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人 知道那个地方,
我能回到 我的最爱身旁,
儿孙们都忙 就让他们忙,
离开的时候 就当我飞翔
自由飞翔。”——五月天《转眼》
一段死后世界的画面妄想,也许两人最终都会回到涿郡初识的那处,在茂盛的桑树下像年轻时那样相拥……
感觉这种长图发lof效果不是很好,但也不太想拆分细节发,就这样吧(其实是去年中元的约稿,总之今天清明发一下,再不发就真的要忘了
“有没有人 知道那个地方,
我能回到 我的最爱身旁,
儿孙们都忙 就让他们忙,
离开的时候 就当我飞翔
自由飞翔。”——五月天《转眼》
一段死后世界的画面妄想,也许两人最终都会回到涿郡初识的那处,在茂盛的桑树下像年轻时那样相拥……
感觉这种长图发lof效果不是很好,但也不太想拆分细节发,就这样吧(其实是去年中元的约稿,总之今天清明发一下,再不发就真的要忘了
《二周目的季汉众人》(147)【赤壁鏖战篇】
第一部【群雄逐鹿】分卷完结,开启第二卷【赤壁鏖战】
为了更好阅读情节内容,新的开端将在后面备注上对应的主线剧情。
注意,后期大事件时间线就不能完全根据历史时间线来衡量判断,一切都会提前发展,不要再代入历史原有时间线。
徐庶不知道白蜡金的秘方被泄露,因此大怒
——————————————————————————————
管亥为暗线混淆视听,作为曹魏内有之后,徐庶才通过鲁肃而知,曹魏疫情减缓一事。
怎么可能,此疫情几乎是曹操咎由自取,哪怕是没有铁索连环,他曹操也没...
第一部【群雄逐鹿】分卷完结,开启第二卷【赤壁鏖战】
为了更好阅读情节内容,新的开端将在后面备注上对应的主线剧情。
注意,后期大事件时间线就不能完全根据历史时间线来衡量判断,一切都会提前发展,不要再代入历史原有时间线。
徐庶不知道白蜡金的秘方被泄露,因此大怒
——————————————————————————————
管亥为暗线混淆视听,作为曹魏内有之后,徐庶才通过鲁肃而知,曹魏疫情减缓一事。
怎么可能,此疫情几乎是曹操咎由自取,哪怕是没有铁索连环,他曹操也没机会南下。
“据说是得了什么偏方,疑似当年张角之迷徒般不知病痛,不晓得痛楚般不惧生死,舍命厮杀。”
鲁肃也极其困惑,况且如今形势严峻,他白日设身处地处理内政以及江水边飘来的尸首,一边整理卷宗,将文件档案归类给周都督。
这些详情琐碎你直接转托于他不可吗?
徐庶有些疑惑,周瑜和鲁肃两人之间情义非凡,很多事情可以不用那么严谨的公事公办,可偏偏鲁肃给周瑜转交的紧急公文全都是三令五申手写消毒,生怕给周瑜传染上病情一样。
接过这份文案后,徐庶更是触目惊心,昔日在曹营他也曾知晓当年疫气一事,但这一次来势汹汹,远超徐庶所想。
这不禁让人担忧后怕,这一切到底是老天的用意还是曹魏的周由自取……并且更加担心伊籍的处境。
他并不安全,作为不被信任的人,他和蔡瑁张允的对待是差不多的,如果这次疫情形势更严峻,那么伊籍很可能…回不来了。
你说,那么多人的生命重合,怎么就轮到你了……
管亥的身份设定,已经是这一次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事件。或许在陈宫将管亥定义为弃子的一刻,他就从来未曾想过自己的人生还有其他的选项。
命运将他锁定在那份墨守成规之中,可内心依旧又有着高呼不鸣的凄切,于是将他拽出了一片苦海无涯,反而步入了尘世之外,那一份哀愁。
为什么?管亥是带着疑问,被迫入曹营的。他不是真正真心实意加入曹营,更多的时候,他要铭记自己的身份。
徐庶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保留了一部分的‘人之常情’,在徐庶鞭打黄老将军时多有心怀不忍,可却偏偏没有制止。
但这件事不一样……
意识到曹营此次不对劲所在,徐庶忽然意识到,这些天公务繁忙,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关注樊麐和士元的动态。
甚至白蜡金方面,都没有人提醒他,就像是…有人代为操办。
“常年打雁,终究被雁啄了眼!!”
徐庶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栽跟头,但千防万防没有防备自家人,在外小心翼翼闯荡多年都没出事,今日却一时不察被只‘小鸟’给坑了!
白蜡金这件事不可外传私授,当时他奔着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一事,没有过多泄露给自家人知晓。除了参观过樊麐第一手术现场的几个人外,就没有他人知晓,就连主公都不知道白蜡金药方!!
士元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知晓了其副作用,竟然!竟然!!
在徐庶急匆匆去寻庞统时,樊麐似乎早有预料等候多时,挥手拦下了徐庶。
“黍离(樊麐的字)先生!”
心急如焚之间顾不得勒马停蹄,几乎没有减速的一个翻身下马,让一旁紧随其后的高顺捏了一把冷汗。
“先生,可曾见到士元何往!”
“元直何须再问,之前不是告知过了吗?”
“什么时候的事,我——”
徐庶语气一滞,忽而回想起当年蒋干初次来访时,他们小聚时的一段话。
“元直神经未免太紧张了,士元又怎是如此不知轻重。此次再入曹营,反而会比机伯更安全。”——138章
“他去曹营了!!”
“不可高声语。”樊麐将徐庶引到一处静谧之处,这地方徐庶熟悉,正是庞统居住的西山庵。
四下无人时,徐庶毫不客气地翻出庞统珍藏的一坛好酒,在高顺不赞同的目光下抱着坛子闷了一口解气。
“主公,眼下还有正事要谈,切不可过量(づ ●─● )づ!”
徐庶自然清楚这一点,只是生气这些人知情不报瞒着自己,但也推却不了高顺的好言,最后还是灌了一个酒葫芦后自己斟啊饮啊,表示自己不多喝
在场两个人都是不能喝酒的,于是只能看着徐庶一个人豪迈畅饮。
张飞:申请助战!
高顺&樊麐:三将军你消停会吧,再来一个酒蒙子就麻烦了!
“你的酒葫芦换了?”樊麐看了一眼徐庶当前携带的葫芦,与之前的完全不一样,颜色为深棕色,而且样式也很新,不是那个陪伴他已久的器具。
“啊,给人了。”
想起管亥,心中愧疚之意更甚,此一别可能再无相见之日。可若是送贵重之物只会惹曹操心疑,徐庶不好奢靡之风,随身已久的物件不多,能送出去留念不引人注目的,也就是个酒葫芦了……
几杯酒下肚之后,徐庶也渐渐冷静了一点,既然这俩神兽能提前布局坑我,那就证明他们已经安排好了之后的事。可唯独隐瞒自己这一点,是徐庶始终过不去的坎。
也许是这些年的付出让自己‘居功自傲’了吧,他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能做到的事虽然不多,但你们也不应该瞒着我。
尤其是在‘白蜡金’这件事上面,樊麐是最不应该瞒着自己,无论如何也应该跟自己透露一二,而不是你们把事情都办妥了之后,让我从解答上面反求导解题思路……
难道你们还不了解我吗?我难不成是那种刚愎自用的人?
刚灭完火的徐庶以为解决了内部信任隐患,转过头后发现自己天塌了,大本营烧的红红火火堪比赤壁曹老板……
这反差谁受得了!
“元直,正因为军师和士元太过了解你,才隐瞒至此。”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做一件事目标明确而坚持,每一件事都需要做到有始有终,此为毅。做事无定性而馁弱,事事只做一半,会丧失面对困难的勇气,变得胆怯软弱。
白蜡金是一个定时炸弹没错,但在没有见识过炸弹威力之前,没有人会把它当回事。
给活人使用白蜡金的后果只有简雍和樊麐知道,前者是善意提醒,而后者才是别有用心。
一开始想的这个毒计的不是孔明或者士元,而是樊麐……
他们都离开的太早了,以至于还有人看向樊麐时,还觉得他依旧是那个年少轻狂的天水姜伯约,而忘记了…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将军了。
什么狠计毒计,他早就不在乎了,甚至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疯感。
樊麐不敢赌自己还有多少时间,但如果此番有违天和,那就报应我一人身上吧。
————————————————————————————
时间提前一点,让我们把视角挪到曹营。
“丞相,江边捉住了一个渔翁。”
“哦,可是那东吴参军阚泽。”
“来人姓庞名统,字士元,说有机密事来见。”
“嗯?”
曹操忽然就来了兴趣,原以为三更半夜来访的应该是阚泽,却没想到这次来了一条大鱼!
不过仔细一想,江东那边还未传来周瑜黄盖的‘苦肉计’,阚泽还未前来也是理所当然。
然而曹操忘记了,这一次他没有刻意安插眼线,所以没有内应来报江东一事,自然不会那么快得知这一讯息。
“……带来见我。”
思虑再三,曹操还是决定见上一见,虽然知晓他前世铁索连环之计,狠狠的坑了自己一次,但还是心有不甘。
先前自己给足了脸面欢迎却换来了一记背刺,如今他却是一副任人宰割之态。
被人连拉带拽过来的庞统这一次可不如往日风采,穿着简朴不说,还面黄肌瘦。注重仪表之人如今头发也散落下几缕,黏着额头水迹,看上去像是一只淋雨了的家雀,扑腾不到哪去。
士卒摘下了庞统蒙着眼的黑巾,只见其人眼窝深陷,眼底的青黑带着眼眶内几丝血红,真真像个夜不能寐的逃难者。
这一点曹操深有体会,毕竟见得多了,对那些人的面容神态多少都了解一些。至于曹操为什么了解这些,那你别细问……
“士元远道而来,何意?”
曹操这句话多少带了些戏弄之语,对于眼前身形消瘦的凤雏多少有些不确定性,为什么在他前生记忆里面,凤雏应该是个胖子呢?难道记忆有误?(央三凤雏有两个演员,一胖一瘦)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庞统一番话不减风采,哪怕如今趋于人下,却也不败他人之下,依旧有自己的气概。
“人言曹丞相求贤若渴,今观此问,大不相符呀!”
“哦~?”
庞统借此机会挑眉望向一眼曹操情绪,后而道:
“黄公覆啊黄公覆,你错打主意了!”
就在他说出这句话后,曹操有一短暂的面露喜色,似乎一切还在他掌握之中。但庞统知道,从这里开始,就是他暗中掌握全局的所在。
确实,曹操能拿捏掌控的局面并不多,庞统不敢赌,所以这次以身试险,就是想看看曹操如今知道多少。
但从目前表现和实战来看,最多也就知道个赤壁战局而已。
那么后面的《庞氏骗局》操作空间可就极其广泛了。
“哼哼~听汝之言,难道我问的不对?”曹操也有闲心逗弄,面前的庞统既然与记忆中那胖乎乎的模样不同,也很难确认他还是当年哪个欺骗过他的庞统。但无论是与非,或许曹操内心还希望,有人心向往着他的那些人
“黄老将军乃东吴三世旧臣,今被周瑜当众毒打险些丢了性命。他以书信托付我,愿投奔丞相。我与公覆忘年之交,特来献书,不想遭此冷遇。而徐庶……ε=(´ο`*)))唉,只当是我错付了。”
曹操:话说一半几个意思?
这不成心勾搭我好奇心吗?!
于是曹操语气一转,反而和和气气起来,如今庞统只身一人,能掀出多大风浪?胜券在握的人根本不慌,反倒是很配合地接戏陪着庞统演下去。
“汝与徐庶私交甚好,今私行到此,我如何不问啊。书信何在?”
曹操拿过书信匆匆看了几眼,大致内容跟记忆中吻合,只是没想到黄盖居然能如此深信庞统?
不,也有可能是周瑜小儿暗中相授!更何况有前世今生记忆作证,徐庶和庞统情谊非凡,不可能就因为一点事闹崩。
既然这出戏已经没什么新鲜感,能猜到的也都猜到了,留一个已知的卧底也没什么用了。
“来人——拉下去斩了!”
“是!!”
帐外两边人拉着庞统就往外面走,即将被斩首的人面色平稳,还有闲心回身看了一眼曹操的情绪稳不稳定,毫不避讳的嗤笑一声让曹操看个正着。
没有求饶,没有大笑,也没有回身,他就这样决然地往前走,冷清地月光照在他前方的路,像是一条凄婉曲折的小路。
曹操只觉得有点眼熟,那个不回头的身影好像在哪里见到过,记忆中叠错乱之间一抹蓝色的身影,是他追上去喊了四声,都没有留住的。
“慢!!”
不知道是何种心情作祟,曹操起身跟了上去,在刀斧手磨刀把庞统摁在行刑台上时,他拦住了。
如今的庞统比之前所见的更狼狈了,他被拷起来,头发也垂下来几缕,刀斧手并不会对将死之人客气什么,基本上是薅着头发让他低下头,这样才方便砍,却怎么也拽不下。
“先生心中既然有冤屈,为何不言明啊?”
“我不识人,因而受屈而亡,已为天大笑话,怎好再行跪祈贪生这种屈辱之事!”
刀斧手见此情景识相地走开,只留下了身负枷锁宛若罪人的庞统,这铁锁链十分沉重,环环相扣,不是寻常人那细小锁链,沉重的宛如船锚将庞统固定在原地,锁链环环相扣如连环衬托,锁住了他的躯体,就是连抬手整理发冠,都是奢望。
【个人强制主线剧情:《铁索连环》已达成】
【下一段剧情开始之前,可自由活动。】
庞统在这一刻终于露出了几分真心的笑容,不知是对天命的反抗还是对又一次中计的曹操,还是这一段不会再被限制的自由人生。
他大展拳脚的时候终于到了!!
《二周目的季汉众人》(146)【赤壁鏖战篇】
第一部【群雄逐鹿】分卷完结,开启第二卷【赤壁鏖战】
为了更好阅读情节内容,新的开端将在后面备注上对应的主线剧情。
注意,后期大事件时间线就不能完全根据历史时间线来衡量判断,一切都会提前发展,不要再代入历史原有时间线。
二合一爆更,本章6200字➕的超大含量
彩蛋是管亥视角,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另一段时间的徐庶哄人,元直是江东白月光无疑。
——————————————————————————————
自草船借箭之后,诸葛亮难得清闲了……一日,...
第一部【群雄逐鹿】分卷完结,开启第二卷【赤壁鏖战】
为了更好阅读情节内容,新的开端将在后面备注上对应的主线剧情。
注意,后期大事件时间线就不能完全根据历史时间线来衡量判断,一切都会提前发展,不要再代入历史原有时间线。
二合一爆更,本章6200字➕的超大含量
彩蛋是管亥视角,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另一段时间的徐庶哄人,元直是江东白月光无疑。
——————————————————————————————
自草船借箭之后,诸葛亮难得清闲了……一日,就又看江东上演了一出大戏。
这出戏他熟,自是周瑜与黄盖定下的苦肉计,其内情前世就已经看破,而今生再看…却多了几分不忍心。
黄盖乃江东老臣,其年龄如他们季汉黄老爷子一般,将心比心之下,看这位老臣愿豁出性命上演一出苦肉计,实为痛心。
反观第一次看戏的徐庶,则少了几分道德约束,身旁自有高顺陈宫二人相伴,同席还有沮授田丰在侧。
几位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何况在江东多年,不敢说对每个人了如指掌,但性情都有所知晓。以黄盖的性格,绝非真心与周公瑾呛火!
陈宫对此很不满意,看着大都督好像激发起人在官渡时的不美好回忆了,看着被打得鲜血淋漓的黄盖尤为不忍。
一百脊杖,别说是黄盖那般岁数的人,就算是换上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一百脊杖不死也残啊!!
非陈宫圣人之仁,只是以他对曹操之了解,对方绝不会如此轻信。周瑜用此苦肉计,只怕是要落空了……
陈宫下意识地看了徐庶,而一直守在徐庶身边的高顺却不想管那么多,平静地眼神示意陈宫别管太多。
然而高顺的小动作却被陈宫下意识忽略,毕竟这人可不在乎那么多闲情琐事,在他看来,既然两个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何苦我主在其中分化调剂?
但很多事不是你看破不说破就行的,不管徐元直他知不知道这其中内情,作为昔日与孙伯符一同创立下江东基业的人,在如此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无论如何,都要给个态度,不能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徐庶怎能不知这一点,只是陈宫心态还是急了一些,这也算公台为数不多的缺点之一。
态度是一定要有的,但不能是一开始。这是周都督计划中的一部分,他不能打乱。并且士元那边刚放出消息,让自己放出与东吴‘不合’的内幕消息放给曹操,如此良机怎能错过。
陈宫的智谋是有的,无论是对于大局的观念还是人情往来,他说不上出众,但与其他人比起来都很平均,不会出现什么骄傲自满,亦或者自以为是的局面。但唯独一点让人担忧,就是陈宫对于突发情况的应对,总是‘智迟’。
他在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有些时候他的计谋只能说得上缓急而非解决,形势严峻时他也只能做出‘保底’而非突围的决策,兵走险招不是他擅长的,也是他不敢去闯的。
这件事跟心性相关,如同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
这事情他们都知道,唯独一点是他和公台最相像却始终没有的一个特征。
就是‘君子不救’
顾名思义:就是见到别人遭受苦难时,有心相救,但救助的条件远超过自己所能承受的代价,甚至是高于生命时,就可以不救了。
当此之时,也无需愧疚懊恼,毕竟人必须先爱自己,才能去爱他人,无需为外界道德约束所负累。
而他们缺失的这一点,与他人不同。
有些人或许是心存侥幸,认为自己能够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一定要超出预期,换来自己穷尽一生看不到的未来。但实际上,你豁出性命换来的明天不见得美好,也许他一样照不见你心中所求映照之事……
到那时,你会后悔吗?
不会的,如果你真的舍身往死去救某一个人,那么你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他能为你带来什么,而是他能不能留下什么……
点亮后人来路……
“大都督,不要再打了!公覆年迈,恐受刑不过啊!!”
鲁肃最先忍不住又一次求情,如今黄盖已经受刑三十余杖,背后早已鲜血淋漓,皮肉全烂了,血顺着脊背流下,如同一条曲折的溪流。
周瑜背过身不忍去看,行刑人一声声喊着数,犹如一次次闷棍扣在心上,敲击着心头镇痛。
鲁肃目光先看向离他最近的诸葛亮,见其眼神回避后顿觉无望,祈求般的看向了徐庶。
鲁肃:🥺
“公瑾!”徐庶见时机差不多了,是时候让自己这个又是‘外人’,又是‘一家人’的人来说句公道话了。
之见他上前几步,直到周瑜跟前,不去看他那隐忍不发之态,好生言道:
“大都督开恩,眼下大战之际若斩老臣,岂不是犯了昔日袁绍之过?当年袁本初不听人言,一意孤行使得老臣几番含冤,因此大败官渡。黄盖乃三世老臣,今一时言行有失,何以至此?看在其年迈的份上,记下这余下60军棍如何。”
内心:别跟着装了,给你个台阶你赶紧下来吧,黄公覆年岁已高受不住那么多刑法,一百脊杖真下来了连命都要没了!
但依照江东版——黄老将军的性格,他应该是将此事嘱托给了自己孩儿,哪怕自己受刑而死,也有孩子替他去曹营上演一出‘诈降’。甚至会比本人亲自诈降更具真实性,曹操也更难怀疑。
只可惜此时的周瑜还是1.0版本的,没有跟上二周目的版本更新,思维方式还是最初的版本,没有考虑那么多。
但凡有一个人提醒他,那么只是说一句‘今时不同往日’这一句关键,大都督都不能被削弱成这样。
只能说时也命也,周瑜不知道许多内情,但黄盖也一样,只是做为这个年纪的老臣,他也不敢赌自己受刑之后一定能活下来,他就算有一口气,万一瘫痪无法作为关键局呢?下意识将一切后事都安排好了,可以说是舍命陪君子。
周瑜看着面前人的面容,他并非儒生般养尊处优,即使身居高位,徐庶骨子里的习性仍旧未曾改变,还是那个侠骨柔情的人。
所以你很难在他的身上感受到文人墨客的儒雅随和,即使他大多数时候表现的都很平易近人,但更多的时候,他更像是一把未出鞘的利刃。
宝剑于剑鞘之时,藏锋芒,隐兵戈。极为不明觉厉的防器,也是杀器。
周瑜不会被徐庶唬住,他更多的时候,对于眼前这位‘志不同道不合’的盟友,最为遗憾。
当年孙伯符在世,每次提起便面带向往神悦之色,即使临终之时,也仍将自己和徐庶并携,可见心中之重。
哪怕孙策知道徐庶其心不在江东,但仍旧留给了徐庶一半的话语权,让其名正言顺管辖。
那就证明这不仅仅是孙策临死前的远见,而是他预判到,倘若是孙权管理江东,必然会趟得雷。所以也能想到,江东最缺乏的是什么。
几个呼吸的时间,周瑜理清了所有思路,见面前徐庶‘真诚’的表情,也知晓对方用意,却不忍老将受辱,顺从此意。
“既如此,权且记下未完的六十军棍!!”
周瑜的目光紧紧凝视着血肉模糊的黄盖,他的后背皮肉被脊杖打的模糊,血迹和皮肉连在一团。
眼中含泪,而看向徐庶的目光,却有着说不出的阴狠。此人太了解他们,即使非工于心计之徒,仍旧是一烫手山芋,对于江东的威胁远胜于诸葛亮。
无论如何,诸葛亮目前只是一个说客,但徐庶才是明明白白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叹的是,这个刺头偏偏不能拔去,不然反而伤及自身。
“要是有机会能把徐庶支开就好了……”周瑜心里突如其来闪过一个念头,倘若徐庶不在江东之地,而是带着他的人马远行他乡,会不会更好?
这些年,周瑜虽然与徐庶相交不深,但多少能猜测到他其中用意。他非贪恋名利之人,年少时奔走四方,疲于奔命,并不是为了自身,更多的则是一分常人难懂的侠义之气。
他可以为了心中明君而放弃唾手可得之利,也可以为了百姓小家而舍小家。
这其中,或许少不了一个好母亲的敦敦教诲,即使是对于现在看似‘功成名就’的徐庶,她老人家现如今的身份,什么山珍海味都可以当做家常便饭。可她依旧保留着早年的习惯,偶尔还亲自做些家常便饭,做些昔日徐庶嘴馋的小食。
童年的回忆已经很模糊不清了,在徐母怅然的念叨下,徐庶恍然间看见年幼的一家子坐在饭桌前,父亲的面容早已模糊不清,却语调轻快地为孩子夹肉。
这肉来的并不容易,那还是他儿时一段模糊却又难以忘却的回忆,是父亲沿着江水激流捞上来的鱼,就这样还得小心翼翼背着人。
徐庶似乎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旁观着,那个时候的自己还小,听着那个看不清面容的老爹说多少人饭都吃不上,咱们家还能吃上鱼,让自己将来努力,争取让你的儿子吃饱饭,最好是在寻常时节,也能吃上肉。
咱们的胃,是土里刨出来的食养活的,若真有一天名满天下,得其富贵,仍旧是人。但只要是人,就离不开这份土生土长之地!!
就算是让我吃那些被人架起来徒有虚名之物,恐怕也吃不惯。
而这些内情,周瑜并不知晓,所以在他的视角来看,徐庶就是一个能够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之人,他不敢赌徐庶是一个绝对意义上,匡扶汉室的忠贞之士,因为‘理想主义者’是最难揣摩的,你无法用当前的利益名望来判断动机,以此你总是棋差一招……
但唯独有一点,是他们可以合作的。
那就是抗曹这方面……
周瑜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来说,徐庶真的可以说是最省心的‘假想敌’了。首先,他没有在孙伯符离世时从中作梗,反而遵循孙策生前之言而助袁绍讨伐曹操。【官渡一战没有东吴视角开天眼,所以在部分人眼中就是徐庶遵从孙策生前之志】
徐庶这边对曹操的针对可以说是不可化解的地步,骨干人员完全不用担心被敌方策反,各个都是死仇,没有善始善终的可能。
这样一支专门针对曹操南下的军队,即使周瑜对徐庶多有不悦,但看在他手底下这帮兵的情况下,也多少能忍耐一二。不说别的,只能说这抗曹者联盟实在是太铁了,以高顺陈宫两人为首就不可动摇。
但可惜的是,这两人始终不能拧成一股绳。
“可惜…可惜。”周瑜看着徐庶的面容,如今少了几分偏见带来的可憎,对方的容颜确实有几分俊荣秀美,不然也不会被孙策所称赞,对方的容貌秀丽,确实非等闲之人。
世间似乎对于这些人多了几分厚爱,以至于徐庶不仅仅是容貌,其心性之秀丽,渴望世之大同之志,都非常人所能理解。
而这一出苦肉计闹剧后,散席前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交汇,诸葛亮无端看向了他。
我?徐庶一愣,而后恍然大悟,诸葛亮并没有在看他,而是在提醒自己注意身边的陈宫。
方才黄盖受刑时,陈宫面色不佳,原以为是不忍心看年迈忠贞之士受苦,这如前头所言,陈宫绝非‘圣人’,连这点苦都看不了。
这一切事了后,徐庶跟陈宫高顺同往,凭高而望下方演练水军,高顺可以说是全能型选手,即使他之前不精通水战,可自来江东以后,就知道‘水战’是避免不了的,所以闲暇之余都会自行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现今也是一名优秀水军将领,唯一缺少的就是实战经验。
“公台,自你随我来江东,我一直有他事繁忙,连日带夜算上,一直奔走四方。有些事来不及与你细说,可庶绝不是刚愎自用之人,你有何忧虑,不能于我明言?”
比起高顺韩猛这等武将,管亥一直都处在一个很边缘的位置,论工龄管亥远比陈宫要早,属于仅次于高顺第二加入徐庶阵营的老干部。
但韩猛和管亥之间的待遇,那可就一个比一个惨了,这不是能力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隐形问题。
众所周知,‘高顺’是徐庶第一个相伴任命之将帅,不然徐庶空有兵马可却无将领指挥,况且高顺无论是能力还是品行都是毋庸置疑,就光是不饮酒这一点就打败了东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将领
患有乌巢酒仙PTSD症状的韩猛表示,不喝酒的男人简直太帅了!
陈宫也是一样,他是被徐庶‘三往乃求’的谋士,可以说是另一形式上的‘三顾茅庐’了,更何况陈宫后来的表现也对得起徐庶,在徐庶不着家外面浪的时候,一直都是陈宫在稳定着内部,别让孙权偷塔。
后面的沮授、田丰、韩猛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徐庶‘英雄救美’救下的。
所以管亥的处境就特别微妙,因为在别人或是青梅竹马,亦或者天降,再或者是英雄救美这一类很晋江系的邂逅,只有自己是个悍匪……
第一次出场就是追杀当前主公不说,还差点让小兵伤了主公的主公的军师,还让主公的主公的两位兄弟逼的背了一段贯口和挨了一青龙偃月刀牌大耳帖子……
太窒息了,管亥觉得如果有朝一日自己濒死的时候,有人在他耳边提起这件事都能给自己整活了。毕竟痛苦和快乐的记忆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释怀,但尴尬例外……
何况他本身又是青州黄巾军的渠帅,这等身份让那些自命不凡的世家大族眼里更瞧不上,自己人这边倒还好说,但外界蛐蛐的言论就可以称得上不堪入耳了。
这些倒还好说,早年间为了口食他早就把尊颜踩在脚底下过,似乎这种东西对于他而言,没有什么作用。
‘怎样都好,无所屌谓。’管亥如今也不年轻了,他没有一腔热枕,如今能活一天是一天,他也没有什么梦想啊…向往这种高贵的品质了,活着就行,至于为什么活着,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被他们区别对待就区别对待,反正没少我一口肉吃。
“正因为他‘自轻自贱’,才更好实施苦肉计……”
陈宫比周瑜更早之前相处‘苦肉计’,只不过比起周瑜,他的计谋更决绝狠厉。周瑜不管是何种方式,他内心本愿都是希望黄盖能活下来,只是充当曹营一个内应。
但陈宫下得就是一步死棋,或许是因为他太清楚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所舍下的‘苦肉计’是有去无回的……
陈宫就没有设想过被自己气压针对的管亥能活着回来,而且这些年干的事也都是真的。
徐庶只知道练水军时,管亥被淹到在阎王爷生死簿上高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更多时候的欺负都未曾看见。
三世老臣被欺辱屈敌和一个草根出身被人欺辱黑化投敌,那个更可信一些,毋庸置疑。
况且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为了铺垫这个局,陈宫可以说是自打跟徐庶以来,就没给过管亥好脸子,所以无论谁听闻,都知道陈宫对管亥极其不对付,轻视昔日黄巾出身的管亥。
这几次故意而为之的欺压,不过是加深敌方刻板印象,这样无论何时管亥叛变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如今周瑜打黄盖一事,让原本陈宫安排已久的好棋变成了弃子,怎能不气!
如今只能当做一真一假,混入曹营顺水摸鱼,才能遮掩黄盖这一苦肉计。
“那管亥呢?他之性命为贵,那我之性命为草芥?同是芸芸众生,何故厚此薄彼!?”
徐庶极其不平,与其说是气愤,不如说是痛心疾首,昔日那个会为徐州百姓鸣不平的陈公台如今也变得麻木不仁起来。
乱世之中,谁都不能是真正至善无暇之人,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小九九,这无可厚非,但心中都应该存有一丝底线。
管亥为白身,但他不必别人差多少,唯一遗憾的是他早年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经历。他不像别人少儿时期有过优等的待遇,如今也即将年过百半,却只认得寥寥数语,虽不算是大字不识,但也属于个半文盲阶段,认得几个字却不会写字。
他是这世界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之一,但不意味着他就应该被这样普通的消磨……
但生命不应该是被衡量的……就如同在徐庶心中,就算是有所牺牲,但生命没有贵贱之分。管亥可以是为了成就大义舍生忘死,但绝不能是为了黄盖计谋的成功率,所耗费的资产……
“公台,我问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公台对此意和解也?”
徐庶说着,观察陈宫神态,见对方似有所思,但还是下意识回复着原句意境道:
“此意愿解;常人贫苦时,无卑躬屈膝之奴意。富贵时,没有肆意妄为娇纵之态,这已经是极为难得可贵了…”
“这世上鲜有人能做到贫困苦寒时,还能以追求圣贤之道为乐的人。富有勋贵之人,仍然追求礼法,那便已经远超常人。孔夫子如此回答子贡,是勉励他,追求还未到达的境界。”
徐庶若有所思念叨着孔圣人那几句:‘贫贱不谄,富贵不娇。’的八字真言,可越是反复读,越是觉得有违背人性常言之举。
“公台,倘若一个人常年处于贫苦之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行路时,路上的砾石沙土都会磨破脚掌鲜血淋漓。而这时候有人高高在上地对你说,只要你磕头下跪,今后就有衣穿,有粮吃,不会担忧四季变更,今后再无沙石磨锐皮肉之苦。公台…你教我,此人如何不跪……”
陈宫愣住了,他眼前闪过昔日徐州境内芸芸众生,他们在铁蹄之下有过哀嚎求饶,有过避而不及。可那又如何,他们有的选择吗?
既然做不到‘贫贱不谄’,就无法追寻圣人之道了吗?
“无规矩无以立,眼高手低,做不成任何事迹。若常居高殿之上,则为高谈阔论之徒,自诩清谈之辈而其误国也……”
前世今生加起来,徐庶如今已经是年近一百五十余岁之人,这些年的眼界是非,早已今非昔比。他是如此,那么诸葛亮则更胜一宿……
阅历长,但不代表智谋远道,可在陈宫如此心狠的苦肉计下,徐庶需要跟他详细通知一二。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点,就是管亥不应该是被牺牲的存在……
"无有远志"这段怎么能这么产梗啊!
刷到有人剪了那段"备结小帽一顶,以尽心意",然后亮子无情"主公是否无有远志"的视频
被评论笑死了
1.
备备(可可爱爱)心寻思: 我要编一顶小帽送给孔明~
对孔明: 军师军师你看草帽。
军师: 汉室复兴了没有!😡
备备回去后: 呜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俺不中了😂😂)
2.
晚上回去一边哭一边拆自己编了一半的草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其实还有鞋)
3.
像个只和孩子谈学习的扫兴家长😭
(哈哈哈哈哈...
刷到有人剪了那段"备结小帽一顶,以尽心意",然后亮子无情"主公是否无有远志"的视频
被评论笑死了
1.
备备(可可爱爱)心寻思: 我要编一顶小帽送给孔明~
对孔明: 军师军师你看草帽。
军师: 汉室复兴了没有!😡
备备回去后: 呜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俺不中了😂😂)
2.
晚上回去一边哭一边拆自己编了一半的草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其实还有鞋)
3.
像个只和孩子谈学习的扫兴家长😭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
47岁的刘备
“主公是否无有远志”
48岁的刘邦
“看狗打架真好玩”
(我们备还是太卷了)
5.
举个例子,你的老板把你招到麾下,承诺你说将来一定会把公司做大做强,签上亿的合同,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第二天,老板:你看,我刚抢到的美团外卖膨胀神券
(你太有生活了😂)
6.
刘备回去发朋友圈:中式教育你赢了😭😭😭
7.
那一天,诸葛亮在北伐前整理随军物品的时候,又一次在角落里找到了这顶草帽,而此时刘备已托孤多年。
“啊,不愧是我的主公,手艺真不错啊”
(?大家玩梗玩得好好的,怎么还有发刀流的)
8.
“我要抓两只蛐蛐送给相父,相父相父你看,有蛐蛐”
“出师表背完没有?!”
“呜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刘家两代算是被拿捏住了)
9.
其实是刘备在遇到孔明之前,既当主公又当军师,二弟三弟只会问大哥怎么办,遇到孔明后,孔明能力太强,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了孔明,日子还越过越好,刘备一时没了大部分的工作,心情又好,这才想亲手编个帽子给亮亮
(还有理性分析流的👍🏻)
10.
备备: 心里按下决心以后要变成没有感情的打仗机器😭😭😭
(哈哈哈哈这什么中式教育下的儿童离家出走变成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让父母后悔幻想啊🤣🤣🤣)
11.
“妈这个麻辣烫真好吃”
“你好好学习读书读出来就能赚钱天天吃了”
“呜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你不要这么代入啊这位网友🤣🤣)
12.
刘备:妈妈妈妈,给你好看的小花花🫰🏻
诸葛亮:作业写完了没有?!😤
刘备:呜啊啊啊啊😭
(等会儿谁是主公来着??)
13.
你是清北优秀毕业生,有个老板找到你说公司刚刚起步但是一定会变成世界五百强。你选择相信他,结果过了几天找到你说,这几天找不到事干,给你织了件毛衣😠😠
(我宣布这个最代入哈哈哈哈)
嫌弃的亮子and懵逼的主公
本人: 亮子你来批评我啊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