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望势必达成的背影御守,制作方法大放送!
只要在晴天打上黑伞,站在十字路口,如果突然起雾,就可以在雾中寻找一个身穿黑衣的美艳少年,拍下他的背影照片,在照片背面上写上你的愿望,装进御守里虔诚的许愿,不久后你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相信研心EDU 高校的不少学生已经尝试过并取得了成果吧,你们的身边或许也有这样的人,对吧?但是请记住,想要获取美丽的果实也是有代价的,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个代价,那就来吧。
只要在晴天打上黑伞,站在十字路口,如果突然起雾,就可以在雾中寻找一个身穿黑衣的美艳少年,拍下他的背影照片,在照片背面上写上你的愿望,装进御守里虔诚的许愿,不久后你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相信研心EDU 高校的不少学生已经尝试过并取得了成果吧,你们的身边或许也有这样的人,对吧?但是请记住,想要获取美丽的果实也是有代价的,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个代价,那就来吧。
古典音乐界的名师与高徒
在古典音乐界也有这样一群为了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的人,他们是优秀的音乐家,同时也是那些伟大艺术家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领路人。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这个教师节,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古典音乐家的师徒情谊。
海顿 & 莫扎特
Franz Joseph Haydn ...
在古典音乐界也有这样一群为了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的人,他们是优秀的音乐家,同时也是那些伟大艺术家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领路人。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这个教师节,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古典音乐家的师徒情谊。
海顿 & 莫扎特
Franz Joseph Haydn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82年到1785年,莫扎特完成了六首从第十四首至第十九首弦乐四重奏,他把这六首四重奏题献给他从孩提时代就热诚仰慕的海顿。他对海顿说:“这是我对您的报答,因为正是您给我揭示了写作弦乐四重奏的艺术。”作为师长的海顿特别谦逊地说:“从莫扎特的每一部作品中,我都学到了一些东西。”后来他对莫扎特的父亲说“在上帝和尘世面前,你的儿子不论是他的人还是他的名,都是我知道的最伟大的作曲家。”降B大调第十七首弦乐四重奏有一个和海顿的一首弦乐四重奏相同的标题“狩猎”,虽然标题的内容主要是体现在第一乐章里,但是这个第四乐章“非常快的快板”反映的正是收获的喜悦。
安东尼奥·萨利耶里
Antonio Salieri
他不仅是当时奥地利皇室的宫廷乐长,几乎与莫扎特齐名,还当过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的老师,可见萨利耶里在当时的维也纳乐坛地位有多么重要!其实,他的实力与在音乐史上的价值也不可低估。他谱写了许多歌剧都堪称18世纪晚期歌剧发展史上特别重要的里程碑。
另外,他可以写三种语言的歌剧,可以说是相当“国际化”的作曲家。我们有很多人知道萨利耶里这个人,主要是在奥斯卡获奖电影《莫扎特传》中,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就是萨利耶里,他被虚构成出于嫉妒而给莫扎特下毒的坏人,尽管现在已经证明纯属无稽之谈。
不过,历史记载的萨利耶里和莫扎特的关系确实不够好,主要是萨利耶里一直霸着宫廷乐长的职位,使得莫扎特在维也纳一直没有上升的空间。关于二人的关系,确实存在着富有戏剧性的传说,它们往往被文学虚构成了更生动的故事,比如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就写过戏剧《莫扎特与萨利耶里》,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柯夫还把它谱写成了歌剧。不管怎么说,萨利耶里也是一位称职的老师,舒伯特就是他晚年培养的一个杰作。
虽然萨利耶里以创作歌剧著称,他的器乐作品也同样精湛,比如《C大调长笛和双簧管协奏曲》到处洋溢着清新明快的气息,一旦听过便不可忘掉,无论是作为长笛协奏曲还是双簧管协奏曲,它都有资格入围“史上十大最优美”之列。当两件不同木管乐器与乐队进行双重竞奏的时候,长笛高冷,双簧管柔和,这两个音色互补的乐器,却是道出了生动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贝多芬 & 卡尔·车尔尼
Ludwig van Beethoven & Carl Czerny
接下来我们为学习钢琴的学生们推荐一位史上最有名的钢琴老师的作品,这位钢琴老师恐怕所有学习钢琴的人都绕不过去,他就是连钢琴琴童都十分熟悉的人物——卡尔·车尔尼。
不管学琴的人是不是喜爱弹琴,你都要跟随着车尔尼老师写的练习曲一步一步地弹下来,而且就是在这种“枯燥乏味”中,你的弹琴技艺不知不觉便有了长进。当车尔尼还是贝多芬学生的时候,也是很刻苦的,据说能够背谱演奏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所以他是贝多芬最引以为傲的学生。后来车尔尼成为李斯特的老师,李斯特便成了贝多芬的传人。车尔尼除了创作那些令琴童“恐惧”的练习曲之外,作为贝多芬的学生,他还谱写有安魂曲、交响曲、奏鸣曲以及一些室内乐作品。
今天欣赏一下他的交响曲,《C小调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缓慢的行板,在音乐慢慢的行进中,似乎蕴藏着一种将要爆发的力量,就仿佛我们听到了车尔尼的老师——贝多芬的音乐一样。
舒曼 & 勃拉姆斯
Robert Schumann & Johannes Brahms
音乐史上著名的师生情还有勃拉姆斯和舒曼。勃拉姆斯是通过匈牙利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的引荐,去杜塞尔多夫拜访了舒曼和克拉拉夫妇之后而确立了师徒关系。在舒曼的鼓励和帮助下,本来就才华横溢的勃拉姆斯可以大展身手,迅速成长为欧洲乐坛的领袖级人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找对师父混好圈子是有多么重要!舒曼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凸显着一种自由和美好,他的《阿拉伯风格舞》是一首如诗般的作品。他认为要做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位诗人,这首作品表现的愉悦情感和自然状态就体现了舒曼的这个音乐理念,奠定了他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
里姆斯基-科萨柯夫
Rimsky-Korsakov
俄罗斯音乐界也有一位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他就是谱写《舍赫拉查达》又叫《一千零一夜》的里姆斯基-科萨柯夫。
在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担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的时候,他的爱徒既有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这样的学院派大师,也有另辟蹊径的意大利印象派作曲家雷斯庇基,以及更具有革命性和创新性的斯特拉文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等。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是特别无私的人,他不仅对学生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对朋友也是做到仁至义尽,他几乎是用毕生心血先后为已故的“强力集团”战友穆索尔斯基和鲍罗丁续写完成他们最重要的歌剧作品。
▼ 强力五人团
《舍赫拉查德》是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内容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浓郁的东方情调,仿佛用音乐讲述着发生在东方故事。第三乐章“年轻的王子和公主”是其中最具抒情性的乐章,音乐忽而温柔细腻,忽而激情炽热,在优美典雅的旋律中,仿佛看到王子和公主正在翩翩起舞的画面。
有如此杰出的老师,他的学生当然也差不了,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的异国学生、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的一首作品“春天”,选自《波提切利的三幅画》第一首。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波提切利有三幅画最著名,“春天”、“三博士来拜”和“维纳斯的诞生”,雷斯庇基正是用音乐描述了这三幅画的内容。熟悉“春天”的朋友可以对着这幅画来听音乐,画中有穿着带翅膀靴子的墨丘利,他正在驱散乌云;美丽、青春、幸福三女神身着薄如蝉翼的纱裙,沐浴着阳光,正携手翩翩起舞;维纳斯居于中央,她的另一侧是花神芙洛拉、森林女神克罗莉丝和西风之神赛弗尤洛斯。在罗马神话中,西风之神因为控制不住自己对森林女神克罗莉丝的欲望而强暴了她,森林女神克罗莉丝于是就变成了花神芙洛拉。维纳斯上方飞翔的小爱神,已经蒙住双眼即将射出他的爱情金箭。
▼ 意大利作曲家 雷斯庇基
听着如此内容丰满的音乐,是不是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的作品,都是向一代又一代言传身教的大师做一次榜样式的音乐致敬,因为他们创作的这些经典音乐不仅一直陪伴着我们,同时也是我们深入学习音乐的动力。
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里,希望借音乐向这世间每一位教导过我们的老师们致以最真挚的问候,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音响的标准,在于音乐的演绎
某次音响展中,喇叭设计师Andrew Jones在TAD展房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瑞典的某个音响聚会请来了几位音乐家演出,两位录音师以完全相同的麦克风对这些音乐演出进行录音。其中A录音师使用五支麦克风,对乐器做近距离麦克风收音,用计算机进行收录。演出完毕后,他把档案带回录音室进行编辑与混音。B录音师则走最简单的路线:以两支麦克风在较远的距离,不做任何混音,直接进到模拟盘带录音机收录,马上在旁边的音响室进行聆听。
现场不能作为标准
一样的演出、一样的音响设备,所以两种收录听起来应该很接近啰?完全相反,这两个录音听起来就像是两个不同的演出,而且,两者听起来都跟刚刚进行的现场音乐演...
某次音响展中,喇叭设计师Andrew Jones在TAD展房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瑞典的某个音响聚会请来了几位音乐家演出,两位录音师以完全相同的麦克风对这些音乐演出进行录音。其中A录音师使用五支麦克风,对乐器做近距离麦克风收音,用计算机进行收录。演出完毕后,他把档案带回录音室进行编辑与混音。B录音师则走最简单的路线:以两支麦克风在较远的距离,不做任何混音,直接进到模拟盘带录音机收录,马上在旁边的音响室进行聆听。
现场不能作为标准
一样的演出、一样的音响设备,所以两种收录听起来应该很接近啰?完全相反,这两个录音听起来就像是两个不同的演出,而且,两者听起来都跟刚刚进行的现场音乐演出不同。Andrew Jones马上播放了近距离麦克风,以及计算机编辑混音的版本;的确,那听起来一点都不会让人想到是在舞台上的现场演出。
对于那些认为音响系统就是要重现现场的音响迷来说,这无疑是个噩耗。如果连参与现场的人,都不觉得两位一流录音师收录的声音像是现场;如果两个一流录音师针对同一个演出收录的声音,听起来都如此截然不同;那么,音响的标准到底在哪里?Andrew Jones的看法是:标准只有录音师才知道,因此像TAD这般,与录音师合作密切的音响厂商,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标准,进而做出最接近标准的真实声音。
卡拉扬也大量更动录音平衡
但我觉得事情不只是这么单纯。录音师百百种,大多数的录音师并不使用Hi-End音响作为鉴听的工具。那么,是否我们都去买录音师的音响器材,就会有最接近标准的结果呢?我听过不少录音室用的器材,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某些Hi-End音响器材,的确是抱持着一个更崇高的声音目标来设计制造,也因此他们的价格极其高昂,高昂到录音工作人员都无法购入使用的程度。这些天价器材的设计者并不是录音工作者,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声音的标准在哪里呢?
顶尖的录音工作者都知道,声音回放只是个幻象。他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幻象如现场音乐般,达到感动聆听者之目的。看过卡拉扬的纪录片《第二人生》(The Second Life),片中清楚记录他擅自更动各个声部平衡,以达到他心目中音乐该有的样子的过程。在卡拉扬后期的唱片中,唱片可说是他的另外一种演出,经由混音器的调整,卡拉扬让唱片聆听者达到如同聆听现场音乐般的感动。你说这是错误的后制干预吗?但是我们在现场时,眼睛与耳朵同时作用,会让我们脑中自动去接收、强调某些乐器的声音。在家中聆听唱片时,由于缺乏了视觉上的强调,因此用混音器适度地强调某些乐器的声音强度,就更能让聆听者感受到如现场聆赏音乐般的感动。
也有不少乐评家批评卡拉扬这般制作唱片,根本就有作弊之嫌。但是,卡老的唱片横扫市场,一般忠实收录的管弦乐唱片都难达到这般成就,是否也证明了适度的后制调整,反而更能让大家领略音乐的神妙之处呢?
标准存在于所有唱片内
至于什么是标准?我认为标准就像老子口中的道。「道可道,非常道」,标准就像道,道存在于万物之间,而音响的标准就存在于每张唱片之间,若是标准可以很容易的被领略出来,那音响之路就不会这么崎岖,让许多人深受其苦了。
我自己的心得是:音响的标准,就在于音乐的演绎。要知道,除了音响界流行的发烧唱片外,任何唱片之所以会被发行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制作团队觉得这个演出实在是非常棒,听了会让人产生音乐上的心领神会。换句话说,如果听大部分的好音乐会觉得没有任何感动,那就代表音响偏离标准已经很遥远了。音响迷当中,不乏那些觉得高级音响只该播放发烧片来展现其音效超卓者,视一般商业音乐发行如无物,就我看来都是走火入魔。
坦白说,要坚持这个标准并不容易。发烧片有如音响毒品,其音效刺激很容易让音响迷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很快就沦入上瘾阶段,再也无法回到一般的唱片中。但也如同毒品,发烧片对我们的身心灵并无帮助,反而让我们远离那些真正的好音乐,感官上达成满足、心灵上永远空虚。
音效容易音乐难
相反地,一般的唱片没有刺激的音效,但却有感人的音乐。能够不靠音效刺激而单以音乐美感打动人,必定是更优秀的系统。请想想我们去音乐厅欣赏音乐演出的内容,是什么真正打动了我们?是刺激的音效?还是音乐的美感?如果我们能被现场音乐的美感动,那么我们应该也能被音响回放的音乐之美感动,那就是「如临现场」的最高境界了。
但会不会,能够表现音乐美感的系统,在音效展现上就不如别人?不会,我的经验是,音效是较简单的事情,一般音响系统多半能展现夸张的音效,但是音乐表现则需要深刻的调整才能达成。但是,在那些能够重现音乐之美的音响系统中,如果播放纯粹展示音效的唱片,我们会马上发现这些唱片中的音乐内涵之贫乏与空虚。久而久之,自然远离这些音响毒品,让音响世界只留在那些伟大音乐的美好中。
以前读过本专栏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我曾提出「演出」才是真正的标准。能够更帮助你领略各种音乐演出高妙之处的音响系统,一定是那个「比较接近标准」的音响系统。请记得,世上没有百分之百正确的音响系统。但我们应该朝着「更能真切演绎音乐」这个目标前进,因为那个是已经被收录在唱片内,千古不变的标准。
来自muzikair
本文转自公众号丨中国音响网
独立音乐是什么?小众可以变大众!
2015年,媒体曾预言:
“2015年是中国电子音乐爆发的一年”。
结果,2016年就被赵雷的《成都》全国上下洗了遍脑,民谣又回来了。
前几日,新闻又说“几年后,各大音乐节上我们可能再也听不到赵雷、陈粒、麻油叶,而有可能是陈冠希、万妮达等人”,那么,嘻哈时代真的到来了?
-《中国有嘻哈》是Hip-hop音乐选秀节目-
音乐行业似乎一直都有“但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见异思迁。和这些被资本热一浪一浪席卷的音乐行业焦虑症比起来,瑞鸣不仅一直都蹭不到任何热度,展望未来的发片计划,我们还热气腾腾地正在捯饬着很多人早已不愿意再玩的“过时”的东西,比如布鲁斯、new age、乡村音乐...
2015年,媒体曾预言:
“2015年是中国电子音乐爆发的一年”。
结果,2016年就被赵雷的《成都》全国上下洗了遍脑,民谣又回来了。
前几日,新闻又说“几年后,各大音乐节上我们可能再也听不到赵雷、陈粒、麻油叶,而有可能是陈冠希、万妮达等人”,那么,嘻哈时代真的到来了?
-《中国有嘻哈》是Hip-hop音乐选秀节目-
音乐行业似乎一直都有“但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见异思迁。和这些被资本热一浪一浪席卷的音乐行业焦虑症比起来,瑞鸣不仅一直都蹭不到任何热度,展望未来的发片计划,我们还热气腾腾地正在捯饬着很多人早已不愿意再玩的“过时”的东西,比如布鲁斯、new age、乡村音乐、世界音乐等等。
-瑞鸣音乐《蓝调&中国》专辑封面-
我们这是疯了吗?
想想今年金曲奖的主题:“载体万变,音乐永存”。
在音乐圈中,没有签约唱片公司、自己做录混和发行的叫独立音乐人。在一个连作曲家都签约娱乐公司的时代,独立音乐要被大众听到的机会,只会越来越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瑞鸣做的的确是“独立”的音乐,不受市场风向干扰,只为灵感、热情,有无穷创造力的好音乐。因为,全世界的音乐品种再丰富,大类型无非就是古典、流行、摇滚、电子、民谣、爵士、说唱以及各自的交叉融合和实验探索,乐迷的忠诚度来自什么?我们一直相信,信息爆炸时代,就看你是不是有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态度。
也许正是因此,我们两次得到了美国独立音乐大奖的青睐。
-图一:媒体报道的《一路莲花》专辑入围的新闻截图-
-图二:媒体报道的《琴·赵家珍》专辑得奖的新闻截图-
美国Independent Music Awards(IMA)独立音乐奖由Music Resource Group (MRG)创立于1999年,是国际性的音乐大奖。它授予全球顶尖独立艺术家(音乐人)以殊荣,评奖范围涉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6大洲的独立艺人或独立音乐厂牌,约70个大奖,奖项一般有:专辑奖、歌曲奖、EP奖、制作人奖、MV奖、唱片设计奖等。
“独立音乐”推广的是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审美态度。因为独立音乐人对所创音乐的取舍握有绝对自主权,可以更自由地去发掘那些不为主流听众习知的,却极富情感内蕴的音乐主题。
“美国独立音乐奖”在近十年时间中已经成为全世界独立音乐人追求的目标,已是一项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性音乐奖项。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评选方式:全部由乐迷网上投票决出结果。这种评选方式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出音乐受欢迎的真实程度,获奖的作品独立但是并不小众,因而给予了音乐人的不仅仅是创作信心,还注入了更多鲜活的音乐创作热情。
《一路莲花》
-瑞鸣音乐《一路莲花》专辑封面-
《一路莲花》不仅是瑞鸣销售榜上的爆款,同时也被美国独立音乐奖肯定,就是最好的例子。第14届美国独立音乐大奖(The14th Annual Independent MusicAwards)官网公布了本届奖项的入围名单。由著名藏族歌者、藏区民间音乐文化保护的代表性人物热西•才让旦于2014年联合国内著名音乐品牌及著名音乐人创作的藏传佛教千年经文随性吟唱专辑《一路莲花》获得"世界音乐最佳专辑奖"(World traditional)提名。
- 藏族歌者:热西•才让旦-
《一路莲花》,以千年经文臧梵文吟唱,创造性的结合竖琴大提琴等中西乐器,更以完全即兴的方式录制十余首心灵作品。由中国金唱片奖“最佳音乐人”获得者、著名音乐制作人叶云川创意打造;由著名藏族歌者、藏区民间音乐文化保护的代表性人物热西•才让旦吟唱;竖琴演奏家张小音、笛箫演奏家赵雄、大提琴演奏家宋昭、二胡演奏家杨雪、打击乐演奏家马瑞等积极参与,著名录音师张小安录制;更邀请卫藏、康巴、安多三大藏区多位活佛加持诵经、吟唱,格莱美评委、美国著名音乐评论家Joshua Cheek先生亲自撰写英文文案。可谓精英云集,创作历时两年,制作人更远赴香格里拉采风探寻,充分体现瑞鸣音乐对中国艺术及高品质音乐精益求精的追求与努力。
-《一路莲花》专辑录制花絮照-
《琴·赵家珍》
此次提名是瑞鸣音乐暨2011年《琴》专辑获两项重要奖项后,第二次获得美国独立音乐大奖提名,为中国音乐人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又增添了绚烂的一笔。
-瑞鸣《琴·赵家珍》专辑封面-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古琴演奏家赵家珍的古琴专辑《琴·赵家珍》,在2011年获得了第10届美国独立音乐奖重要奖项——世界音乐最佳专辑奖。这也是继2009朱哲琴获美国独立音乐奖提名后,国内音乐第二次入围此奖项。
-古琴演奏家:赵家珍-
专辑中十四首作品包括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名曲,赵家珍教授的古琴演奏艺术集虞山吴(景略)派的自然之趣和广陵张(子谦)派的豪放洒脱于一身,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艺术风格与特点。该专辑在全球近千个参选作品中入围前五名并最终斩获大奖。
“以瑞鸣音乐为代表的中国音乐作品能在全球近千个参选作品中两度入围,说明伴随着经济领域获得巨大成功,中国的文化创新也更加受到世界目光的关注”,这是当时的新闻媒体对瑞鸣的评价。现在,瑞鸣音乐厚积薄发,经过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多个艺术家团体的圆满合作,已经形成一整套非常成熟的编、演、录、混制作模式,未来一整年的时间都将进入密集发片的时代,也敬请各位喜爱瑞鸣的网友持续关注,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力量!
PS,瑞鸣的新专辑《蓝调&中国》也汇聚了美国西岸黄金班底,盛情邀请格莱美艺术家倾情演绎,这是瑞鸣音乐世上最传奇的跨界音乐,也将成为音乐史上的独特风景!布鲁斯,看起来是一个小众的风格,但听听瑞鸣的演绎,说不定,会有超多人爱它!
瑞鸣音乐《一路莲花》专辑封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身怀绝学,飞花摘叶不在话下!
武林中有一等一的高手,一把木剑,或是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在他手上会成为天下最厉害的武器,可以无敌于天下;更厉害的是,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达到无招胜有招,天人合一的境界。
如果一位音乐家,凭着手上的那件乐器,可以随时随地演绎不同风格的音乐,古典、民族、流行、爵士、世界音乐等皆可,每一类都令人为之叹服陶醉,达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境界,这也算是“一等一的高手”了吧?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一首首厉害的曲子,认识一下这样的一位“乐林高手”。
1
《奇异恩典》
崇高神圣的旋律,竟然出自这件民间乐器!
▲ 葫芦丝、唢呐:郭雅志 ...
武林中有一等一的高手,一把木剑,或是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在他手上会成为天下最厉害的武器,可以无敌于天下;更厉害的是,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达到无招胜有招,天人合一的境界。
如果一位音乐家,凭着手上的那件乐器,可以随时随地演绎不同风格的音乐,古典、民族、流行、爵士、世界音乐等皆可,每一类都令人为之叹服陶醉,达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境界,这也算是“一等一的高手”了吧?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一首首厉害的曲子,认识一下这样的一位“乐林高手”。
1
《奇异恩典》
崇高神圣的旋律,竟然出自这件民间乐器!
▲ 葫芦丝、唢呐:郭雅志 管风琴: Libor Dudas
(录制于波士顿梅纽因纪念音乐厅)
这首全球著名的基督福音歌曲,早已跨越宗教藩篱,成为许多人的精神寄托。葫芦丝悠悠地奏出空灵的旋律,像是旅客被教堂的彩色玻璃所吸引,见到光线从中照射进来时,内心由衷而生的敬畏。
小小唢呐声拔地而起,竟然发出如苏格兰风笛般的音响,暗示着灵魂在茫茫大海中,准备停泊,有所依靠。而宏大的管风琴乐音,又像圣洁的海水包裹着东方管乐的歌唱,彼此难分难解,它们正在进行天地人的对话。
唢呐首次与管风琴合作,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都说唢呐和笙是绝配,而西方管风琴就是受了中国笙的某种启示而完善起来的。因此唢呐配管风琴也是如此和谐。
“当我在管风琴的音乐中吹响唢呐的时候,真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 郭雅志
2
《情迷土耳其》
神秘的西亚色彩,爵士风格埋伏其中
唢呐自由高亢、不绝于耳的乐音,在我们耳边泼洒出西亚土耳其神秘的色彩,乌德琴、箱鼓、贝斯又向我们展开热情邀约,共同享乐!爵士风格埋伏其中,一场横跨古今、交汇东西的盛大派对,就此启动!
3
《好汉歌》
百部影视剧主题歌热门唢呐乐手
还记得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里伴随刘欢的歌声响起的那段唢呐旋律吗?上世纪九十年代,郭雅志曾是北京录音棚的热门唢呐乐手,他形容自己为“棚虫”。他曾为上百部影视片及无数电视晚会及历年的春晚录制唢呐音乐。大家所熟悉的《好汉歌》、《纤夫的爱》等经典歌曲中的唢呐都是他演奏的哦!
▲ 《好汉歌》作曲赵季平指挥 原版唢呐演奏家郭雅志演奏
在12月9日的郭雅志与美国伯克利明星爵士乐队音乐会上,大家有没有机会听到“爵士版”的《好汉歌》?
4
《旧欢如梦》
客串李克勤演唱会演绎“唢呐都市风”
1999年,郭雅志出任香港中乐团唢呐首席。来到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郭雅志如鱼得水,他将“唢呐都市风” 发挥到极致。
他多次在香港中乐团的情人节音乐会等场次中,以唢呐演绎经典流行情歌;香港中乐团曾经两度在香港文化中心为他举行专场音乐会,并邀请了香港歌星黄耀明为演出嘉宾。
香港歌星李克勤在个人唱会上,还专门邀请郭雅志合作演出。我们来看看这个old school版的《旧欢如梦》!
▲ 《旧欢如梦》 - Hacken's Concert Hall 李克勤音乐会演出现场
5
《东北小调》
传承自民间老艺人的大唢呐
听完了以上种种,让我们再来一段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大唢呐!
东北大唢呐,也称东北大杆。1990年,郭雅志专程去辽宁的马房店向民间艺术家宋立春老师学习这种东北的传统乐器,之后也努力推广这种传统乐器。
东北大唢呐,高亢中透露着一丝凄凉,好像在冰封大地上,费尽心思觅回一抔黑土。
自如游走于各种风格,如入无人之境,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原来,“郭大侠”拥有一件自己发明的“秘密武器” ⬇️
▲ 郭雅志发明的“活芯唢呐”
“活芯唢呐”可以演奏所有调式,还可以临时升降音,因此比起传统唢呐,能适应更为复杂的调性、和声和高难技巧。打一个比喻,如果钢琴只有白键,大家很难想象吧?而唢呐有了活芯,就像钢琴多了黑键一样,让他驰骋乐坛游刃有余!
“唢呐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乐器,而不是一种有固定个性的民间乐器。在不同的场景中,我会投入不同的情感进去。不同的曲目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只要投入进去,就可以吹出所需要的感觉。”
—— 郭雅志
12月9日,跨界管乐演奏家郭雅志将与美国伯克利明星爵士乐团,带来一场广州爵士音乐节的精彩演出,欢迎你来现场与“郭大侠”过招!
文 / Linda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转自公众号丨星海音乐厅
伊豆的舞女,如何一种迷人的存在?
山间的路氤氲着雾气,衣服被蒙蒙的雨打湿,胸前和双脚本该觉得冷,背后却因为疾步而行被汗湿,更因为难耐的情绪而焦躁。初识爱情在这样年轻的年纪,在这样如梦似幻的山里,就注定这是一场足以铭记但是却不可能结果的感情。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不知你是否看过?这是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川端康成于192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里的一段话。
小说描写了20岁的“我”,一个日本旧式高中的学生,在去伊豆天城山旅行时,与一位14岁的舞女发生的初恋故事。初恋的感情朦朦胧胧,而且发生在伊豆这样美好的地方,就形成了川端康成最为唯美的文字。...
山间的路氤氲着雾气,衣服被蒙蒙的雨打湿,胸前和双脚本该觉得冷,背后却因为疾步而行被汗湿,更因为难耐的情绪而焦躁。初识爱情在这样年轻的年纪,在这样如梦似幻的山里,就注定这是一场足以铭记但是却不可能结果的感情。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不知你是否看过?这是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川端康成于192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里的一段话。
小说描写了20岁的“我”,一个日本旧式高中的学生,在去伊豆天城山旅行时,与一位14岁的舞女发生的初恋故事。初恋的感情朦朦胧胧,而且发生在伊豆这样美好的地方,就形成了川端康成最为唯美的文字。
小说中“我”和舞女曾经走过的“踊子步道”,从天城山净莲瀑布开始,穿过天城山隧道、 “河津七泷”,最后到达汤野,全长21公里,徒步需要6.5个小时。这是伊豆徒步旅行的精华所在。炎热的夏天,在伊豆来一场徒步旅行,也许你会感到汗津津的热意,但正是这种悠闲地享受自然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旧天城隧道于1905年完成,全长446米。也是川端康成笔下“我”与伊豆舞女曾经一起走过的隧道。
天城山横贯伊豆半岛东西,从中间将伊豆一分为二,分别称为北伊豆和南伊豆。汤岛位于天城山北侧山麓的最南端,周围有着成片美丽的雪松林,绵延的狩野川在此形成很深的溪谷,河水清澈见底,溪边栽种着大片的芥末。这个地区自古就被许多的文人所喜爱。汤岛的汤本馆旅社也正是川端康成选择写《伊豆的舞女》的地方。
穿过旧天城隧道,徒步约2个小时便到达河津七泷的入口。那里有舞女和“我”的铜像。这里之所以称为“七泷”,是因为从上流开始依次有釜泷、虾泷、蛇泷、初景泷、螃蟹泷、出合泷和大泷七条瀑布流出,形成绝佳的徒步路线。大泷是七泷中涌现的第一大瀑布,也是著名的温泉所在地。天城庄旅馆里竟然有多达28个温泉浴池,特别是边欣赏30米高的大泷边泡温泉澡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基本上日本泡温泉都是不能穿衣服的,但是在天城庄的露天温泉允许害羞的客人选择穿着泳衣浸泡。七泷温泉沿着上流的溪谷流出,确实是一个有着神奇美丽景色的好地方。
说到伊豆的魅力,不能不提到温泉与旅馆。如果住在有些许历史的温泉旅馆里,还可以体验日本传统的生活样式。修善寺温泉是伊豆最古老的温泉,据说是由弘法大师发现的。温泉位于中伊豆的中心,周围有许多的名胜古迹。安静的温泉小镇被翠绿环绕,桂川的潺潺水声以及温泉的滚滚热气,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到此参观。独钴之汤是修善寺温泉的发源地,可惜从2010年开始仅供参观,已经不能入浴。一条石子路沿着河边的竹林延伸,人们在此可以静静地享受安静和平和。
热海是伊豆半岛的东入口,而且自古以来就很繁华,是气候温暖、风光明媚的观光地区。在江户时代以德川家康为首的许多将军或是大名都曾来此参观,同时也被许多文人所喜爱。在此拥有别墅的人很多,谷崎润一郎就是其中之一。您一定要去热海梅园看看,此处有着730株梅树,从12月初开始到3月为止形形色色的梅花持续绽放。附近有MOA美术馆,其中最著名的展览品就是江户时代著名画家尾形光琳创作的《红白梅图》屏风。
伊豆八景之一的堂岛位于半岛西海岸的海湾内,有许多灰白色的凝灰岩小岛分布在这里,象一粒粒散落在海上的珍珠。此外,岛上还有许多寺院。伊豆半岛的最南端石廊崎有高达百米的海蚀崖,上有眺望台可供观景。另外,八丈岛上有亚热带风光,来这些岛上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新岛为冲浪乐土。式梗岛有海中温泉。神津岛具有温泉和白砂的海滩。三宅岛最适于海中浮潜及钓鱼。不管哪个岛都是由海洋及自然的天成休闲胜地。
潮风轻抚蜿蜒的海岸线,温泉氤氲,受到黑潮的恩惠,伊豆的春天来得特别早。被富士山和海洋拥抱的伊豆半岛,从冬天到初春的这个期间,让它更显出瑰丽色彩的是梅花,1月下旬到3月上旬是梅花盛开时节,热海梅园、修善寺默林等地都可欣赏到满山遍野粉红嫩白的梅花。南伊豆的河津町还有提早盛开的樱花,吸引许多观光客前往,感受早春初樱带来的幸福气息。
而舞女又是怎么样的存在呢?在川端康成笔下,“我”与舞女“熏子”三次相遇,是在去下田的途中。最初,舞女给我的印象看上去约莫十七、八岁的光景,丰盈而漆黑的头发,大发髻古雅而又奇特,鲜花般娇美的面容,眼角处涂抹着古色的胭脂红。很显然,从舞女的头发以及她装扮成一幅妙龄女子的样子,“我”将十四岁的舞女误认为十七、八岁。
舞女最早出现于日本元禄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舞女从一产生就是为日本上层社会的达官显贵、富商阔佬们服务的。普通人只能在那些豪华的茶肆酒楼和高级料亭中看到她们的身影。由于被服务对象的地位所决定,过去舞女很少在大庭广众面前抛头露面。她们深居简出,外出时要乘坐放下帘子的人力车,步行则要在头顶上扣一个宽大的竹编草帽,把整个脸部遮掩得严严实实。舞女群体相当封闭,一直被笼罩在一种神秘的境况中,即使在现代物质高度文明的日本,一般人也只能在电影或电视镜头中了解她们。
本文转自公众号丨仙贝旅行
瑞鸣十五周年,感恩一路有您!这里有您的唱片待领取~
小编提醒
文末有生日福利,不要错过哦~
十五年前的今天
第一张演奏专辑创作完成
一个全新的音乐品牌诞生
瑞鸣音乐·Rhymoi Music
我们从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三国》
到还原敦煌古乐的《明月映敦煌》
再到如今热烈奔放的《拉丁似火》
从国家一级京剧演员关栋天
到中国好声音的王韵壹
创立十五年来
瑞鸣音乐
锲而不舍地在音乐上
求精求纯
无悔投入
以表现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为己任
用面貌、题材、音乐风格各不相同的专辑
在世界各地音乐听众中赢得了优质口碑
瑞鸣总是以洗...
小编提醒
文末有生日福利,不要错过哦~
十五年前的今天
第一张演奏专辑创作完成
一个全新的音乐品牌诞生
瑞鸣音乐·Rhymoi Music
我们从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三国》
到还原敦煌古乐的《明月映敦煌》
再到如今热烈奔放的《拉丁似火》
从国家一级京剧演员关栋天
到中国好声音的王韵壹
创立十五年来
瑞鸣音乐
锲而不舍地在音乐上
求精求纯
无悔投入
以表现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为己任
用面貌、题材、音乐风格各不相同的专辑
在世界各地音乐听众中赢得了优质口碑
瑞鸣总是以洗净铅华的姿态
用音乐来贴近最微细的感情
唤起许久不曾领略过的温暖回忆
从传统到时尚,从原生态到世界音乐,瑞鸣音乐品牌下的出品序列里,每张作品各不相同,争奇斗艳。但一直不变的是原创精神和坚定不移的艺术品位。《伶歌》、《小曲儿》、《敕勒歌》、《一路莲花》光是这些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独特的“中国气息”。瑞鸣希望通过对中国音乐多形态、多角度的精妙展现,来推动世界对中国音乐的热切关注。
多年来,瑞鸣音乐创作制作的音乐作品曾多次荣获“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中国金唱片奖”、“中华优秀出版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等百余个奖项。正是摒弃了各种直接便捷商业利诱,坚持呕心沥血的原创精神,坚持扎根五千年深远华夏音乐辽阔版图,承载起文化推广与中国音乐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的使命,才使得瑞鸣品牌具有了鲜活而顽强的生命力,未来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用心做音乐的理念将会一直坚守。
瑞鸣将继续不遗余力地创作和推广中国音乐作品,制造出一张张独特的名片,不仅让这些音乐为广大的中国听众所喜爱,也为世界奉献更多的艺术作品,在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今日这些作品和理念将有着特殊的意义。
正如瑞鸣的logo形象所刻画,初生的小鸟终将成为大鹏,与生俱来的飞翔的潜质终将使稚嫩的试飞成为展翅。音乐有多宽广,未来就有多远大。充满原创精神和音乐个性的瑞鸣,必将在中国的音乐版图上,翱翔万里。
瑞鸣十五周年,
感恩一路有您!
作为感恩回馈老朋友瑞鸣特推出以下福利~
活动时间
2018年8月8日-2018年8月14日12:00
活动内容
关注本公众号并将本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①
集齐18个赞截图发给后台
送网易云音乐一个月会员
②
集齐38个赞截图发给后台
成为瑞鸣官方微店会员
享九五折优惠
③
截图发给后台无需集赞
抽取一名送DSD版碟片一张
(可中奖用户自己挑选
开奖时间为8月14日18:00)
④
大家可以在留言区聊一聊
您对瑞鸣想说的话
或您关于十五周年的故事
小编会抽取三位
送CD版碟片一张
(可中奖用户自己挑选)
注:截图发送至后台需注明参与①②③④哪一个活动
本文图片来自瑞鸣音乐官网
谈黑胶丨混入“黑社会”也不易
先提请各位读者不要被“黑社会”三字所迷惑。正像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话,在音乐发烧圈把音源选择从CD又听回到黑胶唱机称作入“黑社会”了。
回想自己的发烧旅程,虽然米少玩不起高帅富的器材,但音源的选择也从卡带玩到CD机,再玩到PC- HiFi,再到数字转盘,也算是尝过各种梨子的滋味了。唯独对黑胶唱机的印象停留在遥远的幼时。那时也听过电唱机甚至手摇唱机,还记得在我母亲单位里听手摇唱机,得不时更换唱头上的钢针。
近年来从杂志上看到南方的音响展往往选择黑胶唱盘做信源开声,特别是今年初再读《构筑家中的音乐厅》一书中对不同信源的描述,认为与数码系统相比,调整的好,黑胶系统在感染力上应更胜一筹。理...
先提请各位读者不要被“黑社会”三字所迷惑。正像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话,在音乐发烧圈把音源选择从CD又听回到黑胶唱机称作入“黑社会”了。
回想自己的发烧旅程,虽然米少玩不起高帅富的器材,但音源的选择也从卡带玩到CD机,再玩到PC- HiFi,再到数字转盘,也算是尝过各种梨子的滋味了。唯独对黑胶唱机的印象停留在遥远的幼时。那时也听过电唱机甚至手摇唱机,还记得在我母亲单位里听手摇唱机,得不时更换唱头上的钢针。
近年来从杂志上看到南方的音响展往往选择黑胶唱盘做信源开声,特别是今年初再读《构筑家中的音乐厅》一书中对不同信源的描述,认为与数码系统相比,调整的好,黑胶系统在感染力上应更胜一筹。理由就是模拟录音比数码录音更精确地记录了乐曲的演绎。道理是对的,因为无论如何,再高规格的数码录音也还是对音乐演奏的近似描述。所以春节一过就开始动起黑胶的念头。
实际上自己想玩黑胶还是早就埋着伏笔的,1994年我在县里工作时,我们的科技副市长是中科院下派的氟化工专家,也是国际氟化工协会的常务理事,每年都要出去开会。有次去德国开会前我和他随便说了一句,方便的话请他给我带张唱片回来。没想到他带回一盒莫扎特的黑胶,里面装有七张唱片。那时已经是CD开始大行其道,根本找不到像样的黑胶机来试听。于是这盒黑胶也放在我的书柜里沉睡了20多年。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想要玩黑胶,事前的功课还是得好好做。于是翻书,上网,看音响杂志,凡是与黑胶相关的内容都好好浏览了一番。终于搞清楚现在要玩黑胶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基本条件是要有转盘、唱臂和唱头、唱放。辅助条件是要有水平仪(调整转盘是否安放平整)、测速盘(类似黑胶唱片样的一张圆盘,用来精确调整转盘的转速)、黑胶唱片刷子(清扫唱片用)、唱针清洁器等。在构筑自己的黑胶系统过程中,长了知识,破除了过去那种觉得黑胶的调整非常有难度的“恐黑”症和神秘感。遑论水平高低,至少是可以去碰的。于是终于在4月下旬动手,将构筑一套黑胶系统所需的器材和配件一一购齐。
在唱盘和唱臂的选择中,结合过去音响杂志上的介绍,自己选择了北京某公司的以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人物命名的转盘,之所以选择新转盘,主要也考虑到电源线和信号线玩线的便利。如果选择上世纪70-80年代的旧黑胶机,一是机器状态如何很难到现场试听和验收,二是过去的机器多使用专门的信号线和电源线,如果要玩线,则还需作相应改造。通过杭州代理商的帮助,自己很快收到了这款黑胶转盘。唱头的选择也是征求了杭州巴洛克音响公司周先生的意见建议,选择了天龙103R动圈唱头。唱放的选择更是费了一番周折,先是拍了英国 Cambridge Audio剑桥 Azur 651P MM/MC 唱头放大器 ,可第二天店家就告知没有现货发不了。于是在网上所有销售英国Cambridge Audio剑桥 Azur 651P MM/MC 唱头放大器的店家基本都被我问遍了,居然无一家有现货。这也许反过来可以说明,说“玩发烧是小众的玩意,玩黑胶则是小众中的小众。”此言非虚。最终我选择了杰士铭 Jasmine LP2.5DU MM/MC 唱头放大器 ,这个唱放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思,得到过国外烧友的好评。
前段时间由于工作忙耽搁了自己黑胶转盘的装配调试。最近自己下决心抓紧做成这事。其实装配的过程比想象的要简单很多,比如往底座转盘轴承孔加润滑油,高度1mm。这个如果直接拿油瓶往孔里倒,不好控制。于是找来一支注射器,这就很顺利地完成了润滑油的加注。
还有唱头的安装,对初哥而言最要紧的是在没有完成安装前千万别把唱头的保护罩取下,以免损坏娇贵的唱头。自己按照唱头的说明书接好蓝绿红白四色的连线。调好水平、针压,以及侧向力配置后就开声了。也许是好事多磨。开声虽然比较顺,可问题马上出来了。就是这台转盘没唱几句,唱头就老在同一音轨打转,唱臂就走不过去。
于是又开始折腾,除了对照说明书反复检查,对唱头的针压以及侧向力配置在允许的范围内多次调试。周末还请玩黑胶的烧友带上几张完好的黑胶来家试音,但故障依然如故。互联网是个好东西,自己还在淘宝上请教与黑胶相关的店家,就有高手第一时间指出是唱臂不流畅了。之后,我用手机拍摄了机器的故障视频,传过去给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研究。最终公司方面也确认应该是唱臂有问题。第一时间重新给我发了一支新唱臂,问题终于迎刃而解。
为什么音乐的数字处理方式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如此高的阶段,人们又会对黑胶重新着迷?几天来自己一边听黑胶,一边在思考。
实际上,黑胶播放的底噪还是大于CD,这点很明显。而且时不时可能会冒出一两下炒豆子的声音。那干嘛我们还要将CD和数字转盘先放到一边,舍简就繁又去玩黑胶呢?其实理由有两条,一是好玩。开声前通过您自己动手,调整好机子的平衡,针压,唱头的水平及垂直寻迹角,放上自己心仪的黑胶,随着唱盘的旋转,美妙的音乐自然地流淌出来,这个时候您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足以抵消先前调教行为所带来的身心疲惫。二是好听,前面有提到,用数字方式处理音乐,再高规格也是对真实音乐的近似表达。
而黑胶作为模拟录音的成熟载体,系统调好了,回放出来的音乐确实比数字音乐更真实自然,因而也更有感染力。
自己的这套系统调试正常时间还很短,但即使如此,已有两点感触。
一是对乐器质感的还原很真实,比如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中单簧管的音色,那种类似鼻音似的共鸣,非常浓郁迷人。又比如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与数字系统比较,小提琴变得不那么犀利,咄咄逼人。琴腔共鸣更加真实,就象风和日丽中的羸弱美女,让人更生怜爱之心。
二是感觉上用黑胶作信源后音响系统的频宽是有变化的,尤其是低频的还原,在蓬松和结实的结合上明显超越CD和数字转盘,让人不由地觉得这才是更真实的低音。每天下班回家,当我打开机器,真空管的光点若隐若现,唱放面板上蓝色的Jasmine标示熠熠生辉。放上一张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从第二乐章开始听,这是一段充满惆怅感的抒情之作,也是很多电影中用来配乐过的名曲,如《走出非洲》就用过这段乐曲。
回想这段时间的折腾,归结到一句话,就是没想到要混入“黑社会”也不易。可是能享用到更让自己感动的音乐,这一切都非常值得。
本文转自公众号丨视听前线音响短评
招募丨瑞鸣招募自由撰稿人啦!欢迎你的加入~
你喜欢音乐吗?
你了解瑞鸣吗?
你擅长文字吗?
如果以上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那就来投稿吧~
如果你的作品在我们公众号上出现
那么恭喜你还会获得一笔稿费
投稿邮箱:3429592747@qq.com
投稿格式:姓名+联系方式+作品名
您可以写乐评、影评、书评等等
只要与我们的音乐有关即可
如有任何疑问可咨询QQ 3429592747
瑞鸣期待您的加入~
你喜欢音乐吗?
你了解瑞鸣吗?
你擅长文字吗?
如果以上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那就来投稿吧~
如果你的作品在我们公众号上出现
那么恭喜你还会获得一笔稿费
投稿邮箱:3429592747@qq.com
投稿格式:姓名+联系方式+作品名
您可以写乐评、影评、书评等等
只要与我们的音乐有关即可
如有任何疑问可咨询QQ 3429592747
瑞鸣期待您的加入~
温暖趣味,听一段小曲儿过小年 | 瑞鸣
音乐色彩:表情色彩浓郁的角色对答
感情色彩:欢快俏皮、生机勃勃的人间气象
听音建议:480平米模拟录音棚,空气感十足,乐器细节丰富,能够很好体现家中设备的艺术色彩
灶王爷 本姓张
骑着马 挎着枪
上西天 见玉皇
年年好 月月强
--民间歌谣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又是大寒时节。据说这一天每家的灶王爷会返回天庭,于是大家就会给灶王爷供奉麦芽糖,希望他老人家到了天庭能够给家人多多美言。
今天小编为各位听友奉上专辑《小曲儿》中的一段西河大鼓“玲珑塔”...
温暖趣味,听一段小曲儿过小年 | 瑞鸣
音乐色彩:表情色彩浓郁的角色对答
感情色彩:欢快俏皮、生机勃勃的人间气象
听音建议:480平米模拟录音棚,空气感十足,乐器细节丰富,能够很好体现家中设备的艺术色彩
灶王爷 本姓张
骑着马 挎着枪
上西天 见玉皇
年年好 月月强
--民间歌谣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又是大寒时节。据说这一天每家的灶王爷会返回天庭,于是大家就会给灶王爷供奉麦芽糖,希望他老人家到了天庭能够给家人多多美言。
今天小编为各位听友奉上专辑《小曲儿》中的一段西河大鼓“玲珑塔”,愿欢快的曲调为您的节日再添一分喜气。
这首曲子以二胡和竹笛为主乐器,开场以一段轻敲的碟儿声充满民间乡土气息。二胡一改平时哀怨的表情,变得爽快活泼充满乐趣,像是一位忸怩的姑娘手持花伞步履莲莲。竹笛清清脆脆,一气贯下韧性十足,好像一位俊朗后生。曲中乐器们的口吻都里变得格外逗趣,一问一答,仿佛浮世的姿态在这一刻变得温暖、生动,充满了熟稔的人间气象。
玲珑塔来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
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
一个金钟,整四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三层。
三张高桌十二条腿,三个和尚三本经,
三个铙钹三口磬,三个木鱼三盏灯。
三个金钟,十二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1.曲儿虽小,制作不敢省人工
中国传统曲艺包括说和唱两部分。在作品中收集了曲艺中“唱”的部分。包括了二人转、西河大鼓、京韵大鼓、评弹、天津时调、四川清音、河南坠子等。
据作曲家孟庆华讲,《小曲儿》是中国当代的曲艺作品第一次将其汇集成册的作品。用器乐形式将曲艺中“唱”的部分体现出来。在制作这张专辑时,制作人叶云川、作曲孟庆华、和录音师李小沛对作品动态的营造、戏剧的情节、矛盾冲突,都提前做了专门的布局和设计。可以说是三位老师煞费苦心之作。
从录音的角度看,这部作品是在中央电视台480平米模拟录音棚录制,作品呈现出的超凡空气感大家就不难理解了。大家可能对开场敲击瓷碟的响动记忆犹新吧。李小沛老师具有深厚的功力能将中乐把控的甜软油亮,西洋弦乐拨弦声的琴体共鸣细节清晰可见。这样的专辑绝对是高档音响设备的完美艺术体现,您可能在聆听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的轻敲节奏跟着微笑起来呢。
2.浮生中享一刻闲情
小曲儿之“小”,就是芸芸众生的人间烟火,是市井巷陌的风土。这不正是中华脉脉相传世俗欢喜吗?不求永留史册,但也是乐趣的很,快活的很。正是你我这些普罗大众的潇洒人生啊。
在几千年煌煌大史中,再辉煌的时光不过一瞥之瞬,在亿万顷疆野间不过一跬之步,如此皆是一个“小”字。而尚能以此小小一身,融于宇宙古今之大,便在此刻体味千百年世俗风情、欢喜嗔怨。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司马迁
这“熙熙攘攘”四字,勾画出几千年的世俗欢喜。在这腊月二十三小年之际,愿有缘收听到这一段《小曲儿》的好友,也能在这浮生中享一刻闲情。恭祝大家小年吉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YzMTIwMA==&mid=2651399804&idx=1&sn=a566d68d0c98d08e44aa427d2912b8d8&chksm=bd3a44338a4dcd2532acae7741f7c4b533e0f3cf89dd845ad2d11e519bf4c4bfc5a733d595bd#rd
如果李白杜甫在世,就用福建南音和他们交流 | 传承
文 | 池远
几乎每天晚上7点30分,在泉州市的文庙内都有南音演出。台上演员华服登场,台下老友默契占座,连茶水都免费的观演关系,却有着剧院都难得的虔敬与享受。来的差不多都是老人,没有人嗑瓜子,说话也是轻轻的,偶尔有老人喝了小酒而来,也是静静地扶着把手,哼上两曲,酒意微醺,神仙不过如此。
2016年的央视春晚有一个分会场设在泉州府的文庙,想来当时编导想用许茹芸和胡歌组合来拯救春晚在闽粤台一带的收视,但这边观众并不买账。可惜啊,央视春晚导演的功课做得不够,他们是真没有考察过,迄今为止,每天...
如果李白杜甫在世,就用福建南音和他们交流 | 传承
文 | 池远
几乎每天晚上7点30分,在泉州市的文庙内都有南音演出。台上演员华服登场,台下老友默契占座,连茶水都免费的观演关系,却有着剧院都难得的虔敬与享受。来的差不多都是老人,没有人嗑瓜子,说话也是轻轻的,偶尔有老人喝了小酒而来,也是静静地扶着把手,哼上两曲,酒意微醺,神仙不过如此。
2016年的央视春晚有一个分会场设在泉州府的文庙,想来当时编导想用许茹芸和胡歌组合来拯救春晚在闽粤台一带的收视,但这边观众并不买账。可惜啊,央视春晚导演的功课做得不够,他们是真没有考察过,迄今为止,每天晚上文庙仍在上演着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南音的演出,而在整个闽南语聚居区,南音这门古老的乐种是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的。
2009年9月29日,继昆曲和古琴之后,南音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天,我们就去到泉州,一起来听听南音的故事。
很少有外地人会不喜欢泉州,面线糊、鲨鱼羹、蚵仔煎,只消吃上一碗浔埔小吃,你对自己家乡的美食就会瞬间失忆。闽南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包括外国人,来了就不想走,世界宗教博物馆不是一天建成的。泉州山水、美食、文化皆上乘,又古老又自足。就像成都人和麻将的关系,泉州的南音也好像人的吃饭那么简单,它是生活习惯,它是很多孩子成长的家庭背景声。
台湾著名文化学者龙应台曾在一篇文章中强调,“成立台语公共电视台,培植一流的闽南语创作。不要把闽南语看低,它是最优美的古汉语之一。超越族群政治层面,把闽南语看作台湾的重大文化优势,可以做全球行销”,龙应台言辞之凿凿与恳切,一方面是全球有五千万的闽南语人口这个庞大基数,更重要的,大概是一个敏锐的文化官员和学人看到了闽南语所承载的优秀文化,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衣冠南渡”、保留着唐代古音和雅乐、用闽南语演唱的南音。
在今天的泉州,南音仍旧是活着的艺术。每天晚上7点半,泉州的文庙仍有免费的南音专场演出,一杯免费的茶水,三两相熟的老友,大多都是能跟着演唱的票友级观众。这些来自闽南各地的中老年人,对南音的喜爱和依赖已经伴随了大半生——而这,也是一门古老乐种活到今天的最大理由。
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南音和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南音演奏有人唱、有人弹、有人伴奏,琵琶领路,萧起主音,继而各种乐器同时出声,所有乐器演奏都保持唐宋时期的特色,这大腹短颈、横抱拨弹的琵琶奏响的,大概就是所谓的唐代遗音吧。
传统的南音教学,讲究师生面对面口口相传,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保证了师父与弟子之间,在规矩、技艺,以及乐趣和精神上的充分沟通。
事实上,由于南音的唱词格律严谨、古雅高洁,所以很多曲子历尽千年久演不衰的同时,也抬高了欣赏的门槛。宋代,南音开始在泉州兴盛的同时,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等也在泉州相继出现,南音的名曲《三千两金》,其音乐部分就起于泉州古老剧种“梨园戏”所保留的宋元古南戏剧目《郑元和》,《三千两金》讲述主人公郑元和上京赴试,途中因迷恋歌伎李亚仙,至三千两金盘缠用尽,被迫流落街头和众乞丐为伍,沿街巷一边演唱一边自诉身世的故事。
和昆曲相比,南音不仅可以演唱、表演,它还拥有自成一格的乐器排场,据说《韩熙哉夜宴图》图中的听乐阵形,就和今天的南音极像。“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晋唐、两宋时期,几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将中原的音乐文化带到闽南地区,我们亦得以在南音中听到千年前的河洛官话。中国南音学会第一任会长赵沨曾说:如果李白、杜甫还在世的话,那么我们要用泉州方言才能与他们沟通。
今天,南音除了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地区以外,还传播到了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很多上了年纪的闽南人更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用光碟、数码等各种新旧方式把南音随身携带,对他们来说,南音是优美的古中国音乐,更是亲近可感、承载记忆和情感的乡音。而南音的音乐和故事背后的审美、价值观,也一次次超越时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
唯乐不可为伪,听作曲家张朝讲《神话》 | 访谈
瑞鸣音乐专辑《神话-山海经·上古传说》特邀作曲家张朝老师创作的一部新作品。作品上市几天就几度卖断,受到听友们极大的认可,这个作品为什么会如此受大家喜爱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下面张朝老师的采访视频来了解一下这个作品吧。
在《神话-山海经·上古传说》作品
成功上市之际我们有幸采访了作品的作曲张朝老师
我们来看看作曲家是怎样说《神话-山海经·上古传说》的
01/ 《神话》作...
唯乐不可为伪,听作曲家张朝讲《神话》 | 访谈
瑞鸣音乐专辑《神话-山海经·上古传说》特邀作曲家张朝老师创作的一部新作品。作品上市几天就几度卖断,受到听友们极大的认可,这个作品为什么会如此受大家喜爱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下面张朝老师的采访视频来了解一下这个作品吧。
在《神话-山海经·上古传说》作品
成功上市之际我们有幸采访了作品的作曲张朝老师
我们来看看作曲家是怎样说《神话-山海经·上古传说》的
01/ 《神话》作品的创作初衷
《神话》这个专辑,创作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从它的构思准备,和作品的沉淀,就更长的时间了。三年前,瑞鸣公司的叶云川先生找到了我,他找到我谈一件事情,他心里有一个梦想,就是把中国上古时期的《山海经》做成音乐。
哪一位作曲家更适合写《山海经·上古传说》呢?叶云川老师觉得相对而言,我可能比较合适。原因之一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我是云南人。奇怪吗?
02/ 如何表达上古音乐?以西南的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时空隧道
我们今天无法知道上古时期的音乐是什么,但是我们不能胡编乱造,那什么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音乐,能够接近我们的上古时期?这时候我们必须要找到一条时空隧道,这条时空隧道就在西南的少数民族音乐里面。
很多西南少数民族到今天还保持着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像哈尼族等民族都没文字,也就是说他们的整个文化形式都是远古时候的形式,但是不等于他们没有文化。他们的文化是靠什么呢?靠音乐传承下来。他们所有的文化用歌声的形式,一直传唱到今天,也就是说他们的文化历史是传咏下来的,所以他们的音乐一定跟远古时候最有联系。
03/ 《神话》的音乐形式是一种民族的、交响的混合体
《山海经》这些简单的故事里面蕴含了中国人深刻且光辉灿烂的情怀。用音乐来把它表现出来,就是借用一条通往上古音乐风格的时空隧道。而在音乐的形式上,我们是通过以一种民族的、交响的混合体来表现的。
现在我们不可能再知道上古时期的乐器是什么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那个时候的乐器一定是源于自然。所以我们不拘一格把今天人类对音乐、乐器的所有贡献,只要适合的,全部都吸收。
在主旋律上,我们是用民乐的形式,因为旋律是音乐里面主要的表现形式。主旋律是用少数民族乐器还有汉族的民族乐器来表现。在一些个别的段落也用西洋乐器,比如小提琴、大提琴,因为它们非常接近人的声腔,像人在歌唱一样。
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虽然吸收了各种各样的音乐元素,但是所呈现出来的还是中国的,接近上古时期神话传说的音乐。
04/ 作曲家推荐曲目,一点点长大的盘古...
《盘古开天》基本没有用西洋乐器,都是用一些来自于自然的民族乐器。同时在里面开发出远古的声音。比如说大家会在琵琶中听到敲石头的声音,在定音鼓上听到铜鼓的声音,我们还会听到很多多奇怪的,好像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
再加上天籁般的哼唱,基本上就能够描绘出盘古开天那样一个神话的意境,而且在这里盘古是逐渐长大的,如同万物生长,所以音乐就一点一点放大,直到大团圆、很欢腾的一个场面,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最后一锤定音。
《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我们在里面可以听到西南远古的声音,还可以听到北方蒙古族的呼麦,还能听到中原的板胡。算是南北嫁接吧。这是一种民族音乐的表达,而非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封闭的,很少变化的,而民族音乐是开放的,每天都在变化。
小编听得直流口水,张朝老师您能讲得再生动点吗?
小编已经坐不住了
05/ 唯乐不可为伪,直击心灵,源自感动
我在创作《神话》这张专辑时,想阐释的是一种我们内心的渴望。它和某些像对物质环境更多追求的音乐不一样。正如孔子说的:“唯乐不可为伪”。音乐是由心而发的,同时它还蕴含着“德”,上古时期的精神充满了“德”,我们今天用音乐来追述上古的精神,我想这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唯乐不可为伪”,当我们聆听《神话》音乐时
直击心灵的力量,源自真诚的感动
张朝(zhao),中国当代最活跃的作曲家之一,世界著名音乐出版社德国Schott签约作曲家,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英皇钢琴考级首次华人作曲家作品入选者,曾应邀为盛中国、郎朗、李云迪、韩磊等众多著名音乐家作曲。
我们不应该再纠结“民族的到底是不是世界的”话题了,精神是民族的,但表现手法一定是世界的,就像是放风筝,风筝飞得再高,线也不能断,这股线就是我们的民族性。
---作曲家张朝
遗憾的是,很多音乐学校忽视了我们自己的‘根’,全盘西化的教学培养出的只能是西方音乐的学生。古话说:取法于中,仅得其下。
只有用世界音乐丰富的养料哺育我们的民族音乐,才能让我们的民族音乐真正地走向世界,为世界服务,并得到世界的承认,我们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世界文化大国。
作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朝在课堂上经常问学生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需要音乐?”他自己的回答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动物只需要现实的物质世界就够了,但作为人类,我们还需要一个精神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们需要阳光、需要空气、需要绿色食品,这就是艺术,这就是音乐存在的意义。”
感谢张朝老师,给我带来直击心灵的美丽《神话-山海经·上古传说》
三杯两盏淡酒,一品伶歌道隽永
瑞鸣按:
瑞鸣音乐的《伶歌》一直以来都是深受新老乐迷喜爱的作品,更是发烧专家力荐的试音唱片,有人称之为绝美现代中国戏曲,还有人说《伶歌》是可以当人肉扫频碟来用的,而且非常好用……近期柳州交通广播的特别节目《耳畔中国》中,主持人与叶老师又热聊《伶歌》专辑,让我们再次跟随这些悠扬的声音,品味传统之美。
何为伶歌?
“伶”是中国古代对于歌者的称呼,“伶歌”则是歌与乐的结合。“伶歌”是一种中国美,“伶歌”之“伶”源自中国戏曲曲艺的独特之美,尤其表现为独特的发声方法和行腔规律,用它来表现源自中国古诗文的伶歌作品,呈现出极为和谐配称的整体气质。...
三杯两盏淡酒,一品伶歌道隽永
瑞鸣按:
瑞鸣音乐的《伶歌》一直以来都是深受新老乐迷喜爱的作品,更是发烧专家力荐的试音唱片,有人称之为绝美现代中国戏曲,还有人说《伶歌》是可以当人肉扫频碟来用的,而且非常好用……近期柳州交通广播的特别节目《耳畔中国》中,主持人与叶老师又热聊《伶歌》专辑,让我们再次跟随这些悠扬的声音,品味传统之美。
何为伶歌?
“伶”是中国古代对于歌者的称呼,“伶歌”则是歌与乐的结合。“伶歌”是一种中国美,“伶歌”之“伶”源自中国戏曲曲艺的独特之美,尤其表现为独特的发声方法和行腔规律,用它来表现源自中国古诗文的伶歌作品,呈现出极为和谐配称的整体气质。
比如中国京剧院副院长于魁智和中国京剧院梅派传人李胜素合作的《春江花月夜》。
-瑞鸣音乐《伶歌2》专辑内页-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被称作是孤篇概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千百年来使无数的读者为之倾倒。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原曲早已名声卓著,而作曲家孟庆华极具创新的将它改编为老生和青衣的名家对唱,唯美雍容,逸趣横生。
琴歌相和,融入西洋乐宏大气场
伶歌的创意初衷原本简白明朗,即以“琴”、“歌”相和,并融入西洋乐宏大的气场。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族器乐曲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曲中的“二泉”即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二胡独奏乐曲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自问世以来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在国外同样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而上海越剧团副团长、越剧小生赵志刚以绍兴方言吟唱的《二泉映月》是由名曲填上了新词,“琴”、“歌”兼美,展现泉清月冷的独特境界。
-瑞鸣音乐《伶歌2》专辑内页-
“雨潇潇再别长亭,路漫漫邀月同盅”,婉约的情怀、细腻的文笔,特别是创造性的运用方言唱念,韵味十足,令人惊喜。今夜月明人静旺,不知秋思落谁家。
别样风味,经典音乐重新演绎
另一首《姑苏行》由作曲家孟庆华根据江先渭先生的笛子曲填词改编而成,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苏州评剧团副团长盛小云用苏州方言来唱,在昆曲的音调中唱出了江南的十分秀色。也许只有这吴侬软语才能活色生香的演出姑苏城的万千秀色,仿若一幅晕染的水墨丹青。
-瑞鸣音乐《伶歌2》专辑内页-
《渔舟唱晚》为著名的北派筝曲,曲名取于王勃的《滕王阁序》,陈派青衣刘桂娟的幽咽声线展示了歌者卓越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驾驭音域的天赋。词曲作者孟庆华用简单的几句歌词珠联璧合的表达了渔舟唱晚的意境。
-瑞鸣音乐《伶歌1》专辑内页-
穿越千年,声音重现
中国古典诗歌吟咏的音乐主题伶歌,集有着京韵、丝竹、交响管乐、三弦、大鼓,在当今中国最权威的名家的共同演绎下,穿越了千年的历史时空,以最地道纯粹的中国古典诗形式呈现,聆听后有种寻找到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感觉。
华夏炎黄五千载,多少精深的文化传载留存,那些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戏曲都令人无限神往、无限遐想。
11月28日,瑞鸣音乐首张数字音乐《世界的声音》将在网易云音乐独家发售,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