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槽——最恨经典语录
文/刘可忆1985——?
平生最恨那些打着自尊自爱的幌子却说些荼毒众人的经典语录。”其中有一句‘懂我的人不需要解释“最惹人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环境,甚或是迥异的人生轨迹,所谓懂,大多是来自曾有过的相同感受,或是本心对其他生命个体的一种友善和宽容。这种被人懂得几率本就是因罕见而难得。有了误解,不开化,反而丢下这么一句,难道每个人都有一双X光的火眼金睛么。所谓懂还是不懂你的人最大区别,不过是一个听了你的解释会相信,一个则压根儿没想着听你解释。如果有些人是你不想失去的,就解释两句吧。至于压根不想懂你的人才是不需要半个字的解释。
2014.2.19. 8:20 可忆
文/刘可忆1985——?
平生最恨那些打着自尊自爱的幌子却说些荼毒众人的经典语录。”其中有一句‘懂我的人不需要解释“最惹人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环境,甚或是迥异的人生轨迹,所谓懂,大多是来自曾有过的相同感受,或是本心对其他生命个体的一种友善和宽容。这种被人懂得几率本就是因罕见而难得。有了误解,不开化,反而丢下这么一句,难道每个人都有一双X光的火眼金睛么。所谓懂还是不懂你的人最大区别,不过是一个听了你的解释会相信,一个则压根儿没想着听你解释。如果有些人是你不想失去的,就解释两句吧。至于压根不想懂你的人才是不需要半个字的解释。
2014.2.19. 8:20 可忆
有时候我觉得,风光摄影没什么意思,无非是一个漂亮的地方,你碰运气看到了好看的场景,拍下了,就这样。
有时候我觉得,好看的风光照,拍了下来了,大家看了,嗯,好看,那又如何呢?跟我有关系么?拍不下来,那又如何呢?你也死不了。
有时候我觉得,刻意从概念上把“风景摄影”(纯自然景观)和“风光摄影”(带有人文视角的自然景观)分开,有点太吹毛求疵,故弄玄虚。但今天吸着雾霾,整理照片,有点新的感悟,还不成熟,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
今天整理照片,看到几年前在英国Wivenhoe散步时候的照片(Canon 5D+50L,F1.2),忽然觉得有点羡慕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重视——我也希望中国能在保持经济...
有时候我觉得,风光摄影没什么意思,无非是一个漂亮的地方,你碰运气看到了好看的场景,拍下了,就这样。
有时候我觉得,好看的风光照,拍了下来了,大家看了,嗯,好看,那又如何呢?跟我有关系么?拍不下来,那又如何呢?你也死不了。
有时候我觉得,刻意从概念上把“风景摄影”(纯自然景观)和“风光摄影”(带有人文视角的自然景观)分开,有点太吹毛求疵,故弄玄虚。但今天吸着雾霾,整理照片,有点新的感悟,还不成熟,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
今天整理照片,看到几年前在英国Wivenhoe散步时候的照片(Canon 5D+50L,F1.2),忽然觉得有点羡慕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重视——我也希望中国能在保持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同时做到自然环境的优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于是我就去几个摄影论坛,看了看今天的热门照片,发现除了人体和私房,便是所谓新锐和概念摄影。
人体和私房暂且不表,可能喜欢去逛摄影论坛的大多是直男。单说所谓新锐和概念摄影,我一直觉得强调摄影的概念、或者说所谓的新锐,在现在阶段,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时髦的装B”。就好比在网上骂政府、当公知一样:随便看过几篇文章,对基层懂个鸡毛,连个屁的建设性意见都提不出来的人,但凡只要骂政府,哪怕自己一个月30天阳痿,也能显得自己会独立思考,可以瞬间高大威猛起来。
回到主题,我认为,图片,除了基础且重要的记录功能之外,把好看的(可讨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东西,展示给那些还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高端、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给他们树立一个目标和奋斗方向,这就是巨大的贡献。由此可见,对我来说,如果风光摄影达到了这样的功效,那也挺好。
反观国内很多所谓打着“欧美风”旗号而开发出来的小区,或者所谓“意大利风格”,实际上卖快餐的山寨餐厅、或者是所谓的法式婚礼摄影(其实法国人结婚拍什么,摄影师压根不知道)……这些不伦不类的东西,为什么在现阶段的国内那么红火?但凡去过国外的人,都知道这些基本都是在忽悠和装B。可为什么这些装B的玩意儿却有这么大的市场?
想来想去,还是因为大家刚有点闲钱,却缺乏基本的文化认知;道听途说过一些国外的信息,但没出去过的人还是太多。简单说,就是,有钱,没文化。
这些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跟风”。由于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美”、而且缺乏独立思考和分辨的能力,因此,觉得别人做的,自己也要做,不然就“土”,就“落俗”。
有人说这是教育的质量问题,其实我不想在这段吐槽里诟病我国的教育体制。毕竟在同样的教育制度下,有的人能搞懂什么是长远的发展方向,而有的人偏就不懂——我觉得这不是体制问题,是个体的智商问题。
其实,智商低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奋斗,还偏要想方设法沾点洋气,免得“土鳖”和“落俗”。这种跟风,反而才是真正的土鳖和落俗,既不解决本质问题,还浪费了资源和精力。
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尤其是汉族,不说传统建筑的美感了,单说民族服饰,放眼望去,可能也就剩淘宝那些奇奇怪怪所谓的“唐装”“汉服”了。是我们不爱美么?是我们不懂什么叫美么?我想不是。但为什么我们现在的衣服和建筑都那么丑,那么千篇一律?可能是经历了战争和文革,我们的审美沉睡了之后,还没有被唤醒的缘故吧。
作为一个不靠摄影吃饭的普通爱好者,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行业经验去分析实用主义的重要性。但既然我们掌握了摄影这门技术,为什么不去拍点好看的、可以作为榜样和标杆的画面,让国人看一看呢?
可能,光让国人看了好看的画面,还不够。大家还得多费点口舌,让大众知道,奋斗的方向和具体的步骤是什么。这样,一张图片,除了记录和美感之外,才能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能买得起单反的人,都不会是喜欢李敏镐那样的追星loser。既然大家有经济能力和足够的文化积累,我觉得在大家旅行之余,举手之劳,让其他人了解一下各地最优秀的文化,以及好坏的高低标准(至少是自然环境方面的标准),那也是值得去做的。
一堆吐槽,逻辑混乱,大家捡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