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夜芒星 夜芒星 的推荐 yexingchuan81792.lofter.com
洪齊天

首先感谢 @魚與花 太太的授权(太太人超好)
原来想发微博的,但微博他可能不爱我,发不出去orz
祝贺银妖王成功归来#撒花~\(≧▽≦)/~
其实以我的渣技术还是无法还原太太优秀作品的美貌的,不过我会继续努力的
(妖王回来了,酱油组的名字也不远了)

首先感谢 @魚與花 太太的授权(太太人超好)
原来想发微博的,但微博他可能不爱我,发不出去orz
祝贺银妖王成功归来#撒花~\(≧▽≦)/~
其实以我的渣技术还是无法还原太太优秀作品的美貌的,不过我会继续努力的
(妖王回来了,酱油组的名字也不远了)

魚與花

4图全员!

喵仙要我证明我还在坑底蹲着。。其实是给她正在制作的mad画的结尾幻灯片……………………大家可以去催她的mad了【喂

4图全员!

喵仙要我证明我还在坑底蹲着。。其实是给她正在制作的mad画的结尾幻灯片……………………大家可以去催她的mad了【喂

魚與花
妖王的有始有终。 画完这段泪流...

妖王的有始有终。

画完这段泪流成河。妖王一辈子都在告诉他们两人要相信美好。

以及,天哪,我简直无法把持小殷侯和小天尊…………


[我觉得我要达成一人撑起同人圈的节奏了,你们倒是来点人喂我粮食啊!!!!!!!!?????


妖王的有始有终。

画完这段泪流成河。妖王一辈子都在告诉他们两人要相信美好。

以及,天哪,我简直无法把持小殷侯和小天尊…………


[我觉得我要达成一人撑起同人圈的节奏了,你们倒是来点人喂我粮食啊!!!!!!!!?????



魚與花

妖王:开胸了。(x

(就是想画画那个冷酷无情的妖王!

妖王:开胸了。(x



(就是想画画那个冷酷无情的妖王!

Loveless

因为很多人说「我想要自杀」,其实是在说「我太痛苦了,求求你救救我吧」。

01

活在世上,很多人可能有一个共识,就是“众生皆苦”。

每个人都在扛着自己的墓碑,行走在人生的迷宫里。

然而这段旅程其实少有顺利走完的。

有的人走进了死胡同,所以不得不停下来。

有的人走着走着,自己选择了停下来。

后者我们称为自杀者。

可是这些人,为什么要自己选择停下来呢?

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对「死亡」这个议题感到一丝恐惧,下意识地想要否认。

于是有些人就对想自杀者说出了这样的话:

「别人也遇上了xxx事,为什么偏偏就你熬不过去」

「快去死,有你这样的人存在就是危害社会」

「想想你的家人,你...

因为很多人说「我想要自杀」,其实是在说「我太痛苦了,求求你救救我吧」。

01

活在世上,很多人可能有一个共识,就是“众生皆苦”。

每个人都在扛着自己的墓碑,行走在人生的迷宫里。

然而这段旅程其实少有顺利走完的。

有的人走进了死胡同,所以不得不停下来。

有的人走着走着,自己选择了停下来。

后者我们称为自杀者。

可是这些人,为什么要自己选择停下来呢?

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对「死亡」这个议题感到一丝恐惧,下意识地想要否认。

于是有些人就对想自杀者说出了这样的话:

「别人也遇上了xxx事,为什么偏偏就你熬不过去」

「快去死,有你这样的人存在就是危害社会」

「想想你的家人,你死了怎么对得起他们」

「你连死都不怕,怎么还会怕活着」

「你就是矫情,钻牛角尖」

……

……

这些话反而愈发把人推向了死路。

有些人出于好心,四处在自杀话题下呼吁“不要再提及这个话题了,想自杀的人看到这些会坚定他们的想法的”。

可是当一件东西不能被公开讨论的时候,它不会消失,只会在暗处成长,越来越极端,越来越让人无法承受,而且还无法寻求帮助。遮掩这种想法,就像捂一个快要爆炸的锅盖。

人因为听到自杀而感到恐惧是正常的防御机制,但是这在想自杀的人眼中就是在拒绝他们。

为什么呢?

因为大部分人根本不理解人到底为什么会想要自杀,他们看不到自杀者的痛苦,看不到自杀者是如何被“我想要去死”这个念头所折磨的。

02

人想要自杀的理由其实有很多:

1、想要寻求重要他人的关注。

比如父母、师长、恋人等。

这不是幼稚,不是矫情,甚至不能算是缺爱。

若我们被重要他人所珍惜、重视,可能根本不懂他们有多渴望被关注。

因为对他们来说,就算被虐待、被折磨也好过被重要的人忽视。

有许多研究发现了童年期的逆境(ACE: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包含身体虐待、性虐待和忽视)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其中各种形式的虐待已经被人们广泛关注,可是(情感)忽视的影响,还未受到广泛关注。可是忽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丝毫不能小觑。

比如,Dube et al.(2003)发现2-4岁的儿童遭受情感忽视,成年后会有更高的风险吸食毒品。

Danese et al.(2009)发现童年期遭受忽视,会使人们成年后的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socioeconomic disadvantage),感到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甚至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身体各器官炎症的风险,更直接的是将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提升了3倍。

张珊珊(2017)的研究发现,童年期的忽视会让人们更容易出现自伤行为。

更甚,Brown et al. (2009)的研究发现,童年期被忽视的经历,甚至会降低人们的预期寿命。

所以被忽视的他们,极度渴望获得关注。而寻求关注而不得,这种痛苦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自杀真的是他们所能选择的代价最小痛苦最小的方式了。

2、为了报复。

报复谁呢?

有的是为了报复要求过于严苛、试图控制孩子人生的父母们。

他们选择用死亡来给父母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们想说:其实我已经不堪重负了,我做不到。

有的是为了报复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百般欺压的学校、公司。

他们想说:你们想要按下一切不和谐的声音来维护你们的面子,让我们求救无门,那我们只好用死亡来发出最后的呐喊,不知道这样的声音你们打算怎么压制。

3、为了减轻或者逃避痛苦。

这些大多是遇到了非常严重的应激事件,陷入了无法解决的困境和感受到了自己无法承受的的痛苦,所以想要用自杀来减轻或逃避现在失控的一切。

很多人谴责这种行为,因为觉得这些人不顾自己的责任,只为自己一时快意。

但其实这些谴责只会加重这些人的痛苦。

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努力到了极限,仍然撑不下去了呢?

他们何尝不是爱着自己的亲友,希望自己能好好活着呢?

只是真的没有力量去对抗那些问题那些痛苦了。

4、为了彻底解决问题。

这类人是觉得,自己的存在会让其他人痛苦。

就像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耻感,这都是社会观念所赋予的。

他们会对亲友内疚,认为就是因为自己得病了,所以成了家里的负担,亲友不得不照顾自己,为了自己的病花尽积蓄,在自己面前小心翼翼不敢随便说话。

他们觉得要是没有自己的话,也许自己的亲人朋友能够更开心一点。

03

然而,问题真的能像自杀者想的这样解决吗?

其实并不能。

但是自杀者们,因为背负着太多东西,被自杀的念头一直纠缠折磨,以至于丧失了改变自己的想法的能力,他们本能地会求助,可是当被多次拒绝后,痛苦加深,他们就再也不会求助了。

拿这4个理由来说,自杀者所预期的,死亡所能达到的效果,有着太多的不确定。

1、想要寻求关注。其实自杀者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的关注,死后更没机会得到。

很多自杀者自己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是可能就是一时兴起,自己也没有想清楚。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放弃向那些不可能的人要,而寻求能够好好对待自己的人。

只有处在一段正确的,良好互动的关系里,人才有可能得到治愈。

前提是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可怜的需要帮助的人,并给予有力的保护。

2、为了报复。

然而自杀者想要报复的人,大多不会因为死亡而反省的。

太多太多的社会冷漠的例子都告诉我们,那些压榨孩子的家长,大多会怪死去的孩子不懂事,还没报答自己就走了,那些学校和血汗工厂,用钱将人命贱卖,掩盖了消息,继续压制剩下的人。

幻想一下无人出席的葬礼,和亲者痛仇者快的画面就知道,用宝贵的,不能再重来一次的生命与魔鬼做交易,有多不值得。

在电影《超脱》中,作为教师的男主角让学生们想象在自己的葬礼上,人们会如何评价自己,有一位女孩以父亲的口吻这样写到:

她曾经是个贴心的女孩。她似乎从不对生活感到满足。她的母亲会满足她的一切物质需要。那她为什么会生气呢?突然间她变得暴躁刻薄。我们不知道她怎么了。当然,这和我们无关。我们是称职的父母。但她却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我们对她的付出。她自杀了。真是愚蠢又自私的孩子啊。她再也没有机会上普林斯顿大学了。

那些因愤怒而企图以此报复的人内心里矛盾的,一方面用极端的方式希望得到复仇的快感,但另一方面却往往不相信这种行为能够带来自己期待的结果。

还有一小部分人,其实是被误解的。

严格要求的父母,其实更无法接受孩子的死亡,为了挽回孩子的生命,他们宁愿自己去死。

甚至还有些在学校里总是欺负同学的恶霸,也表示从没希望过同学死。

可以试着去相信他们是真的不希望看到有人死去。

很多人其实并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爱,但他们会用行动,不是很细心的人,往往会没注意到他们其实是想帮助人的。

3、为了减轻或者逃避痛苦。但其实自杀只是自杀者发明的又一种折磨自己的方式。

因为死亡的过程极其痛苦,超越了人所能感知的所有痛苦。

任何事在死亡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而且极有可能,自杀者在最后时刻后悔了,想要寻求帮助却发现自己已无人可呼救。

于是只能在绝望当中死去。

这不是解脱。

其实片刻的欢愉就能缓解很多痛苦。

而大部分的人只需要有个人坐下来好好聆听他们。

4、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但死了不是一了百了,而是留下了更多不能解决的问题。

和死者关系亲密的人会因为死者的死痛苦万分,感到自责和内疚。

于是有的人也尾随死者,选择用自杀来解决问题。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自杀者的错,有很多东西都不是自杀者该背负的。

所以不要选择自己一人承担。

04

最后的最后。

如果你也想自杀,并且看完这些后,仍然被这样的念头所纠缠,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

先停下来想一想这个决定真的是你想做的决定吗?

你真的要放弃未来无限的可能,放弃网上这么多陌生人的温暖和爱,就为了让那些本就不可能的人多看你一眼吗?

你真的要被自己的欲望和情感驱使,做出不符合自己长期利益,也没办法帮到任何人包括你自己的事,放弃眼前那么多其实可以利用到的资源吗?

你其实还有些爱你的人,你还没有和他们讨论过这些事情对吗?

就算你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我们这些网上的陌生人也愿意在根本不了解你的情况下帮助你,你不想试试看吗?

你其实也想解决手头的困境,也想要变得“正常”,变得好起来,让爱你的和你爱的人感到快乐,是不是?死了是不是就做不到这样的事了?可不可以再努力一点,就一小点?

人都是自己观念的囚徒。

其实过去是你让那些爱你的人对你的困境一无所知,是你拒绝了他们的帮助,把他们隔绝在门外,是你一手造成了你现在绝望的处境。

但是,这些都是可以被改变的,你有这样的力量,因为你已经成功坚持了这么久了。

只要你愿意打开一丝门缝,阳光就能进来,很多人就能帮助到你。

当他们突然听到你说的话的时候,他们是会感到震惊和恐惧,甚至会指责你为什么要这样,但一旦他们冷静下来,他们一定能够给予你想要的东西。

就算他们帮不上什么忙,有个人能够倾听你的倾诉,就能让你的痛苦没那么痛。

当你抓住了这一缕阳光,记住,最重要的是,离那些可能会让自己情绪低落的东西远一点,进入想要自杀的状态和出来都需要耗费大量心力,你不会想要多次经历这种心路历程的。

所以,尽可能地和美好的事情呆在一起。

世界和我爱着你。

本文作者:

五花肉,未来心理学人,爱吃肉的95后空巢少女。

曾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知乎心理学优秀回答者,壹心理专业课课程研发。

Loveless

自杀者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做准备。有人喝酒,有人吃精致的香槟大餐。有人换上晚礼服,有人脱光所有衣服。人们在屋顶自杀,在阴沟自杀,在卫生间,在水下,在水上,在水面上空。他们在酒吧上吊,在车库吸尾气。

眼前这个似乎很简单。...


自杀者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做准备。有人喝酒,有人吃精致的香槟大餐。有人换上晚礼服,有人脱光所有衣服。人们在屋顶自杀,在阴沟自杀,在卫生间,在水下,在水上,在水面上空。他们在酒吧上吊,在车库吸尾气。

眼前这个似乎很简单。



                                ——《漫长的告别》




Loveless
“猫有九条命,抑郁发作的晚上它...

“猫有九条命,抑郁发作的晚上它送了我一条。”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去医院就诊后,医生会拿出处方单,在上面写着‘一只可爱的狗或猫’。”


唉,好想哭。想起从小到大被我妈嫌脏嫌臭嫌麻烦带走的我的宠物。直到现在她还在向我灌输她的观点:千万别养狗!脏!臭!有病毒!


这辈子她都不可能理解———


父母没给我的东西,这些“畜生”给我了。是的。我就是这么贱。跟动物比跟人好。就是这么没良心。


我也想有一天对你们喊出来:


“我养的不是宠物,我养的他妈是我自己!!!”


算了吧。不管我喊得多撕心裂肺,在你们眼里,不过是个笑话。


“猫有九条命,抑郁发作的晚上它送了我一条。”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去医院就诊后,医生会拿出处方单,在上面写着‘一只可爱的狗或猫’。”


唉,好想哭。想起从小到大被我妈嫌脏嫌臭嫌麻烦带走的我的宠物。直到现在她还在向我灌输她的观点:千万别养狗!脏!臭!有病毒!


这辈子她都不可能理解———


父母没给我的东西,这些“畜生”给我了。是的。我就是这么贱。跟动物比跟人好。就是这么没良心。


我也想有一天对你们喊出来:


“我养的不是宠物,我养的他妈是我自己!!!”


算了吧。不管我喊得多撕心裂肺,在你们眼里,不过是个笑话。





明大鱼

||谈谈我眼中的抑郁、躁郁症的患者||

我发现大多数抑郁症或躁郁症患者(指抑郁状态)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事情都比较沉默,甚至不知所措。

沉默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所说的话会伤害到别人,不知所措是因为无法用言语表达而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

而他们的沉默则会引来一部分外人的不解,例如「你说啊?啊?心虚了吧」、「你平时不是挺能说的吗?这时候解释啊?」、「你装什么高高在上啊?摆着一副了不起的样子,挺牛逼啊」等一系列更加过分的言语攻击。

这群人永远不会想,他们沉默的大多数原因,却真的只是害怕伤害别人。

当她们急于解释,好不容易将删删减减的字句整理好应该怎样表达后,往往对方会抛出「你刚刚沉默还不是心虚?」、「现在解释?想理由去了?」、「你现在又...

我发现大多数抑郁症或躁郁症患者(指抑郁状态)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事情都比较沉默,甚至不知所措。

沉默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所说的话会伤害到别人,不知所措是因为无法用言语表达而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

而他们的沉默则会引来一部分外人的不解,例如「你说啊?啊?心虚了吧」、「你平时不是挺能说的吗?这时候解释啊?」、「你装什么高高在上啊?摆着一副了不起的样子,挺牛逼啊」等一系列更加过分的言语攻击。

这群人永远不会想,他们沉默的大多数原因,却真的只是害怕伤害别人。

当她们急于解释,好不容易将删删减减的字句整理好应该怎样表达后,往往对方会抛出「你刚刚沉默还不是心虚?」、「现在解释?想理由去了?」、「你现在又是这一套说辞了?之前怎么没说?」……等,又会再次被别人的语言暴力反杀。

甚至一部分患者在遭受别人的辱骂时都选择保持沉默,生怕自己所说的话会伤害到对方。因为他们遭受了对方的辱骂,他知道被当面辱骂有多么难过,所以选择了保持沉默,生怕自己也说出伤害对方的话让对方也这么难过。

他们宁愿自己受到伤害,都不愿意去伤害那个伤害自己的人。

只有极少部分患者才懂得如何应付和应对这种情况。

讲真,我真的很心疼因为病态的温柔而得病的患者。在lof上,也经常看到有的患者自己千疮百孔都要抽出自己不多的精力去安抚另外一个患者,对此我真的感到十分佩服。

虽然我不是抑郁症,但是我身边有一个重度抑郁症的朋友,而知道她患有抑郁症的人压根没几个。我一直不敢细想重度有多么严重,直到她去年因为这个病去做了电击治疗

她与常人并无两样,连社交平台上的状态都让人认为她是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子,偶尔发的丧句也都很隐晦。我和她关系并不差,但QQ私聊的消息几分钟就能全部翻完,她不擅长表达,也不喜欢与人谈心。

她每天最多的兴趣就是和在国外的男友打视频电话、聊聊家常。虽然钢琴八级但我从未见过她弹琴,仔细想想,她休学以来似乎除了每天跟男友打电话就没怎么做其他事了,好像真的什么事情都无法引起她的兴趣,虽然偶尔会对什么事情突然感兴趣,但往往就是三分热度很快就回归正常了。

我和她出门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在找话题。很喜欢她的一个女孩子曾跟我说,经常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说实话,我也一样。因为她太沉默,我们不知道她想要什么。我为此去知乎查了很多关于「怎样安抚抑郁症」的资料也没得出个所以然来,最后总结下来不过寥寥一句话:『不必刻意安抚,让她知道你一直都在就好了。』

于是,每当偶尔看到晚间她发一些很隐晦的文字时,我都会跟以往一样,默默点一个赞表示我还在,然后划过。因为我知道她并不需要语言的安慰,如果有人去私聊问她,大概率会让不想被人发现自己负能的她觉得不自在。

我忽然反应过来,这个病真的很伤神又费精力。

五年前的她是一群人中笑得开心还能够与许多人打成一片的女孩子,而现在,害怕与人交流和表达,也不知如何开口(又或是病的原因,让她“懒”于社交),更别提如何维系友情,使得周围的朋友都与她渐行渐远。

我仍记得我第一次见她是个八十多斤长相可爱的女孩子,现在由于药物的原因,变成了一个圆滚滚的可爱女孩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受她的影响,我也想将这一切给画下来作为微不足道的发声,便有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作品。尽管她本人并不知道这回事儿。

啊……一不小心,就说得太多了。

躺在床上本来准备要睡,突然想到这回事儿琢磨了好久就打开电脑把自己所想的给写下来了。

以上所写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碎碎念并无意引战,及侵占公共资源、语言不当之处请见谅,若有冒犯到您,我向您表达最诚挚的歉意。

复制说明出处啊

关于丧,心理咨询师的话

这里是实习心理咨询师。近期在热门频道看到了这个tag,迫切的想要说点什么。

首先想要说一个关于消极情绪的发散问题。一般对于我的咨询者来说,当ta有非常极端的消极情绪的时候,除了咨询师本人,还会建议ta向身旁的朋友寻求帮助。与其在网络上向对自己没有什么了解的网友倾诉烦恼,不如向身边的朋友面对面诉说,效果会更好一些。

当然,不排除有其他情况。乐乎是一个分享的平台,想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情绪,当然无可厚非。“丧”这种情绪,具有非常强的传染力。如果想要向网友寻求建议或帮助的话,可以直接诉说烦恼,倾诉痛苦,而不建议用一些无意义而消极的话语表达情绪。这样不仅仅会加重消极情绪对自身的影响,还可能会在无意中“...

这里是实习心理咨询师。近期在热门频道看到了这个tag,迫切的想要说点什么。

首先想要说一个关于消极情绪的发散问题。一般对于我的咨询者来说,当ta有非常极端的消极情绪的时候,除了咨询师本人,还会建议ta向身旁的朋友寻求帮助。与其在网络上向对自己没有什么了解的网友倾诉烦恼,不如向身边的朋友面对面诉说,效果会更好一些。

当然,不排除有其他情况。乐乎是一个分享的平台,想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情绪,当然无可厚非。“丧”这种情绪,具有非常强的传染力。如果想要向网友寻求建议或帮助的话,可以直接诉说烦恼,倾诉痛苦,而不建议用一些无意义而消极的话语表达情绪。这样不仅仅会加重消极情绪对自身的影响,还可能会在无意中“传染”他人,烦恼需要解决。而众人的力量在一件事上的时候,往往比较强大。

最后呢,想要向各位乐乎网友们提出小小的建议。无论是面对面的心理咨询,还是网络上的连线咨询,咨询师都不会把网上的问卷结果作为咨询的参考。可以说是在业内,这类网上心理自查问卷都是没有权威可信度的。过于偏执的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也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而且是其中较为严重的。如果想要了解关于心理疾病的知识,建议询问专业人员,对症下药。

最后还是躲不过这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消费疾病”。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界限,一旦触碰便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公众的关注和忍耐度毕竟有限。我真的不想看到真正的抑郁症群体,他们的发声渠道被压缩,他们获得不了他们应得的关注,甚至承受他们所不能承受的恶意。所以,请三思而后行。


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他们渴望的是心对心的交流和真正有实践性意义,能够解决他们生活中所难以解决的严重问题的建议。虚无缥缈的鸡汤对于抑郁症患者没有任何作用,如果语言不当甚至有可能会加重他们的消极情绪(如;我们都爱你),把他们推向极端。

世间应有温暖,爱你们。

欢迎推荐、私信。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肺腑之言。有不同意见的朋友们,欢迎评论区评论。工作之余匆忙之间码字,出现文字错误,敬请谅解。

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欢迎咨询。

温鬼

推荐三款情绪测定软件♪

第一款维尼心理有情绪日记功能,可以测定你一天的情绪
[图片]
[图片]

第二款心境强力推荐不仅有情绪日记功能,还能实时预约咨询医生,有关于心情各种药物体重的测定,个人感觉超级好用。

⚠️⚠️⚠️此软件已找不到下载途径

[图片]
[图片]

第三款趣鸭定位类似休闲心理测试和温暖倾诉地,也不错,可以试试

[图片]

第一款维尼心理有情绪日记功能,可以测定你一天的情绪

第二款心境强力推荐不仅有情绪日记功能,还能实时预约咨询医生,有关于心情各种药物体重的测定,个人感觉超级好用。

⚠️⚠️⚠️此软件已找不到下载途径


第三款趣鸭定位类似休闲心理测试和温暖倾诉地,也不错,可以试试

Bell_叶世知

QPR四步自杀预防

打滚着求阅读和求小蓝手。虽然希望你永远都不要用到,但是万一哪一天有需要,希望能帮上忙。


QPR(Question, Persuade, Refer)是当下最有效的自杀预防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法的学习不需要任何医学或者教育背景(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学习)。但是在网上各处搜了一下都完全没有好的(正确有效的)翻译,所以这一周(自杀预防周)结束之际就想要把这个翻译成中文,希望能更多地预防自杀。


❤️先说几个点:

*QPR不是一种治疗!!它只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式。你不需要是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咨询师之类之类,只要是有一颗关心的心、想要帮助的意愿就可以。

*自杀是世界上最可预防的死亡方式(...

打滚着求阅读和求小蓝手。虽然希望你永远都不要用到,但是万一哪一天有需要,希望能帮上忙。


QPR(Question, Persuade, Refer)是当下最有效的自杀预防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法的学习不需要任何医学或者教育背景(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学习)。但是在网上各处搜了一下都完全没有好的(正确有效的)翻译,所以这一周(自杀预防周)结束之际就想要把这个翻译成中文,希望能更多地预防自杀。


❤️先说几个点:

*QPR不是一种治疗!!它只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式。你不需要是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咨询师之类之类,只要是有一颗关心的心、想要帮助的意愿就可以。

*自杀是世界上最可预防的死亡方式(没有之一)!最可以。预防的。不需要是专业人员,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预防自杀中来。

*相当大的一部分自杀是冲动行为(20分钟之内)。简单来说就是只要度过了这个危机,很多的自杀是完全可以避免并且不会再发生的。

*QPR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和参与的方法。如下我会按照步骤一步步说清。如果有哪里不明白,请私信或者评论。感谢你愿意参与到预防自杀中。


❤️第一步:察觉征兆


❤几个误区:

❌自杀者对于自杀的计划都非常保密

大部分自杀者在要进行自杀行为的前一周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过他们的自杀的意愿或者计划。


❌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谈论自杀的人真的、真的、真的会自杀。(可能会说万一是狼来了的谈论自杀呢,我个人觉得,与生命的价值相衡量,对于自己在乎的人,就算狼来了被骗又有什么关系。)


❌自杀的人已经做好了计划,已经没有什么我们能做的了

再次再次说,自杀是最可以被预防的死亡方式。大部分自杀是可以被预防的。90%的自杀未遂者都不再自杀。


具体征兆:

(谈论自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下的征兆,符合越多,危险性就越高。请认真对待每一句、每一个征兆。)


❤直接语言预兆:

  • “我决定要自杀了。”

  • “我希望我已经死了。”

  • “好想要结束一切啊……”

  • “如果(ABCD事情)没有做到/发生的话,我就死了算了。”


(*直接的语言征兆跟性格和表达有很大的关系。内向的人、中年男性、老年人,都不一定会说出这样的话。)


❤间接语言征兆:

  • “真的好累……不想继续了……”

  • “没有我的话,XXX(家人朋友恋人其他人)会过得比较好”

  • “没有人在乎我死了”

  • “我只是……想要个出口”

  • “我过一段就不在了。”

  • “你之后就不用担心我啦^_^”


(*同样的,间接语言的征兆因人而异。这个的最后一句是我的一个朋友在自杀前给我发的信息。我当时没有注意到,以为是她的情绪好起来了。请关心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没有人比你更(应该)了解你爱的人。)



❤行为征兆:


  • 自杀未遂(在自杀未遂的30到60天后是重复自杀行为的高发期)

  • 购买或获取采取自杀方式的工具

  • 出现抑郁、情绪化、绝望、无理由愤怒(同样,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同)

  • 整理个人物品、整理家里、转移财务、立遗嘱

  • 送出自己珍视的物品

  • 突然对于宗教产生兴趣或者突然对宗教失去兴趣(突然购买佛经/圣经)

  • 酗酒或者药物滥用

  • 突然心情变好或者心情平静(原因是已经做好了自杀的决定,有了计划,就感到了平静和开心。在治疗上来说,突然的心情变好绝对不是好征兆)


❤处境征兆:


  • 被辞退或者退学

  • 失去了重要的人际关系(分手、亲人朋友的死亡、离婚)

  • 周边人的自杀(请一定不要轻视这一项,自杀者周围的幸存者的自杀率相当高。)

  • 被迫离开熟悉的地方

  • 被诊断了重病或者绝症

  • 对于惩罚或者将来不好事情的恐惧

  • 财务问题

  • 咨询师、老师、重要的偶像的死亡

  • 担心自己成为他人的负担


(以上种种征兆的具体表达因人而异,如果周围的人或者自己符合多种,请一定及时就医并且往下看。)


❤️第二步:Question 问


❤在具体步骤前的几个小贴士:

  • 直。接。问。

  • 再说一遍,直。接。问。如果有疑问对方是不是想自杀,直。接。问。(很多人误解说直接问想要自杀的人会不会让已经很脆弱的人更想要自杀。其实并不是的,大部分人在被问之后都有感到降低焦虑和减少自杀的冲动。)

  • 如果对方有回避,请坚持问。(我个人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你在乎对方的话,即使是问错了,那么至少这个问的行为可以向对方表示你是在乎ta的。)

  • 谈话(问问题)真的可以降低焦虑,不信的话请找我要一小山的资料。

  • 如果可以的话,请在一个私人的环境里谈论这个问题。

  • 如果对方回答,请让ta自由地表达。听。ta。说。

  • 请准备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 随手准备好求助的资源。(请查询最接近的自杀干预热线与医院)



❤如何问问题(几个例子)

  • “你最近有不开心吗?或者说,你最近有想自杀的念头吗?”

  • “你有想过如果睡着第二天醒不来就好了吗?”

  • “我听别人说很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自杀的念头。你?”

  • “我很担心你。你最近有过自杀的想法吗?”

  • “你有想要自杀吗?”


(再次强调直接说。谈论自杀并不会将自杀的念头放到别人脑子里去。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问出这些问题的话,请找ta身边可以问这些问题的人。虽然说起来很俗套,但是问这些问题的时候,请相信你的直觉。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关心的人。)


❌错误的问问题方式

  • “你不会想要自杀吧?”

人类不仅仅是语言动物,更是非语言动物。说话的方式、态度、表情都至关重要。如果你在乎一个人,请从最基本的语言、眼神、动作做起。关心一个人并不丢人。


  • “你不会做蠢事吧?”

这句话不是在直接骂对方蠢么朋友。请尝试去肯定对方的情绪而不是继续增加ta对于自杀这一件事的愧疚和羞耻感。



❤️第三步:Persuade 说服


划重点:请尝试去肯定对方的情绪。不一定要肯定对方的行为或者过去或者等等等等,但请尝试去理解对方的情绪。


❤如何去说服对方


听。听对方对于你的问题的回答。听。专心听。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听。

不要,不要,不要评论、不要争执、不要给意见,不要跟对方说这个世界有多美妙他们有多少可以活下去的理由。

(没有人喜欢被告诉要怎么做。你是想要对方活下去而不是你自己得到满足感。没有人可以自大到给予对方活下去的理由。告诉对方这个世界有多美妙大多时候只能增添对方的愧疚感。)

告诉对方你很抱歉,很抱歉他们会感觉这么辛苦和难受。告诉对方你在这里,并且很在乎、很在乎、非常在乎ta。

问。问对方:“你愿不愿意跟我去寻求专业的帮助?”、“你愿不愿意让我跟你一起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绝对、绝对、不要答应对方保密。告诉对方你和ta是可以一起渡过这个难关的。)



再次划重点:QPR这个方法不是治疗。在看这个的你很大可能也不是专业人士。QPR最大的目的是当下预防自杀,其中心就在于说及时让自杀者去寻求专业的治疗和救助。当对方说:“不用了我不需要帮助。我们这样谈谈我就好很多了。”如果你不相信ta真的好很多了的话,可以这么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需要帮助,我不是医生。我们让医生来决定。”这个方式把压力都转移到了专业人士身上,对你和对方都比较安全。

(一点个人的经验。这个说服部分很可能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不论是我自身的经历还是说不清的研究都表示说单单有一个人问有一个人愿意听,都给予自杀者莫大的希望。这个过程真的是可以有效预防自杀的。)



❤️第四步:Refer 寻求帮助


❤如何寻求帮助

  • 在谈话前准备好资源(自杀求助热线或者附近医院的资料等)

  • 在紧急状态请打110或者120。大多急诊医生在医学院都学习过自杀相关。

  • 请让对方做决定。让,对方,做决定。让对方做是去打自杀热线、坐公车还是打车去医院、还是打120的决定。(这个决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对方对事情一定的控制,对于降低焦虑有很大帮助。)

  • 绝对。绝对。绝对不要放ta一个人。五分钟都不要。(在医院的急诊中有太多血的教训。信我,五分钟都不要让对方一个人。)

  • 问对方“你觉得有谁可以提供帮助吗?”如果可以的话,让他人参与进来。(他人:对方的家人、挚友、咨询师、ta信任的老师等等)。

  • 请一定记住你是一个人,有你自己的极限和情绪。有金刚钻就揽瓷器活,没有的话,拿锤子敲个裂缝就要寻求帮助了。如果可以的话,请不要一个人完成这个过程。

❤几个小贴士:

  • 请告诉对方:“我很希望你活下去。真的、真的、真的很在乎你。”

  • 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之后,请持续地关注对方。就像我们有家人朋友住院一样,精神上的疾病没有任何不同。发短信,打电话,去探望。每一个都表示你在乎对方。

  • 尽量减少对方周围可以自杀的方式。大部分自杀都是冲动行为,减少自杀的方法可以非常有效的减少自杀。(英国自从将煤气换为无毒之后,自杀率降低了百分之三十。)

  • 请尽力给你关心的人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感谢你看到这里。希望这些步骤是有用的。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评论或者私信我。最后说一点点我个人的观点。


在世界上平均人们在十年之后才接受精神疾病的治疗。没有一个人会手臂骨折十年才去看病,精神疾病没有任何不同。没有人应该因为自杀而死亡。治疗真的、真的、真的是有用的。虽然有时候很慢,但是真的是有用的。请尽早就医。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