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厢里的故事
我想,长江索道对于重庆人而言,绝不是游客手机里的网红打卡地标。
在过去,它应该是最便捷沟通两岸的桥梁,是一条最普通的回家的路。
而现在,车厢里挤满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故事,本土人的自由空间被挤压在狭小的角落里,网红时代下,粉刷过后的长江索道,在老重庆人的眼里,或许单纯只剩下“那时候”的回忆了。
这是为什么基督耶稣复活去展示给我们他的超越……?
是的,那是第二个阶段,什么是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高阶),这里只有一个圈,如图Fig.3。这里只有瑜伽。就像Shuka Mahamuni和Patanjali、Vamadeva所说的解脱的事情就发生了。所以这里只有一个圈。这是完全的瑜伽,如果有一点的享乐,这就会让这个圈变成灰色,也可能是淡灰色。因为它影响了生活,影响了业(Karmas),它把圈染成灰色。如果在中间,圈可能染的浅一些,是灰白色的。adhimatra,那是的中阶的adhimatra,一个高阶的练习(sadhana),圈是非常的白,像雪一样白。这些业(Karma)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的烦...
这是为什么基督耶稣复活去展示给我们他的超越……?
是的,那是第二个阶段,什么是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高阶),这里只有一个圈,如图Fig.3。这里只有瑜伽。就像Shuka Mahamuni和Patanjali、Vamadeva所说的解脱的事情就发生了。所以这里只有一个圈。这是完全的瑜伽,如果有一点的享乐,这就会让这个圈变成灰色,也可能是淡灰色。因为它影响了生活,影响了业(Karmas),它把圈染成灰色。如果在中间,圈可能染的浅一些,是灰白色的。adhimatra,那是的中阶的adhimatra,一个高阶的练习(sadhana),圈是非常的白,像雪一样白。这些业(Karma)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的烦恼。所以他们只有一个圈时就是一个“高阶的练习”。
您的意思是这些人们在死后就不会再轮回?
是的,在死后不会再轮回。要知道这有不同。在这里,第一张图Fig.1a,b ,我们的瑜伽夹带着享乐。但在这里Fig.3 所有一切都是瑜伽,只是有一点微弱的影响…像你所知道的我们都是暴露在相同的细菌中,因为我们处在同样的环境中。但一个可能让我在明天会生病的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我们喝同样的水但我们都不能抵挡霍乱。免疫力低下的人就会受害。我们都在同一间酒店同一天吃同样的有问题的东西,有的人就很不舒服,有的人只是有一点不适,有的人完全不受影响,这都是因为免疫力。瑜伽士在最终极的解脱中,他们也会睡觉,也会睡醒,自然的事情都会发生。他们会饿,也会口渴。他们也需要吃饭和喝水。但产生很少的业(karma)。这就变成灰白色。当完全不被业(karma)所抓住,那就是非常的白。
您能在解释一些关于第二和第三阶段的事吗?
你看,在第二阶段,生命是相互联系的两个层面;瑜伽是一种修炼,Bhoga享乐还在继续,也在不断的经验。痛苦和快乐并存。但是圣哲能够保持意识的结构,平静的意识状态没有受到影响。他们需要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因为享乐Bhoga仍然伴随着瑜伽左右。他们没有因此烦恼是因为烦恼是当下的,而造成烦恼的原因是在别处。而当你进入高阶的境界,这些造成烦恼的因素变得微不足道,一点也不能影响你了。如果这里还有一丝影响,那就是灰白色。他们的生活正是如此。但这里在他们的生活中确实有两件事。他们会说这是我的瑜伽,这是我的灵性,这是我的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他们并没有识别出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果你读过关于Tukaram的生活,她的妻子是一个极不友好的人,她总找他的麻烦,让他像活在地狱。他是否会陷入麻烦则是另外一件不同的事,无论如何这都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无论他想坐下来Bhajans,做礼拜,或Japa,他的妻子都会让他不停的做事,但他从不烦恼。他从不抱怨。当他坐下来做Japa,她的妻子会说:“孩子在哭,你快去照顾孩子。”他从不烦恼,但这些Bhogas仍然在影响他的整个生命。这些烦恼不能影响他,但与他共存着。瑜伽Yoga和Bhoga共存着。在图Fig.3,Bhoga是轻微的,他们并没有共存。因为它一直都存在,就像我说,我们处在各种细菌环境中有一点受到感染,但我们并没有受苦。
你解释了第二个阶段,你能再给一个第三阶段的例子吗?
第三阶段就像Shuka Mahamuni 和Vamadeva。你有了解过他们的生活吗?虽然他们已经解脱了却还生活在这个世界,因为他们即将在生命的尽头,或在生命的某个特定时刻解脱。他们即将解脱,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有一个独特的生活方式。Shankaracharya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对他们来说成功和失败都没问题。无论在哪里他们都能创造自己的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并没有环绕着他们。Shankracharya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他有过争执,有过抗拒,有过抗争。圣人们周围围绕很多人,有的人模仿他们,有的人跟随他,有的人尊敬他们,有的不尊敬他们,有的人鄙视他们。圣人们经验所有的这些事情,但他们的瑜伽不受影响,所以他们是圣人。这些只是那些即将解脱的人的例子。对于他们来说,解脱只是出现、发生。这就是高阶的瑜伽(Fig.3),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中阶的瑜伽(Fig.2)说:“我们所有瑜伽的练习都只是中阶的瑜伽”(Fig.1)。对于我们,每一件事情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瑜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当我们能够把分隔开两者我们就来到中阶(Fig.2),当我们进入(Fig.3)高阶时,这里只有一个层面。而在高阶,这里又有初、中、高的水平出现。接着,在高阶,我们再做一个分类,高阶、更高阶、最高阶。最高阶,到达即时的三摩地,即时的解脱。像Vamadeva,在出生就即时达至解脱。他们说他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在宇宙外获得解脱。这意味着解脱是高阶练习的高阶的下一刻。当我们提及高阶,我们是在说另一个层面,不是指练习。我们都只是在练习中阶的瑜伽。你的练习强度很强但始终是在练习中阶的瑜伽。因为这里有很多的妥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瑜伽总是妥协“今天我没空练,明天没空练,明天要去旅行……”“我有其他的承诺的事要去做…”有这么多的事情在干扰我们。即使你每天练习10个小时,每天14个小时,这样也没有超越中级的练习。工作是高强度的,但练习只是中阶的。这就是瑜伽理论中带出的美妙的数学。我们谈论高阶,但你看,我们都是有知识的人,但我们从来不知道高阶是什么,初阶是什么。他们是两个层面。
摘自Prashant Iyengar《a 'class' after a class》
mild/middle/intense/Practicants
mild/middle/intense/Practices
3
每天三点一线的上班族生活 让我感到庸庸碌碌
心灵更多被郁闷、恐惧、孤独、浮躁不安..等等的情绪所占据
其实世界并不复杂 只是有些人有些事总会让自己心烦意乱 无法平静的思考.
但唯有练瑜珈时,才可以让我忘记那所有的浮躁和烦恼.
重新开始练瑜伽已经开始上了几节课了
对于身体的感觉也慢慢开始有更深层的体会
对于呼吸和冥想也慢慢有所领悟
就在昨晚连上了两节塑身和养生的瑜伽课 我感觉那是完美的两节课
因为在我的导师-Nina Lua-的指导下
我终于学会如何把均衡而悠长的呼吸和凝神而轻松地冥想相结合
神奇的“...
每天三点一线的上班族生活 让我感到庸庸碌碌
心灵更多被郁闷、恐惧、孤独、浮躁不安..等等的情绪所占据
其实世界并不复杂 只是有些人有些事总会让自己心烦意乱 无法平静的思考.
但唯有练瑜珈时,才可以让我忘记那所有的浮躁和烦恼.
重新开始练瑜伽已经开始上了几节课了
对于身体的感觉也慢慢开始有更深层的体会
对于呼吸和冥想也慢慢有所领悟
就在昨晚连上了两节塑身和养生的瑜伽课 我感觉那是完美的两节课
因为在我的导师-Nina Lua-的指导下
我终于学会如何把均衡而悠长的呼吸和凝神而轻松地冥想相结合
神奇的“旅途”给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感受
真正体会到了人们口中说的”放空心灵“里的那种”空“
心无杂念 没有烦恼,没有悲伤,没有忧愁 前所未有的轻盈
课后大家一起交流心得 我把我的感受告诉了我的导师
她说:【"呼吸,是瑜伽的灵魂;也是生命的灵魂。而冥想,则是一种放飞心灵去向远方的旅程.回归本心,感受周围的一切才能享受当下。"】
那一刻 恍然大悟 也许只有学会感受现在
你才能认真的听,仔细的观察,并真正体会
才能抛弃一切多余的杂想
静静地享受放空心灵这片刻带来的安宁
唯有它才能沉淀内心的浮躁
唯有到了这一刻,才是开始回归本心,享受当下.
———— 记3-26瑜伽心得 (2014-3-27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