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思想的混沌与孤独
当我们的思维渐渐混乱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肮脏的东西就会浮出水面,有时候你觉着那是一种人性的本来,但在更多的时候却是在自欺欺人。
有时候会突然间想起远方的某个朋友,一个电话过去却是淡淡的声音,几句话之后便不知说些什么,那种从心底涌起的温暖和渴望顷刻间便荡然无存,匆忙间挂断电话之后,心里却还是有些空荡。其实有时候想起朋友来,并不是要说多少让我们热心沸腾...
当我们的思维渐渐混乱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肮脏的东西就会浮出水面,有时候你觉着那是一种人性的本来,但在更多的时候却是在自欺欺人。
有时候会突然间想起远方的某个朋友,一个电话过去却是淡淡的声音,几句话之后便不知说些什么,那种从心底涌起的温暖和渴望顷刻间便荡然无存,匆忙间挂断电话之后,心里却还是有些空荡。其实有时候想起朋友来,并不是要说多少让我们热心沸腾或者心潮澎湃的话,可能更像两个相约而来的朋友,一壶茶,两杯酒,相对而坐,要的是彼此的那种心灵感应。
这是一个快餐的时代,我们的思想也变得不再那么深刻,一夜醒来,世界的变化有些让我们猝不及防,观念的更新不再是日新月异,而是分秒必争,前一刻的刷屏和后一刻的更新已经不属于同一个范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中的典故已经过时,即使一次双脚同时踏进,两只脚的世界观都可能不同,世界的荒唐连我们自己都没来得及嘲笑自己一下,便进入了另外一个荒唐。
我常常在梦中醒来,唯物的烦恼和唯心的焦虑相互交织在一起,半夜醒来之后的不安或者对现实社会的惶恐让自己无法安睡,这个快餐时代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孤独和无助,那些飞翔的老鹰其实内心如小鸟一样无助,物质的庞大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我们内心的孤独在很多的时候是对这个社会的一种反叛。
今夜,独坐一隅,一泡老树普洱,厚实温润,香气四溢,浸泡其中,茶便成了心里的那个知己。
【诗歌】生活就是一面身不由己的旗子
生活就是一面旗子
或大或小
或红或蓝
飘扬招展的每一个皱褶里
都躲不过风的影子
这是一个喧嚣的夏天
太阳底下的伞
总想遮挡岁月的痕迹
那末挥之不去的鱼尾
在爬上眼角的同时
也会在心里烙下烙印
雨穿过嘈杂的空气
红尘烂醉如泥
那个醉酒的滋味
总在全然不知时发酵
如此爱情
你是否曾经有过感知
我们总在太阳底下
挥舞自己的旗子
一招一式,看似神圣
其实,在很多的时候
都是身不由己
生活就是一面旗子
或大或小
或红或蓝
飘扬招展的每一个皱褶里
都躲不过风的影子
这是一个喧嚣的夏天
太阳底下的伞
总想遮挡岁月的痕迹
那末挥之不去的鱼尾
在爬上眼角的同时
也会在心里烙下烙印
雨穿过嘈杂的空气
红尘烂醉如泥
那个醉酒的滋味
总在全然不知时发酵
如此爱情
你是否曾经有过感知
我们总在太阳底下
挥舞自己的旗子
一招一式,看似神圣
其实,在很多的时候
都是身不由己
【诗歌】听风吹麦浪
夏天听风吹麦浪
听遥远遥远的思念
穿林过海
在这个寂静的夜里
踏浪而来
夜晚站在视线之外
月光下的湖面
人潮涌动
昨夜今朝
看谁的影子还在
青蛙在池塘低鸣
还没有长大的蝌蚪
在时间里纠结
今夜过后
那份难舍是否会随风而散
庭院里的紫藤还没有开花
那枝枯萎的兰花
却还在枝头张扬
丝竹之声
漫过月下花容
今夜听风吹麦浪
来一场风花雪月的逃亡
半梦半醒中
张开双臂
揽一缕清风入怀
夏天听风吹麦浪
听遥远遥远的思念
穿林过海
在这个寂静的夜里
踏浪而来
夜晚站在视线之外
月光下的湖面
人潮涌动
昨夜今朝
看谁的影子还在
青蛙在池塘低鸣
还没有长大的蝌蚪
在时间里纠结
今夜过后
那份难舍是否会随风而散
庭院里的紫藤还没有开花
那枝枯萎的兰花
却还在枝头张扬
丝竹之声
漫过月下花容
今夜听风吹麦浪
来一场风花雪月的逃亡
半梦半醒中
张开双臂
揽一缕清风入怀
佛,就在此刻
何为真经,何为佛性,世间一事一物,皆有佛性,皆为真经,菩萨为了让世人开悟,会扮成不同的人或物来到你我的身边,来启发我们,引领我们,佛真的不远,就在此刻。
总以为很远
远的要到二千五百年前
那颗菩提树下
去听真经
去听般若波罗蜜多
总以为有风的日子
才可以闻到你的呼吸
迎风而立中
拂去心里的尘埃
好在千年之后的夏夜里
透彻而淡然
总以为有雨的日子
才可以听到你字字珠玑
落入玉盘的声音
好在千年之后的菩提道中
不那么寂寞
其实,都很近
近的可以听到你的心跳
听到你用心
诵经的声音
那满庭的莲花
就在此刻,绽放
何为真经,何为佛性,世间一事一物,皆有佛性,皆为真经,菩萨为了让世人开悟,会扮成不同的人或物来到你我的身边,来启发我们,引领我们,佛真的不远,就在此刻。
总以为很远
远的要到二千五百年前
那颗菩提树下
去听真经
去听般若波罗蜜多
总以为有风的日子
才可以闻到你的呼吸
迎风而立中
拂去心里的尘埃
好在千年之后的夏夜里
透彻而淡然
总以为有雨的日子
才可以听到你字字珠玑
落入玉盘的声音
好在千年之后的菩提道中
不那么寂寞
其实,都很近
近的可以听到你的心跳
听到你用心
诵经的声音
那满庭的莲花
就在此刻,绽放
广州,坐而论道与起而行之
时间在六月的天空徘徊,这个夏天的雨比往年多了一些,天气也阴晴不定,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眼就是一场暴雨,而在很多的时候,还是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就是广州,一个一直在变化中不确定的城市。
我喜欢在午饭之后沿着江边走上半个小时的路,那高大茂盛的榕树不止是江边的风景,更成为这条临江路的遮阳伞,行走在夏日的江边,却感受不到广州的酷热,反而那徐徐江风却有一种自在清爽的感觉。
...
时间在六月的天空徘徊,这个夏天的雨比往年多了一些,天气也阴晴不定,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眼就是一场暴雨,而在很多的时候,还是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就是广州,一个一直在变化中不确定的城市。
我喜欢在午饭之后沿着江边走上半个小时的路,那高大茂盛的榕树不止是江边的风景,更成为这条临江路的遮阳伞,行走在夏日的江边,却感受不到广州的酷热,反而那徐徐江风却有一种自在清爽的感觉。
广州最繁华最具活力的珠江新城就在江对面,放眼望去,高楼耸立,虽有些散乱,但却有一种动感,仿佛这个城市一直在拔节生长一般,我喜欢这些的一种感觉。
生长在这个城市里,总感到一种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无论是四季轮换,还是人情世故,这个城市总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和表现,让人无法沉寂下来,思维总是处于极度活跃之中,所以,这个城市的人们总会有超前思维,并且与众不同。
广州人很务实,不喜欢争论,我常听到的话就是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争论无助于解决问题,广州之所以走在全国的前列,是因为他们总比别人先行一步,当很多地方还在争论姓资还是姓社时,广州人的腰包里已经装满了实用的钞票,当学者们还在争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的时候,广州人已经在扎扎实实的走自己的独特经济学之路了,当很多人还在完善自己的计划时,广州人已经边干便调整中前行了。务实、创新和行动力是这个城市和他的人民最值得尊崇的精神!!
喜欢广州,爱上广州,就因为这个城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他总比想象的快那么一步,他总在前进中逐步完善,他不会等待,不会争论,他总会为你带来无限可能,并且,他还是喜悦的!
【文字印象】2012年的初春
我确定这是一场春雨。
这季节的雨让天气变的忽冷忽热,也许这就是冬季和春季相互交融,相互抗争的一种表象吧。
窗外雾气弥漫,办公室里有些阴冷,这样的天气有些让人不安,曾经极目可以远望的那些风景被遮挡在视线之外,眼睛被这雾蒙蒙的天气包裹,心底有些穿透的意念,可视线却在这雨雾中夭折。...
我确定这是一场春雨。
这季节的雨让天气变的忽冷忽热,也许这就是冬季和春季相互交融,相互抗争的一种表象吧。
窗外雾气弥漫,办公室里有些阴冷,这样的天气有些让人不安,曾经极目可以远望的那些风景被遮挡在视线之外,眼睛被这雾蒙蒙的天气包裹,心底有些穿透的意念,可视线却在这雨雾中夭折。
水边的蒹葭开始怀春,可发黄的芦花还舍不得离开她的母体,就那么悠闲的在雨雾中摇弋,我甚至还能感觉到那是一种喜悦的舞蹈,蒹葭苍苍,雨雾聚散,诗歌就如一张温柔的手掌,在这空气中游动,那些老歌在萦绕耳边,挥不去的旋律长出嫩芽,那些曾经的怀念在这初春的时光里跌入怀中。
岸边的柳树也很应景,飘逸的柳枝犹如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撩拨着行人的目光,那份妩媚,那份随风而动的春意让你心生爱怜和不舍,这世间有时候就是这么让你说不清楚,看似普通的事物有时候会让自己萌出不可替代的情感。
这样的日子总感觉有一些东西无法抒怀,内心有无数的冲动,却总感觉还缺少一些能量,残冬的印记还在,可初春的生机已经彰显,我们内心在经历着这场搏斗。
尽管这样的日子让人有些不安和迷茫,但我可以感受到那种冲破坚冰蓬勃而出的生命动力,可以感受到那种璀璨光芒和坚强力量的灵魂呼唤,感受到那种依然开着绚丽无比花朵的心灵世界,从那些流出的文字里,我依然闻到了那股馨香。
【随笔】种在心里的文字
喜欢摆弄文字,这是一种心灵的抚慰之方,少小离家,独自一个客居他乡,在很多的时候不只是孤单和无助,更多的时候是心灵上的孤独,所以养成了到现在也很难改的一些脾性,比如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发呆,喜欢一个人喝茶,喜欢一个人的独自旅行。
人是群居动物,如此这般人的本性便失去了某种依托,缺少了人与人的交流,没有情感的宣泄,行走江湖便多了几份险恶,这的确也是对人的一种考验。好在多年来有读书的习惯,更有在此基础上不断修炼的写作,让我在这漫长而孤独...
喜欢摆弄文字,这是一种心灵的抚慰之方,少小离家,独自一个客居他乡,在很多的时候不只是孤单和无助,更多的时候是心灵上的孤独,所以养成了到现在也很难改的一些脾性,比如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发呆,喜欢一个人喝茶,喜欢一个人的独自旅行。
人是群居动物,如此这般人的本性便失去了某种依托,缺少了人与人的交流,没有情感的宣泄,行走江湖便多了几份险恶,这的确也是对人的一种考验。好在多年来有读书的习惯,更有在此基础上不断修炼的写作,让我在这漫长而孤独的旅行中,可以安静的坐下来,静静品味生活的诸多趣味,可以找到和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甚至宣泄自己情感的出口。
写作是一种宣泄式的耕耘,是把自己喜欢的文字种在自己心里的一种方式,对情感、事物、现象,喜怒哀乐,悲欢离别,总有一种让我们释怀或者难以释怀的东西触碰,我们的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也需要一种抚慰或者共鸣,而对于我来说,写作就是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就是种种的情感需求,一篇文字的形成,就是一次给心灵洗澡的过程,除去洗去尘垢,让身体变的轻松之外,还可以让自己头脑清醒,如果是洗了个凉水澡,那会更加的爽。
把喜欢的文字种在心里,那种喜悦只有自己可以感受的到,夜深人静时,慢慢感受那些文字的生长,感受那种生长过程中和心灵的触碰,如微醉之后的那红迷离,也如伤口愈合过程的那种痒,欲罢不能之中,安静的享受那种轻轻的触碰。
生活在嘈杂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的不情愿,很多事情都难以遵从我们自己的内心,工作之外,生活之中,给自己留一个宣泄的窗口,把那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如菩提的种子一般,种在心里,在夜声人静时如听到佛的生长一般,听到自己灵魂的成长。
李光头睡了宋刚的老婆之后
最近朋友推荐我看余华《兄弟》,说实话,之前我还没认真看过余华的作品,大概印象中好像他的作品还是流行了一阵子,目前是否还流行不详,但我看完了《兄弟》之后,脑子里就留下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李光头睡了宋刚的老婆之后》。
李光头是谁?《兄弟》的男主人公,一个从小以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而闻名的男人,关键是后来以此事成了他在刘镇混吃混喝的资本,其父也曾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而掉入粪池被淹死,其母在其父死了之后嫁给了宋刚的父亲。
宋刚是谁?李光头既不同父也不同母的一家兄弟,大李光头一岁,因为李光头的母亲嫁给了其父而和李光头成了兄弟。
进了一家的们,李光头和宋刚就拥有了共同的父母,其母去世之前,拉着...
最近朋友推荐我看余华《兄弟》,说实话,之前我还没认真看过余华的作品,大概印象中好像他的作品还是流行了一阵子,目前是否还流行不详,但我看完了《兄弟》之后,脑子里就留下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李光头睡了宋刚的老婆之后》。
李光头是谁?《兄弟》的男主人公,一个从小以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而闻名的男人,关键是后来以此事成了他在刘镇混吃混喝的资本,其父也曾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而掉入粪池被淹死,其母在其父死了之后嫁给了宋刚的父亲。
宋刚是谁?李光头既不同父也不同母的一家兄弟,大李光头一岁,因为李光头的母亲嫁给了其父而和李光头成了兄弟。
进了一家的们,李光头和宋刚就拥有了共同的父母,其母去世之前,拉着宋刚的手说,李光头是你弟弟,你要照顾好他。宋刚说,你放心,有一口饭就给李光头吃,有一件衣就给李光头穿。其母说,有一口饭要两个人一起吃,有一件衣要两个人一起穿。
李光头一直喜欢镇上的大美女林红,那个时候用现在的话说,李光头爱林红爱的疯狂,这个被李光头看过屁股并以此换了很多碗面吃的女人最后却嫁给了老实人宋刚。在林红嫁给宋刚的那天,李光头去医院给自己做了结扎。
李光头渐渐发家了,成了该县的GDP;宋刚则从国企下岗了,为了谋生四处打工落了个病身体,李光头瞒着宋刚给了林红几十万给宋刚治病的钱,宋刚因为不知道有这笔钱,却依然远走他乡去挣钱。。。。。。
。。。。。。
。。。。。。
之后的一天,李光头就睡了林红。
再后来,当宋刚发现林红和李光头睡了之后,卧轨自杀了,那时候,李光头和林红正在宽大的床上疯狂的做爱。
李光头睡李红是迟早的事,李光头的个性决定了他会这样的,只是需要时机。
宋刚失去林红也是迟早的事,因为宋刚在林红面前一直自卑,女人需要尊重,但不需要奴性。
林红被李光头睡也是迟早的事,因为在林红的眼里,李光头是个男人,而自己就是个女人。
挑灯夜看,终于看完了《兄弟》,李光头睡宋刚的老婆是人的本性还是本性的泯灭? 也许都不是,但可以肯定的说,当李光头和林红在床上疯狂的时候,爱已经无处可寻。
【随笔】种在心里的文字
喜欢摆弄文字,这是一种心灵的抚慰之方,少小离家,独自一个客居他乡,在很多的时候不只是孤单和无助,更多的时候是心灵上的孤独,所以养成了到现在也很难改的一些脾性,比如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发呆,喜欢一个人喝茶,喜欢一个人的独自旅行。
人是群居动物,如此这般人的本性便失去了某种依托,缺少了人与人的交流,没有情感的宣泄,行走江湖便多了几份险恶,这的确也是对人的一种考验。好在多年来有读书的习惯,更有在此基础上不断修...
喜欢摆弄文字,这是一种心灵的抚慰之方,少小离家,独自一个客居他乡,在很多的时候不只是孤单和无助,更多的时候是心灵上的孤独,所以养成了到现在也很难改的一些脾性,比如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发呆,喜欢一个人喝茶,喜欢一个人的独自旅行。
人是群居动物,如此这般人的本性便失去了某种依托,缺少了人与人的交流,没有情感的宣泄,行走江湖便多了几份险恶,这的确也是对人的一种考验。好在多年来有读书的习惯,更有在此基础上不断修炼的写作,让我在这漫长而孤独的旅行中,可以安静的坐下来,静静品味生活的诸多趣味,可以找到和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甚至宣泄自己情感的出口。
写作是一种宣泄式的耕耘,是把自己喜欢的文字种在自己心里的一种方式,对情感、事物、现象,喜怒哀乐,悲欢离别,总有一种让我们释怀或者难以释怀的东西触碰,我们的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也需要一种抚慰或者共鸣,而对于我来说,写作就是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就是种种的情感需求,一篇文字的形成,就是一次给心灵洗澡的过程,除去洗去尘垢,让身体变的轻松之外,还可以让自己头脑清醒,如果是洗了个凉水澡,那会更加的爽。
把喜欢的文字种在心里,那种喜悦只有自己可以感受的到,夜深人静时,慢慢感受那些文字的生长,感受那种生长过程中和心灵的触碰,如微醉之后的那红迷离,也如伤口愈合过程的那种痒,欲罢不能之中,安静的享受那种轻轻的触碰。
生活在嘈杂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的不情愿,很多事情都难以遵从我们自己的内心,工作之外,生活之中,给自己留一个宣泄的窗口,把那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如菩提的种子一般,种在心里,在夜声人静时如听到佛的生长一般,听到自己灵魂的成长。
遇见你
阳光穿过云层
灿烂的光芒普照大地
雨露滋润枝叶
那些盎然的生机哺育众生
这是一个感恩的季节
生命的延续充满力量
一种叫做爱的东西
无比喜悦
我们在这喜悦中生长
花的世界绽放异彩
爱情的味道九曲回肠
装满甜蜜的花车
从门前走过
我们在这世界中相遇
天使的脚步越来越近
如醉的歌声略过头顶
伸手触摸的情感
依然如初
我们在这歌声中迷醉
夜晚的琴声枕着入睡
清晨的阳光伴着脚步
醒来的时刻心怀感激
我知道,总会遇见你
阳光穿过云层
灿烂的光芒普照大地
雨露滋润枝叶
那些盎然的生机哺育众生
这是一个感恩的季节
生命的延续充满力量
一种叫做爱的东西
无比喜悦
我们在这喜悦中生长
花的世界绽放异彩
爱情的味道九曲回肠
装满甜蜜的花车
从门前走过
我们在这世界中相遇
天使的脚步越来越近
如醉的歌声略过头顶
伸手触摸的情感
依然如初
我们在这歌声中迷醉
夜晚的琴声枕着入睡
清晨的阳光伴着脚步
醒来的时刻心怀感激
我知道,总会遇见你
上海@逝去的胭脂
这个季节的雨有些撩人
城市的夜色布满水滴
酒精的味道在街道流窜
那盏不熄的灯在街头伫立
弄堂的印记已经很遥远
猩红的双唇放着异彩
传说中的故事有些灰暗
灯红酒绿中有些游戏
残留的文字挂在天空
街角的红裙无处停留
侬的话语有些蹩脚
灿烂之后的夜色里有些传说
风情长出的昙花一现
传说中的城市有些失传
霓虹灯下的哨兵还在站立
城市的夜色却已倒下
雨中的浪漫打湿脸颊
牵手的瞬间有些陌生
渴望长出的红豆有些缺氧
我在这传说中独自流浪
来源:东篱之下
这个季节的雨有些撩人
城市的夜色布满水滴
酒精的味道在街道流窜
那盏不熄的灯在街头伫立
弄堂的印记已经很遥远
猩红的双唇放着异彩
传说中的故事有些灰暗
灯红酒绿中有些游戏
残留的文字挂在天空
街角的红裙无处停留
侬的话语有些蹩脚
灿烂之后的夜色里有些传说
风情长出的昙花一现
传说中的城市有些失传
霓虹灯下的哨兵还在站立
城市的夜色却已倒下
雨中的浪漫打湿脸颊
牵手的瞬间有些陌生
渴望长出的红豆有些缺氧
我在这传说中独自流浪
来源:东篱之下
洱海边的那场邂逅
那一年,在洱海边
看苍山落日
听渔歌唱晚
质朴中,给心寻一个方向
那一年,在洱海边
赏一轮中秋月
听一曲秋风词
把酒言欢
笑谈江湖
在风尘中拂一片净土
在俗世中做一回侠客
多年之后的某个夜里
当我的江湖渐渐干枯时
我知道,相忘
才是生命的真实
那一年,在洱海边
风很静
静的可以听到
月光流入洱海的声音
那一年,在洱海边
看苍山落日
听渔歌唱晚
质朴中,给心寻一个方向
那一年,在洱海边
赏一轮中秋月
听一曲秋风词
把酒言欢
笑谈江湖
在风尘中拂一片净土
在俗世中做一回侠客
多年之后的某个夜里
当我的江湖渐渐干枯时
我知道,相忘
才是生命的真实
那一年,在洱海边
风很静
静的可以听到
月光流入洱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