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感2.0
四月的南方,天空总爱飘着雨,每次一下雨就会想好多,思绪也如雨一般飘落而至。
昨天晚上狂风大雨,一次失败的测试,一段不顺的交际,好多挫败感夹杂起来,心情特别不好,便找了好几个朋友聊天,诉说彼此的近况与遭遇。
有人安慰便是好的,纵然好多人好久好久没有见,只是那一瞬间我们又感到了久违的熟悉。
我说明天如果天晴,就出去玩。
第二天起的不早,结果窗外一片久违的艳阳。
就走到轻轨站,傻傻的坐了一个小时,终于决定去一个早就想去的书店。
我一直喜欢书店和图书馆这两个地方,站在繁华的街道,穿梭于人群之中,都会特别没有归属感。
唯独这种安静的地方,能给我一种心的宁静。可以忘记烦杂,忘记许多。
去的...
四月的南方,天空总爱飘着雨,每次一下雨就会想好多,思绪也如雨一般飘落而至。
昨天晚上狂风大雨,一次失败的测试,一段不顺的交际,好多挫败感夹杂起来,心情特别不好,便找了好几个朋友聊天,诉说彼此的近况与遭遇。
有人安慰便是好的,纵然好多人好久好久没有见,只是那一瞬间我们又感到了久违的熟悉。
我说明天如果天晴,就出去玩。
第二天起的不早,结果窗外一片久违的艳阳。
就走到轻轨站,傻傻的坐了一个小时,终于决定去一个早就想去的书店。
我一直喜欢书店和图书馆这两个地方,站在繁华的街道,穿梭于人群之中,都会特别没有归属感。
唯独这种安静的地方,能给我一种心的宁静。可以忘记烦杂,忘记许多。
去的时候刚好机缘巧合遇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作者高铭的读者见面沙龙。
很久前读过这本书,只记得那段时间对这方面的书很感兴趣,还有《二十四个比利》,电影《禁闭岛》之类的。
我觉得这种书的意义就在于给我们了思考的纬度,很多东西的对错只不过是一念之间,一线之隔。
就像我们有时会发现好多疯子是天才,而好多天才本身也是一个疯子。只有我们这种趋于大众价值观是非观下的人才是可悲的。
我们追求别人的认同感,追求社会的承认,我们需要被接纳,直至丧失自我,可悲的评论某个人生命的可怜。
后来读了一本书,叫《皮囊》,我很喜欢,至少前半部分很喜欢,后半部分或许用力过猛,至少这是我可以安安静静的读完的一本书。
书店里有好多句子镶嵌在墙上,我唯爱王小波的一句:我要写一些闪光的句子,象月光一样皎洁。
我喜欢王小波的原因,不是他的文字是多么黑色幽默或是黄段子,只是觉得很简单纯粹,只是我所追求的。
想想写出:你好哇,李银河。这么简单诗意的情话的人,比起我们的比喻排比各种修辞来的多纯粹多真挚。
继续说书店。
我喜欢书店里大家随意而坐的氛围,或依书架,或靠墙边,只静静享受这种岁月静好的时光。
我喜欢书店里安静看书的女孩,给人很舒服的感觉。有时也想认识其中之一,只是我知道我喜欢的只是看书的她们,只这样静静欣赏就好就足矣。
我也喜欢书店里柔和的音乐,或是民谣或是纯乐,很淡雅又不会吵到看书的人儿。
有时就想以后自己开一间书店,在这安静的时光中生活,会淡化多少忧愁苦闷。
你可以不去在乎这个世界的其他种种,只生活于自己的小世界里面就好。
这样的生活该多好。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