好评,也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一流的演奏家”;从《红楼梦》《三国演义》到《大明宫词》《笑傲江湖》,众多家喻户晓的影视剧古琴演奏皆出自她手。从亚洲到欧美,她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致力于推广和发扬中国古琴文化艺术。


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她是中国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是浙江宁波 赵家珍。



@央视一套 来#中国地名大会#听@琴-赵家珍 教授一曲《流水》诉尽时光彼端的华夏记忆,沿着地名印记,读懂千年古琴的弦外之音!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古典音乐界的名师与高徒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老师,这是一个陪伴我们一生的特殊角色。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再从大学到研究生,以及你凭自己的兴趣主动归于门下成为他的私塾弟子的老师。还有工作以后,带领你从职场小白到技术娴熟的“工作老师”,当然也有更多曾经帮助过自己教导过自己的人,他们都可谓是你的老师。
在古典音乐界也有这样一群为了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的人,他们是优秀的音乐家,同时也是那些伟大艺术家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领路人。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这个教师节,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古典音乐家的师徒情谊。


海顿 & 莫扎特

 Franz Joseph Haydn ...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老师,这是一个陪伴我们一生的特殊角色。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再从大学到研究生,以及你凭自己的兴趣主动归于门下成为他的私塾弟子的老师。还有工作以后,带领你从职场小白到技术娴熟的“工作老师”,当然也有更多曾经帮助过自己教导过自己的人,他们都可谓是你的老师。
在古典音乐界也有这样一群为了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的人,他们是优秀的音乐家,同时也是那些伟大艺术家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领路人。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这个教师节,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古典音乐家的师徒情谊。



海顿 & 莫扎特

 Franz Joseph Haydn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如果说莫扎特有老师的话,最值得做他老师的人一定是海顿,他们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彼此从对方身上都学到很多东西。莫扎特在谱写弦乐四重奏的时候,就承认从“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那里学到很多。
1782年到1785年,莫扎特完成了六首从第十四首至第十九首弦乐四重奏,他把这六首四重奏题献给他从孩提时代就热诚仰慕的海顿。他对海顿说:“这是我对您的报答,因为正是您给我揭示了写作弦乐四重奏的艺术。”作为师长的海顿特别谦逊地说:“从莫扎特的每一部作品中,我都学到了一些东西。”后来他对莫扎特的父亲说“在上帝和尘世面前,你的儿子不论是他的人还是他的名,都是我知道的最伟大的作曲家。”降B大调第十七首弦乐四重奏有一个和海顿的一首弦乐四重奏相同的标题“狩猎”,虽然标题的内容主要是体现在第一乐章里,但是这个第四乐章“非常快的快板”反映的正是收获的喜悦。


从海顿和莫扎特这种特殊的师生关系上,我们可以去想象理想的师生是什么样子,音乐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安东尼奥·萨利耶里

 Antonio Salieri 



说到古典音乐领域的师生情,就不能不提到旅居维也纳的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利耶里。
他不仅是当时奥地利皇室的宫廷乐长,几乎与莫扎特齐名,还当过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的老师,可见萨利耶里在当时的维也纳乐坛地位有多么重要!其实,他的实力与在音乐史上的价值也不可低估。他谱写了许多歌剧都堪称18世纪晚期歌剧发展史上特别重要的里程碑。
另外,他可以写三种语言的歌剧,可以说是相当“国际化”的作曲家。我们有很多人知道萨利耶里这个人,主要是在奥斯卡获奖电影《莫扎特传》中,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就是萨利耶里,他被虚构成出于嫉妒而给莫扎特下毒的坏人,尽管现在已经证明纯属无稽之谈。


不过,历史记载的萨利耶里和莫扎特的关系确实不够好,主要是萨利耶里一直霸着宫廷乐长的职位,使得莫扎特在维也纳一直没有上升的空间。关于二人的关系,确实存在着富有戏剧性的传说,它们往往被文学虚构成了更生动的故事,比如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就写过戏剧《莫扎特与萨利耶里》,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柯夫还把它谱写成了歌剧。不管怎么说,萨利耶里也是一位称职的老师,舒伯特就是他晚年培养的一个杰作。


今天借“教师节”这个机会,让我们来一睹这位被遗忘或者说被忽视的“老师”的杰作。
虽然萨利耶里以创作歌剧著称,他的器乐作品也同样精湛,比如《C大调长笛和双簧管协奏曲》到处洋溢着清新明快的气息,一旦听过便不可忘掉,无论是作为长笛协奏曲还是双簧管协奏曲,它都有资格入围“史上十大最优美”之列。当两件不同木管乐器与乐队进行双重竞奏的时候,长笛高冷,双簧管柔和,这两个音色互补的乐器,却是道出了生动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贝多芬 卡尔·车尔尼

 Ludwig van Beethoven & Carl Czerny



接下来我们为学习钢琴的学生们推荐一位史上最有名的钢琴老师的作品,这位钢琴老师恐怕所有学习钢琴的人都绕不过去,他就是连钢琴琴童都十分熟悉的人物——卡尔·车尔尼。

不管学琴的人是不是喜爱弹琴,你都要跟随着车尔尼老师写的练习曲一步一步地弹下来,而且就是在这种“枯燥乏味”中,你的弹琴技艺不知不觉便有了长进。当车尔尼还是贝多芬学生的时候,也是很刻苦的,据说能够背谱演奏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所以他是贝多芬最引以为傲的学生。后来车尔尼成为李斯特的老师,李斯特便成了贝多芬的传人。车尔尼除了创作那些令琴童“恐惧”的练习曲之外,作为贝多芬的学生,他还谱写有安魂曲、交响曲、奏鸣曲以及一些室内乐作品。
今天欣赏一下他的交响曲,《C小调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缓慢的行板,在音乐慢慢的行进中,似乎蕴藏着一种将要爆发的力量,就仿佛我们听到了车尔尼的老师——贝多芬的音乐一样。



舒曼 & 勃拉姆斯

Robert Schumann & Johannes Brahms 



音乐史上著名的师生情还有勃拉姆斯和舒曼。勃拉姆斯是通过匈牙利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的引荐,去杜塞尔多夫拜访了舒曼和克拉拉夫妇之后而确立了师徒关系。在舒曼的鼓励和帮助下,本来就才华横溢的勃拉姆斯可以大展身手,迅速成长为欧洲乐坛的领袖级人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找对师父混好圈子是有多么重要!舒曼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凸显着一种自由和美好,他的《阿拉伯风格舞》是一首如诗般的作品。他认为要做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位诗人,这首作品表现的愉悦情感和自然状态就体现了舒曼的这个音乐理念,奠定了他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  



里姆斯基-科萨柯夫

 Rimsky-Korsakov 



俄罗斯音乐界也有一位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他就是谱写《舍赫拉查达》又叫《一千零一夜》的里姆斯基-科萨柯夫。

在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担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的时候,他的爱徒既有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这样的学院派大师,也有另辟蹊径的意大利印象派作曲家雷斯庇基,以及更具有革命性和创新性的斯特拉文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等。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是特别无私的人,他不仅对学生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对朋友也是做到仁至义尽,他几乎是用毕生心血先后为已故的“强力集团”战友穆索尔斯基和鲍罗丁续写完成他们最重要的歌剧作品。

▼ 强力五人团


《舍赫拉查德》是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内容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浓郁的东方情调,仿佛用音乐讲述着发生在东方故事。第三乐章“年轻的王子和公主”是其中最具抒情性的乐章,音乐忽而温柔细腻,忽而激情炽热,在优美典雅的旋律中,仿佛看到王子和公主正在翩翩起舞的画面。
有如此杰出的老师,他的学生当然也差不了,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的异国学生、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的一首作品“春天”,选自《波提切利的三幅画》第一首。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波提切利有三幅画最著名,“春天”、“三博士来拜”和“维纳斯的诞生”,雷斯庇基正是用音乐描述了这三幅画的内容。熟悉“春天”的朋友可以对着这幅画来听音乐,画中有穿着带翅膀靴子的墨丘利,他正在驱散乌云;美丽、青春、幸福三女神身着薄如蝉翼的纱裙,沐浴着阳光,正携手翩翩起舞;维纳斯居于中央,她的另一侧是花神芙洛拉、森林女神克罗莉丝和西风之神赛弗尤洛斯。在罗马神话中,西风之神因为控制不住自己对森林女神克罗莉丝的欲望而强暴了她,森林女神克罗莉丝于是就变成了花神芙洛拉。维纳斯上方飞翔的小爱神,已经蒙住双眼即将射出他的爱情金箭。
▼ 意大利作曲家 雷斯庇基


听着如此内容丰满的音乐,是不是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的作品,都是向一代又一代言传身教的大师做一次榜样式的音乐致敬,因为他们创作的这些经典音乐不仅一直陪伴着我们,同时也是我们深入学习音乐的动力。
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里,希望借音乐向这世间每一位教导过我们的老师们致以最真挚的问候,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伤心太平洋》:我等的人还不明白

每个人都有一段独特的记忆,在记忆深处,总是让人那样的难忘,一首歌曲,一个人,甚至一件事,都是经典。
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已经过去20多年了,曾经大火的任贤齐也已经在我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现在,偶尔听到这首歌曲,我都会有一瞬间的晃神,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好像十几年没见的老朋友,突然出现在你眼前,一点儿也没变,笑着说:“你还好吗?”


《伤心太平洋》的日语原曲名字是《幸せ》,原是中岛美雪为小林幸子所创作的一首歌曲,小林幸子于1997年8月发行了这首歌曲,但同年11月份,中岛美雪自己也翻唱了这首歌曲,并于11月7日发行了这首歌曲。 中岛美雪的演绎从容和恬然,伴随着明快的打击乐声,似乎...

每个人都有一段独特的记忆,在记忆深处,总是让人那样的难忘,一首歌曲,一个人,甚至一件事,都是经典。
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已经过去20多年了,曾经大火的任贤齐也已经在我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现在,偶尔听到这首歌曲,我都会有一瞬间的晃神,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好像十几年没见的老朋友,突然出现在你眼前,一点儿也没变,笑着说:“你还好吗?”


《伤心太平洋》的日语原曲名字是《幸せ》,原是中岛美雪为小林幸子所创作的一首歌曲,小林幸子于1997年8月发行了这首歌曲,但同年11月份,中岛美雪自己也翻唱了这首歌曲,并于11月7日发行了这首歌曲。 中岛美雪的演绎从容和恬然,伴随着明快的打击乐声,似乎要把人带入另一元空间。
后来这首歌被任贤齐翻唱为中文版的《伤心太平洋》,由陈没填词,中岛美雪谱曲,陈爱珍、周国仪编曲,收录于1998年8月28日发行的专辑《爱像太平洋》中,也称为他出演的《神雕侠侣》片头和片尾曲。
这首歌的中文版在被陈没填词时,也与原曲的感情基调一致,对爱情的追求和现实的伤感。记得中岛美雪在作词时,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酸的场景:
“我在下雪的车站,不知为何要下车,你没有来,没有追过来。”
中岛美雪的歌,总是在用一个故事去说另一个故事。


任贤齐那时候真的太红了,红透半边天。在轻狂不知愁滋味的年纪,每个眷村少年都向往着做大哥,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有情有义,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这,成了《伤心太平洋》故事的灵感来源。
多年后再看其中的MV,仿佛看到的是两个高喊着要混社会的小弟身影,而当年这一身墨镜花格子衬衫长发飘飘的装扮,就曾被周围不学无术的年轻人们滥用过。如果没有走出去,多少人会误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MV里的那些场景,在港台很多传递黑帮势力的电影里大同小异,记得上一次看到还是在几个月的一个深夜偶尔看到的老电影《龙虎情》里。
有句话在现在看来是非常合适的解读,“或许正是因为大胆妄为,才有了《伤心太平洋》的经久传唱。”


我想这首歌,在给我们讲一个这样的故事:某天一位失恋的年轻人,来到一座热带孤岛。海风清新爽朗,海滩色彩斑斓,夜色朦胧。往事在心头涌起,喝着啤酒吹着海风,自怨自艾,酒喝完了,心却没有温度。
听着海浪的声音,难以入睡,只能等到天亮的时候,再离开。天刚亮,船来了,泪水留在了孤岛。
靠岸的时候,船票还是完整的,只是比过去旧了一点点。
一个岛锁住了一个人,因为爱一个人没有得到她,把伤心埋葬在了孤岛。任贤齐总唱男人,唱他们的苦情痴情,也唱他们的孩子气。1998年的《伤心太平洋》曲风悠远,意境凄凉,仿佛深处孤岛。“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向前走无可奈何,向后走心有不甘,也许这就是情义与人生。”一生一世,如梦初醒,只剩下太平洋底深深伤心。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茫茫人海狂风暴雨一波还来不及一波早就过去一生一世如梦初醒深深太平洋底深深伤心……

文字丨NightCaroline

图片丨网络

编辑丨Yvonne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6月30日,瑞鸣邀您共赏乐色•如梦——中国传统音乐与颜色探寻之旅

“我们应该把生活加以调整,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

“我想所谓生活的艺术,是指用心去研究生活中的点滴趣味。……而所谓艺术的生活,则是那种享受点滴趣味的心情。”

何为“艺术”?

艺术与生活有怎样的关联?

你是否也曾想过自己成为一名“艺术工作者”?


其实,生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修行。我们短暂的一生,需要有艺术的信念支撑我们努力生活。

艺术可以让我们永远对美保持一定的挖掘力和判断力,成为一个更加有品味的“生活艺术家”。


77文创与寻声工作室共同发起《乐色•如梦——中国传统音乐与颜色探寻之旅》传统艺术品鉴活动,让我们一起用艺术点亮生活,开...


“我们应该把生活加以调整,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

“我想所谓生活的艺术,是指用心去研究生活中的点滴趣味。……而所谓艺术的生活,则是那种享受点滴趣味的心情。”

何为“艺术”?

艺术与生活有怎样的关联?

你是否也曾想过自己成为一名“艺术工作者”?

 

其实,生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修行。我们短暂的一生,需要有艺术的信念支撑我们努力生活。

艺术可以让我们永远对美保持一定的挖掘力和判断力,成为一个更加有品味的“生活艺术家”。

 


77文创与寻声工作室共同发起《乐色•如梦——中国传统音乐与颜色探寻之旅》传统艺术品鉴活动,让我们一起用艺术点亮生活,开启一场中国传统颜色探寻之旅。


中国传统颜色:


中国色彩,源于自然。华夏先民观天地运行、日出日落、时序更迭,得赤、青、黄、白、黑,五色。《周礼》记“杂五色。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五色为本,滋生宇宙,润养大地。

 

记载于上古文献的五色,经岁月涤荡,华彩不减。作为历代政治经济、社会风情、文化艺术、民俗节庆乃至思想观念、审美标准的彰显,千百年来,悄然融于服饰、绘画、书法、音乐、工艺等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关于寻声工作室


诗与乐,自古相伴如知己。诗言其志,歌咏其声。寻声,意为用诗歌与音乐,呈现古时文化的交融与当下情感的交织。


2018年,古筝艺术家、知名双语节目主持人Lucy路西儿与文艺节目主持人、跨界音乐人航乐一同发起“寻声诗与乐”文化传播项目,通过传统音乐、古诗词、戏曲、古典舞、视觉艺术的跨界融合,邀请观众,在源远流长的诗歌底蕴中,在质朴无华的内心念白中,⼀起找回自我。


几位艺术家先后发起《怀古寻声》《华夏衣裳与风华国乐》等传统文化分享活动,本次活动,来到《乐色•如梦》专场,透过庄重绮丽的五色与如梦如幻的诗乐,开启一场中国传统颜色探寻之旅。

 





《乐色•如梦——中国传统音乐与颜色探寻之旅》,将邀请每一位观众同艺术家一起完成这次“现场即兴艺术创作”。


在烂漫迷人的色彩世界中,不单有艺术家妙笔生花,随着丝丝入扣的诗乐演奏,即兴创作别样的中国传统色彩。更将力邀每位现场观众,随心涂鸦,尽情展现色彩之美,让“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艺术宣言,迸发独一无二的意义。


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与生活,本密不可分。每个人都应当诗意地栖居,艺术地生活。今天,就在这场音乐和视觉的跨界中,这次别开生面的“色彩实验”中,这番共创呈现的“行为艺术”中,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生活的艺术家!


 

【活动时间】

2019.6.30  15:00-16:30


【活动地点】

77剧场(北京市美术馆后街77号77文创园内)


【活动购票】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五种传统颜色、中国传统音乐、古诗词、即兴视觉创作,让我们与艺术家一起乘着诗歌的翅膀,开启中国传统艺术的探寻之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

 

现场你将会欣赏到:

《阳关三叠》

《云和风 鹊桥仙》

《桃夭》

《清平调》

《板桥道情》

《酒狂》等作品


艺术家介绍:



Lucy路⻄儿


古筝音乐人,双语主持⼈,青歌赛评委,留美音乐硕⼠,在中央⼴播电视总台(原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EZFM》) 担任中英文双语主持⼈超过八年,制作主持节⽬《EZ Café 轻松咖啡馆》、《Sunset Boulevard 落日⼤道》、《Lady Lady 女人说》等知名栏⽬,并主持男巫Jason Mraz北京演唱会新闻发布会等活动。

在音乐方⾯,Lucy用古筝进⾏多种风格跨界演出,并为多部电视电影作品配乐。合作音乐人如:李杰、冯满天、央吉玛、丹麦爵士女伶Katrine Medison等。2013年担任“大吕”乐队主创,出版《竟界》、《聆听湿地之声》等多张即兴实验专辑。

2016年出版音乐散⽂随笔集《愿每个当下都是喜欢的》。2018 年担任淘宝“造物节”——“攻守道”分会场古筝演奏。

 



宫玉蕾


画家,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后研修于中国国家画院石齐高研班,现为石齐画院特聘画家,主要从事油画和中国传统水墨创作。2000年至今开始致力于探索以东方的文化精神与西方当代艺术的融合,强调现代绘画表现的多样性,语言和形式的多样性,崇尚尊重自然,裂变传统,力主艺术语言的表现张力,力图唤起人们对周边“环境与现象”的重新思考和重视,以及绘画语言和形式的多样性探索,摒弃艺术作品中的平庸与过于繁琐。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纸、布、油画色等多种材料为媒介和手段,以“花卉”“南国雨林”为个人标志和表现语言,从而创造了一系列以《南国毛毛虫》《灵眼之树》《灵境》《凡尘》为主题富于表现力的优秀作品。其作品陆续参加国内众多重大展览,并广受好评。

 



小冈


多元艺术实践者。以笛箫对话生命,以古琴寻真,用镜头记录美,在音乐和影像中成长修行。擅长多种乐器的即兴演奏及创作,近年随“钧天云和”乐团在以色列艺术节、新西兰、秘鲁、国家大剧院等地演出多场。艺术风格空灵深远,尤具东方意境。

 



航乐


主持人 跨界概念音乐人  

曾主持综艺互动、传统文化、文艺专题等多种节目类型

参与制作主持的节目曾获国家一、二、三等奖,亚广联国际奖最佳节目制作奖。2017年发行首张唱作ep《马兰花开》,跨界音乐作品《子衿》《蒹葭》等。

曾策划并推进多项传统艺术移动互联网传播项目,用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向广大青年人全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何恺然


打击乐 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打击乐专业,世界融合音乐组合Samaga乐队打击乐手。多年来对世界民族乐器进行收集与研究,演奏口弦琴,mbira,以及其他多种世界民族打击乐器,并参与音乐人那木"行走的声音",自由即兴音乐人及萨克斯演奏家李铁桥组建的"声东击西"系列演出。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高解析音乐的迷思:音质越高,就能让音乐更好?

取样频率较广的高解析音乐真的能帮助音乐加分吗?


我们都知道虽然MP3格式的普及曾对音乐产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但在那个个人计算机硬件存储容量小,以及网络带宽速度缓慢的时代来说,无疑地是个重大的发明。而如今硬设备上的问题都已大抵解决,再加上音响和耳机技术的持续进步,为何今日我们还继续聆听低音质且过度压缩的音源呢?高音质且无损格式的音乐不是更好吗?


理论上来说比特率和取样频率越高,声音能呈现出更细腻的表现,并且也会让音乐更逼真。近年来推出的「高解析音乐」(High-Resolution Audio,简称Hi-Res Audio)定义为以 「96kHz/24bit」和...


取样频率较广的高解析音乐真的能帮助音乐加分吗?


我们都知道虽然MP3格式的普及曾对音乐产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但在那个个人计算机硬件存储容量小,以及网络带宽速度缓慢的时代来说,无疑地是个重大的发明。而如今硬设备上的问题都已大抵解决,再加上音响和耳机技术的持续进步,为何今日我们还继续聆听低音质且过度压缩的音源呢?高音质且无损格式的音乐不是更好吗?


理论上来说比特率和取样频率越高,声音能呈现出更细腻的表现,并且也会让音乐更逼真。近年来推出的「高解析音乐」(High-Resolution Audio,简称Hi-Res Audio)定义为以 「96kHz/24bit」和「192kHz/24bit」或更高的数字格式制作,比起传统CD的「44.1kHz/16bit」高出好几倍。当然有人会说出「反正音质好坏我也听不出来」这样的回答,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回归到:究竟一般人的耳朵有没有办法辨别出这些细微的差别呢?



早期由于计算机硬件存储容量小以及网络带宽速度缓慢,使得便利性高的MP3格式普及至今。


为了回答多数人同样的疑惑,英国卫报找来从2007年就开始制作高解析音乐的Linn Records提供音源,并且请自家的音乐编辑试听,与常用的几种音乐格式相互比较:分别是128kbps和320kbps的MP3格式、CD和24bit的高解析音乐。


经过两位专业的音乐编辑试听后,他们得出了有趣的结论。其中一位编辑认为自己能够分辨出音源的不同,MP3与CD有着明显的差异,但CD和高解析音乐相比之下,差异并不如他想象中的巨大,他必须非常专注地聆听才能感受到;而另一位编辑则认为即使能够分辨,但重要的还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好比说当他聆听Nick Drake的《One of These Things First》专辑时,他认为好坏并不是取决于高低频率的音质,而是像吉他拨弦和贝斯声在线这种差异。他还补充说:“高解析音乐的超清晰表现对我来说是过于尖锐和冷调,反倒削弱了歌曲的温暖和凝聚力。本次试听在同样的硬件条件下,我反倒最喜欢CD呈现的声音。”



高音质是否能够帮助音乐,其关键还是需视录音质量和每个人主观的感受来认定。


这样微妙的结论反映出,虽然高音质呈现出较不扁平的声音使音质更饱满和宽阔,但某些歌曲却与CD差异不大,其中的关键还是需视录音质量和每个人主观的感受来认定。歌曲可能会因为Hi-Res的特色让音乐更加分,更有真实的临场感;反之也有可能曝露出歌剧主唱与交响乐团是分开录音的事实,让这个特色变成缺点。



高解析音乐能让你「声」历其境,也可能让你听出录音瑕疵。


除此之外,高解析音乐比现在普遍使用的格式成本还来的高,一张专辑售价落在约新台币九百元左右,足足是CD售价的三倍之多。而与MP3的存储空间相比,高解析音乐将会占用设备存储空间约2~5GB,比起低音质MP3的60mb还高出将近30倍。


不过近年来有越来越多支持高解析音乐播放的装置出现,像是Samsung、Sony和LG这些品牌生产的音乐播放器和智能型手机,网络上也有如Apple、Amazon和Spotify提供类似高解析音乐的服务平台。


笔者认为,这样的重大变革就如同影片格式的蓝光与DVD之争,科技势必会持续向前前进,但要能被现代人普遍接受,也许还有一段路要走。


文丨Mumu Dylan

来自丨mplus

本文转自公众号丨中国音响网




文中音乐十面埋伏来自瑞鸣音乐专辑《国乐·炫技》。长轮摭扫凤点头,点将排阵大小战!这首史来最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汪洋恣肆地浓画出整整22个世纪前楚汉相争的磅礴惨烈,指甲将琴弦刮煞出兵戈相击刀光剑影,久远阴霾的天空被厮杀和呐喊熊熊燃烧。四面楚歌寒彻了人心,萧索吟弦颓然叹一声“非战之罪天亡我”的激愤,那个悲歌慷慨的身影被历史和宿命压倒,倒得太肃杀,太凄凉。琵琶于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汉代,它由古代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无论是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的字里行间,还是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都能看见它翩然的身影。琵琶曲分文武,武曲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文曲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如《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等。




《国乐·炫技》


堂皇名篇叹为观止

国手鸣琴惊艳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