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叹]瑞雪埋忠言——记岳飞陆游
原曲:《所执》。
翻填:羁客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囹圄间,一点烛火摇曳丹心轻,
南征北战而今叹,似漂萍。
病榻上,时时北望昔日繁华旧汴京,
欲拜先辈病骨可支形?
“难问后人,难问河洛,难问王师与新亭,
难问社稷,难问苍生,难问北征。”
“难言中原,难言败绩,难言君留风波亭,
难言称臣,难言岁贡,难言休兵。”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更漏断,白衣碧血踏雪出中庭,
(主)茫茫天地何日昭,忠贞名?
(和)一杯毒酒了却,此间余生。
爆竹声,欢笑凄凉浊泪两...
原曲:《所执》。
翻填:羁客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囹圄间,一点烛火摇曳丹心轻,
南征北战而今叹,似漂萍。
病榻上,时时北望昔日繁华旧汴京,
欲拜先辈病骨可支形?
“难问后人,难问河洛,难问王师与新亭,
难问社稷,难问苍生,难问北征。”
“难言中原,难言败绩,难言君留风波亭,
难言称臣,难言岁贡,难言休兵。”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更漏断,白衣碧血踏雪出中庭,
(主)茫茫天地何日昭,忠贞名?
(和)一杯毒酒了却,此间余生。
爆竹声,欢笑凄凉浊泪两行唯残影,
(主)但悲九州不得见太平。
(和)一隅偏安不知中原冷。
“难忘孤军,难忘朱仙,难忘父老挽车停,
而今唯有,一抔黄土,埋我姓名。”
“难忆从军,难忆壮志,难忆射虎南山青,
而今唯有,一碗浊酒,浇我恨声。”
一轮又过去,旧恨未平,
后人抚卷泪如倾。
北海鲲鹏,东海长鲸,冷月一并坠沧溟,
敢问世道,敢问幽云,何时清明?
后人合卷,提笔无言,岁末灯花又飘零。
“二公去后,胜状不在,如何诉听?”
“来孙已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岳飞是第一个有可能带南宋直捣黄龙恢复幽云的将军,也是辛派词人的先驱,而陆游是南宋前期最后一个心念中原愿北伐的书生,陆游去后开禧北伐大败,南宋再无力直捣黄龙……而他俩又恰好都去在除夕,何尝不是北伐希望的一年年逐渐幻灭……
注:是岳帅同陆三郎的对话体,最后结尾是小林(林景熙)……
现在是除夕夜,对不起这个时候发刀子可是真的很合适
@飞飞天天不加班 @星澜紫霞(崖山三顿首) @红 青 @函数 @唤起明月供竹影(鸿归何处1.8) @独木寻林 @雁回无迹 @烟霏秋雨欲同归 @禾末秣 @关河月/竹霜 @湘江墨客(空闻海上有冰槎版) @旧阙 @星月 @空岩白虹(读苍水集向鄞县版) @一堆胶卷 @Miranda @篱雒 @好诶是摸鱼怪 @鲛绡透(小日子你怎么还不逝啊!!!) @我再也不搞史同了卧槽张岱 @雾凇🌲~(倘无痴梦何来我) @什么时候才能躺着吃粮【疯猫院宣传队队长】 @青衫君子(却道天凉好个秋)
水调歌头·临近年底,赋词赠京华结交诸友
序:京华诸友者,刘羽溯筠闲@唤起明月供竹影(寻取中流誓) ,李寒月长寒@星月(暂不更新) ,柳瑶卿长霞@星澜紫霞 ,姜阑轩@青衫君子(明年此携青云去) ,李雨@函数(士论应悲玉石焚) ,樵苏@我再也不搞史同了卧槽张岱 ,茅式余伯先@独木寻林 等也。
西风吹又遍,宋事尚沉清。
留诸遗恨,千年之下后人听。
先道中原文字,再写燕京图划,后作岭南声。
京华结交久,四座是豪英。
西湖社,月泉意,复欲明。
半天寒色,云暮渭北忽开澄。
唤起幼安文字,提笔龙川图划,又唱放翁声。
但约他年后,相对写峥嵘。
因为正式过年(...
序:京华诸友者,刘羽溯筠闲@唤起明月供竹影(寻取中流誓) ,李寒月长寒@星月(暂不更新) ,柳瑶卿长霞@星澜紫霞 ,姜阑轩@青衫君子(明年此携青云去) ,李雨@函数(士论应悲玉石焚) ,樵苏@我再也不搞史同了卧槽张岱 ,茅式余伯先@独木寻林 等也。
西风吹又遍,宋事尚沉清。
留诸遗恨,千年之下后人听。
先道中原文字,再写燕京图划,后作岭南声。
京华结交久,四座是豪英。
西湖社,月泉意,复欲明。
半天寒色,云暮渭北忽开澄。
唤起幼安文字,提笔龙川图划,又唱放翁声。
但约他年后,相对写峥嵘。
因为正式过年(除夕)的时候某有一个活动安排,所以提前到现在祝大家新年快乐!
以及这首词是赠给某所有的亲友的,序中提到的只是某目前知道有具体自设名字且明确提出要被写进《弹铗录》的,还有几位有名字(温黎@朵朵 /沈檀笺@鲛绡透(高中暂退) /元淞意@雾凇🌲~(荡尽浮云见晨曦) )但没被写进去是因为很久没有联系,不知道要不要入弹铗录。其他亲友会在最后一并艾特上。
如果有有自设名字和具体设定的亲友想入《弹铗录》,私信找某(比心)
附:
Q:《弹铗录》是什么?
A:是一个背景架空南宋但类似现在的太平盛世,人物是某和亲友的自设(这群自设被称为“京华结交”)群像,写出来的风格会类似世说新语,一小段一小段那种。
Q: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自设被写进去呢?
A:有自设名/字(号),性格完善,尽可能有一个完整的交游线,或者至少要有ta在这个世界观的身份(切记不要当奸臣啊喂!)。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除某本人之外,至少和一位本词序里写到的人(的自设)认识
@此事君自了 千古一扁舟. @空岩白虹(读苍水集向鄞县版) @柳如适字达雅(盼统一版) @Miranda @烟霏秋雨欲同归 @黑历史太多了遂停更但是人还在这个大家放心 @什么时候才能躺着吃粮(落月孤倚)
一份元旦祝福~
新年又至,且先祝愿诸君并自身:
请依旧满怀热忱,依旧行己所爱,让平生丹心清见万丈底,纵使销尽自身,这份情怀犹为百炼之金;
请不要为了无人得会而空自惆怅,若难逢炬火你便是唯一的光,本应缘直道前行,不该为穷途而哭;
请不要为了微哉鸟鸣而扰乱心绪,几滴秽水只任他们从背后泼来,毕竟你终怀着不死之心,永贯诚挚可比金石。
一年一月,一日一时,一分一秒,即使终将成为遥远的历史,对于当下也还近在咫尺。
2025,且奋力行在当下,积极面向未来,莫谩拘牵伤心事,青云依旧是前途!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再次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新年又至,且先祝愿诸君并自身:
请依旧满怀热忱,依旧行己所爱,让平生丹心清见万丈底,纵使销尽自身,这份情怀犹为百炼之金;
请不要为了无人得会而空自惆怅,若难逢炬火你便是唯一的光,本应缘直道前行,不该为穷途而哭;
请不要为了微哉鸟鸣而扰乱心绪,几滴秽水只任他们从背后泼来,毕竟你终怀着不死之心,永贯诚挚可比金石。
一年一月,一日一时,一分一秒,即使终将成为遥远的历史,对于当下也还近在咫尺。
2025,且奋力行在当下,积极面向未来,莫谩拘牵伤心事,青云依旧是前途!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再次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避雷!《大唐的锦鲤》,疑似伪人写作
《大唐的锦鲤》
花六十元的受害者老师@池鱼就是鱼啊
我愿称之为继《假如李白不作诗:唐宋文人的生活趣事》后雷文区又一大著作。
请看VCR: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星澜紫霞 @关河看剑(身在燕山,心在临安) @我再也不搞史同了卧槽张岱 @蕉下客&喜糖&鱼丸 @唤起明月供竹影(寻取中流誓) @吉楠 @:) @秋叶寄相思 @雾凇🌲~(荡尽浮云见晨曦) @鲛绡
《大唐的锦鲤》
花六十元的受害者老师@池鱼就是鱼啊
我愿称之为继《假如李白不作诗:唐宋文人的生活趣事》后雷文区又一大著作。
请看VCR:
@星澜紫霞 @关河看剑(身在燕山,心在临安) @我再也不搞史同了卧槽张岱 @蕉下客&喜糖&鱼丸 @唤起明月供竹影(寻取中流誓) @吉楠 @:) @秋叶寄相思 @雾凇🌲~(荡尽浮云见晨曦) @鲛绡透(高中暂退)
元稹辟谣
看到很多朋友们被谣言洗脑已久。其实我能理解,因为大环境如此,元稹的谣言总是比辟谣多,而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向来被人津津乐道……但是作为一生要强(划掉)一生要给自推辟谣的史同女,我还是决定写下这篇辟谣,希望朋友们能耐心看完。
ps:有一点点元白提及就打了tag ,如果不妥请联系我删除
零、元稹基本信息
元稹,779-831,字微之、威明,河南洛阳人,中国唐朝中期大臣、文学家、小说家,与白居易并称"元白","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之一,有"元才子"之称。
一、关于元稹的家庭
1:元稹与韦丛(字茂之)
真夫妻...
看到很多朋友们被谣言洗脑已久。其实我能理解,因为大环境如此,元稹的谣言总是比辟谣多,而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向来被人津津乐道……但是作为一生要强(划掉)一生要给自推辟谣的史同女,我还是决定写下这篇辟谣,希望朋友们能耐心看完。
ps:有一点点元白提及就打了tag ,如果不妥请联系我删除
零、元稹基本信息
元稹,779-831,字微之、威明,河南洛阳人,中国唐朝中期大臣、文学家、小说家,与白居易并称"元白","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之一,有"元才子"之称。
一、关于元稹的家庭
1:元稹与韦丛(字茂之)
真夫妻,感情甚笃。
韦丛死后元稹写下《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遣悲怀三首》(“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六年春遣怀八首》(“怪来醒后傍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祭亡妻韦氏文》
这里我顺带着说一下这几句诗。
第一句太著名了我不翻译了。
第二句的正确翻译是“离别的遗憾人人皆有,而因你我是贫贱夫妻,所以生离死别时格外哀伤”,并不是穷困的夫妻干什么事都会悲伤啊啊啊!!!
第三句真的……811年,妻子死后两年,元稹醉酒后在梦里喊妻子的名字……真的,说他和韦丛感情不好的都是什么人啊。
再说一个问题。常有人说元稹拿婚姻当跳板,借岳父韦夏卿的权力升职。事实上元稹与韦丛802年结婚,韦丛父亲韦夏卿806年去世,而元稹803年任校书郎,807年才升左拾遗。且如《遣悲怀三首》所述,他们婚后生活是十分贫苦的,所以并不存在元稹为升职与韦丛结婚的说法。
(倒不如说是韦夏卿看中了元稹这个好苗子,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可惜韦丛809年就去世了,唉)
2:元稹与安仙嫔
韦丛去世后(810年),元稹纳安仙嫔。814年,安仙嫔去世,元稹写下《葬安氏志》纪念她。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时给一个妾写墓志铭是很罕见的。
说实在的在古代原配死后续弦纳妾这个事很常见,更何况810年元稹才31岁。
以新道德评判古人是不是有点傲慢了。
3:元稹与裴淑(字柔之)
安仙嫔去世后一年,元稹娶裴淑。期间元稹写下《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景申秋八首》《感逝》《妻满月日相唁》《赠柔之》,这些诗都能证明元稹裴淑感情很好。
我想说一句,一般古代女性嫁人后都记载为“xx氏”“xx夫人”,但元稹先后三位妻妾的名字都流传了下来,很直接的展现了元稹对她们的尊重。
二、关于《莺莺传》与元稹张生论
元稹是张生这一说法最早出自宋代,我想大多数人相信它是因为鲁迅也曾这么说过。但实际上这件事根本经不起推敲。
其一,《莺莺传》将崔莺莺描绘的非常美好,明显表达了对她的赞美。若元稹真是张生,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写?引火烧身、让别人骂他么?
其二,元稹的好友李绅(写锄禾日当午的那位)和杨巨源分别写《莺莺歌》和《崔娘诗》表达对崔莺莺的惋惜。各位试想,你的朋友写诗惋惜你的前女友,变相指责你始乱终弃,这可能么?
综上,元稹张生论根本站不住脚。
三、关于元稹著名的风流韵事
1:元稹与薛涛
传的最广的一个,我慢慢骂(划掉)辟谣,诸君耐心看。
首先这件事并未在元、薛二人的时代流传,而是出自唐末《云溪友议》一书。这本书所述内容本身的真实性就很低,《四库全书》有评:“与史不符”、“殆传闻之误记”、“毁誉不免过当”、“诲谑古圣尤小人无稽之谈”、“皆委巷流传,失于考证”、“皆不足取”。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也说它“滤生于晚唐,以处士放浪山水,仰屋著书,不能常与中朝士大夫相接,故其所记如安禄山、严武、于顿、李绅之类,不免草野传闻,近于街谈巷议,《提要》驳之是也。”《云溪友议》的历史性错误我就不论了(比如元稹担任官职的经历完全错误),单从一些逻辑错误来讲。
809年,元稹在东川查案,而薛涛当时深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喜爱,并与武元衡一起在西川生活(此处原误作韦皋,感谢评论的老师指出)。且元稹在《使东川·好时节》中写“虚度东川好时节,酒楼元被蜀儿眠”,他在东川是在查贪污案的啊,忙得很的,哪儿有时间专门跑到西川和薛涛相会。
以及,809年元稹32岁,薛涛41岁(也有说法50岁,两种都有记载,我就都写上了)。薛涛无论如何是歌妓,吃青春饭的,真的我无法想象这个年龄差两人还能传绯闻,况且当时薛涛是跟着武元衡的啊!!至于薛涛为元稹终身未嫁就更离谱了,他俩见面的时候薛涛年纪已经不小了,再怎么终身未嫁也不会是因为元稹啊……
(叠甲:我也很喜欢薛涛姐姐的,多好的才女啊!被卷进谣言这件事他俩都身不由己,但是元稹被骂的更多一点……)
再说一下元、薛二人所谓的“唱和诗”,我们先上原文:
《寄赠薛涛》(元稹)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夜咏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闲似好男儿。
《寄旧诗与元微之》(薛涛)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下咏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教男儿。
请诸位看,这两首诗除个别字不同外无任何差别,我说句难听的,你管这叫唱和诗?傻子都不信真的。不知道唱和诗是什么的可以参见《梦元九》(白居易)和《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总之不会是这样仿若小学生抄作文一般的东西。
况且,这两首诗均未收录在二人诗集里。
2:元稹与刘采春
各位朋友们,刘采春是有丈夫的啊!《望夫歌》就是她写给她丈夫周季崇的!一个有家室的人,根本不会成为别人的妾室。而所谓元稹的《赠刘采春》同样没有收录于元稹的文集《元氏长庆集》。
以及,这个故事和元、薛的故事一样,出自《云溪友议》,真实度断崖下跌,详见上文。
3:元稹和其他人
说说我见过的吧。
元稹和鱼玄机。事实上元稹去世的时候鱼玄机13岁……
元稹和小迎。事实上小迎是元稹女儿……
还有太多就不赘述了。不过这写风流事侧面表现了元稹长的很帅,鲜卑族嘛。
四、其他
1:元稹和李贺
我见过一个说元稹记恨李贺于是使绊子让他无法科举的,原文如下:
《剧谈录》:李贺少时轻狂有才名。时元稹新以明经擢第,欣然往谒之。贺拒门不见,使仆者谓曰:"明经擢第,何事来看李贺?"稹由是怀恨。后元稹为礼部郎中,故毁曰:“贺父名晋肃,子不合举进士。”盖“晋”“进”同音也。恶贺者多附和之,贺以是不进,年二十七慢郁而终。
实际上元稹没当过礼部郎中,而且元稹明经及第的时候15岁,此时李贺4岁……我笑死了,李贺4岁啊4岁,他是什么哪吒么(对不起长吉)
2:元稹和白居易
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论请不用奸臣表》是怎么搞出来的。首先以元白的交情,白居易绝对不会称元稹为“奸臣”。其次这篇文是在白居易去世后才出现的,且没有收录于白居易的文集《白氏长庆集》。最后所谓的“白居易”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元白还在如胶似漆地(划掉)唱和,所以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玩意儿是假的。
(噢顺带一句,元白交往如胶似漆是白居易说的,详见《祭微之文》《与元微之书》)
3:还是元稹和白居易
“元稹七老八十了还和白居易同玩一个小妾。”我们先不论这件事的真实性,首先,元稹就没活到七老八十,他53岁就去世了。
然后就事论事。元白二人都是很尊重女性的,这种事情不可能出现,over。
(例如《琵琶行》中白居易写“为君翻作琵琶行”,“君”字足以提现他对琵琶女的尊重)
这里再说一句白居易。有人说他晚年蓄妓,但我要解释一下那些都是乐妓!乐妓!专门搞音乐的!白居易喜爱音乐这件事是什么小众秘密么?况且白居易死前还了所有乐妓自由身。
五、结语
“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我想,元微之不会在乎这身后名,但我在乎,如我这般敬他爱他的人都在乎。
请记住,元稹有宰辅之才安民之功,他不该被谣言拴在小小一块风流地。
请让谣言止于智者!
感谢阅读到这里的朋友们。
二编:修正了一些史实错误和错别字。
无意间细翻乐天写给微之的诗
以前只对“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印象深刻(《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落老人追寻前约且结后期》)
“况随白日老,共负青山约”(《寄元九》)
“白首青山约,抽身去得无”(《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连翻到三首,第三次看到的时候突然很难受
乐天一直都希望与微之一起归隐
无意间细翻乐天写给微之的诗
以前只对“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印象深刻(《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落老人追寻前约且结后期》)
“况随白日老,共负青山约”(《寄元九》)
“白首青山约,抽身去得无”(《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连翻到三首,第三次看到的时候突然很难受
乐天一直都希望与微之一起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