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Passer Passer 的推荐 southeasterndream.lofter.com
小土刀

聪明人的枷锁

小聪明到大智慧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横沟,只能用天赋、坚持和勤奋来填。如果硬要说有技巧,恐怕就是『元学习』、『元思考』、『元实践』和『元创造』。

聪明了吗?

聪明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被别人被自己贴上了『聪明人』的标签,也就戴上了枷锁。外在的枷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被移去,但是内在的枷锁,想要解开,就没那么容易了。

内在的枷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做事情凭借直觉,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完成得不错。可是直觉也有范围,一旦超出,因为平时没有培养正确做事的能力,往往不尽如人意。

  2. 做事情依赖个人,在学生时代作业考试甚至是小组项目都可以自己扛,可是个人能力再大也有范围,一旦超出,因为平时没有...

小聪明到大智慧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横沟,只能用天赋、坚持和勤奋来填。如果硬要说有技巧,恐怕就是『元学习』、『元思考』、『元实践』和『元创造』。

聪明了吗?

聪明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被别人被自己贴上了『聪明人』的标签,也就戴上了枷锁。外在的枷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被移去,但是内在的枷锁,想要解开,就没那么容易了。

内在的枷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做事情凭借直觉,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完成得不错。可是直觉也有范围,一旦超出,因为平时没有培养正确做事的能力,往往不尽如人意。

  2. 做事情依赖个人,在学生时代作业考试甚至是小组项目都可以自己扛,可是个人能力再大也有范围,一旦超出,因为平时没有培养合作的能力,常常功亏一篑。

直觉是可以培养的,合作是可以学习的。小聪明若是想要转变为大智慧,得利用自己的聪明,用不依赖聪明的方法,在正确做事的前提下,扩大自己的直觉范围,优化自己的合作机制。

遗憾的是,市面上大部分的书,到这里就结束了,剩下的不是猛灌鸡汤,就是列举一堆『看起来有用但是实际没用』的技巧,基本属于作者自己都没想明白就出来忽悠。

这篇文章想说的就是各类畅销书没说清楚的东西:

  1. 正确学习的方法

  2. 正确思考的方法

  3. 正确实践的方法

  4. 正确创造的方法

就像大贤得出世再入世一样,想要成为『大智慧』,首先得有点『小聪明』。注意,这里的『小聪明』和大家通常理解的不一样,指的是相对于『大』智慧的『小』聪明,而不是原来略带贬义的意思。成为『小聪明』的第一步,就是认清自己的思维模式,要想以聪明的方式思考问题,就得善用自己的长处,认识并完善自己的弱点。

另外正如《穷查理宝典》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掌握许多知识,让它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与之相反,如果不努力去实践这种跨科学的方法,许多最聪明的人只会取得中等成就,甚至生活在阴影中』。

正确学习

Data is not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is not knowledge. Knowledge is not expertise. Expertise is not execution.

广义来说,所有的学习都是自学,毕竟没有任何一种科技可以直接把知识『灌输』到我们脑中,即使有老师,我们仍然需要自己去学习。当我仔细审视『自学能力』的时候,发现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阅读能力 - 基础技能

    • 广泛阅读,略读结合精读

  • 理解能力 - 在阅读能力基础上的初级技能

    • 提取核心思想,按照章节逻辑堆阅读进行总结

  • 检索能力 - 在理解能力基础上的中级技能

    • 围绕核心思想,寻找相关材料,从多方面看问题

  • 写作能力 - 由输入到输出的重要技能

    • 写作实际上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把思维中的想法用文字写下来,本身就是一个整理、分类的过程

  • 思考能力 - 在写作能力基础上的高级技能

    • 勤于琢磨思考该事情的目标、实质、意义,而后再据此去思考做好这件事情的方法,并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

  • 实践能力 - 把学习转化为价值的核心技能

    • 能够举一反三,能把所学应用于实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前进的方向

一定要脱离『学霸/学渣』的思维定式。学校的教育体系本来就是有缺陷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学能力,去弥补那些自己感兴趣但学校从未教授的东西。这样看来,我们应该成为『沙盒游戏』中的『自由探索者』,不要限定自己的角色,也不要被学校、专业所限制。多学科视角的思考方法能产生某种「共奏效应」,发现原本无法发现的深度见解。

学习关于学习本身的知识,就是元学习。

正确思考

So avoid the temptation to master all the skills you need before taking on a challenge.

应试教育,或者说以考试制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会自然而然被灌输『标准答案』的概念,写对有分写错没分,每个问题对应一个标准答案就被植入到我们的脑中。小聪明可能可以每次都填上标准答案,但大智慧会以标准答案为起点,开始探索的旅程。

差异在哪里?在于『思考无固定答案』的习惯。把纸上的问题映射到现实问题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自己的答案。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独立』。思考时不要依靠网络,毕竟思考是思考,搜索是搜索。如果总是依赖网络,一旦遇到搜不出来的情况,就很难找到解决办法了。

当然,在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还是需要借助搜索的力量,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能『囫囵吞枣』,信息需要经过考虑、推敲后才能转化为想法。不同人看待同样的信息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相信自己的判断,确认信息,独立思考,不能偷懒。我们还需要时刻拥抱不确定性,越是不习惯,越是要让自己站在正反两面去思考分析问题。

思考的时候一定要有的放矢,意识流看起来很美,但是不利于交流,思考的输出应当是他人容易重视、记住和接受的,也就是要有:

  • 逻辑推理能力 - 论点分解或总结

  • 时间管理能力 - 区分优先性

  • 交流能力 - 加强说服力

至于思考的结果是对是错,反而不是重要的。一旦出现错误时,要学会追踪当初的思维轨迹,找到哪里出了差错,经验——错误的归纳模式是人类最根本也最可靠的学习方法。

思考关于思考本身的东西,就是元思考。

正确实践

Whenever you can, as long as the water’s not too far over your head, just jump in, and figure it out as you go.

知行合一,可能是正确实践的终极奥义。在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时不时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 正在解决的问题是我需要解决的问题吗?

    • 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通常并不会花很多时间,方向不清的情况下走冤枉路却是白费工夫

  • 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最好的方式吗?

    • 实践过程中会出各种小差错,要从这些差错中学习并提高实践能力

  • 能不能利用前辈的经验减少重复劳动?

    •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经验是共同的

  • 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对应的尝试思路是什么?

    • 遇到困难的时候已经有了准备,就不会慌乱

  • 信息流动顺畅吗?是不是团队的每个成员都真正参与了进来?

    • 让每个人都清楚明白,就是流程的『可视化』,能让工作更简洁、更有效率

实践是学习和思考的演戏场,前面提到的各种能力和技巧,都可以运用到实践中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最高效的做法是:

  1. 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背后的东西,背景、事物、条件、关系。通过重新定义问题本身来探索问题的本质。

  2. 独立思考。先不借助书本和网络,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试错的目的就是从中得到意外的收获。现实不比理论,遇到的问题往往具体而特殊,几乎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还是那句话:主动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书本和网络的资料可能会给人启发,但是也是枷锁,框住想象力。

  3. 全面观测。这个时候可以在书本或网络中找寻相关内容,可能的话尽量与他人交换想法。认知本身就是主观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要全面观测,才能得到更接近『真实』的认知。也就是主观的客观化。

  4. 形成框架。简单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套路』,不同类型的问题有不同的解法,通过具体的实践不断迭代优化自己的理论与套路。

  5. 魔鬼细节。仰望星空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实践难免把手弄脏,但也只有把手弄脏才能得到完备的解决方案,继而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6. 每次处理问题请重复上述步骤

实践是问题导向的,不能为了做而做,面对动态世界的复杂系统,只有以未知作为起点进行思考,才可能拨开迷雾找到答案。

实践关于实践本身的东西,就是元实践。

正确创造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provide you the toolsets that enable you take the data around you, make sense out of it and find out a way to create something productive out of that. As the amount of data around us explode, the necessity for education grows.

创造性这个东西,说流淌在血液中一点也不为过。我们骨子里传下来的智慧、毅力、勤勉、奋发当然不能丢,但是更应该再来点浪漫主义,从超越功利的角度找回精神自主性,每个人都要是特立独行的个体,而不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千人一面脸谱化。

多元化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对生活本身的富于诗情的理解,才能真正让自己『立体』,有广度也有深度,才能创造出更多新东西,而不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当幸福来敲门』这个翻译我觉得特别好,很多东西不是去找就能找得到的,而是把该做好的都做好,然后静静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创造就是如此,尤其是下面提到的『酝酿』阶段,就是『当创意来敲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 准备阶段。搜集相关信息,缩小问题范围,直到看到障碍

  • 酝酿阶段。将自己完全浸在问题里,运用潜意识思考,不要有寻找解决方案的压力

  • 启发阶段。用直觉或有意识的思考处理问题,用直觉或洞察力来形成可能的解决方案

  • 验证阶段。对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合理性检验,验证方案的正确性,并最终打磨完整

创造关于创造本身的东西,就是元创造。

总结

Heroes inspire us for many reasons: they make tough decisions, they keep going and they get done what matters. But there’s another reason we love our heroes. Inside us all, we know we have the power to become one ourselves.

英雄人物之所以能激励我们,是因为他们能够作出艰难的抉择,他们永不言弃,他们总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我们之所以崇拜英雄还有另一个原因。在内心深处,我们都相信自己有能力成为他们。


Ryan.Z.
雪中珞珈,雪中樱顶

雪中珞珈,雪中樱顶

雪中珞珈,雪中樱顶


盛饭_盛菜·LoFoTo
自打生活在南京,感觉南京的雪从...

自打生活在南京,感觉南京的雪从未认真下过,相应的也从未专心的去拍过。这次拍摄如此的刻骨铭心只是因为冷……南京的极寒时分能一道外拍的同志那绝对都是生死之交。

自打生活在南京,感觉南京的雪从未认真下过,相应的也从未专心的去拍过。这次拍摄如此的刻骨铭心只是因为冷……南京的极寒时分能一道外拍的同志那绝对都是生死之交。

指尖

幸福和不幸福之间,其实就差了这一点


作者:晚情

  临近过年,饭局邀约就特别多。朋友R的新房子落成,邀请我们过去暖居,聚聚人气。我们今年也在装修房子,只是尚未搬进去,所以对别人的装修效果特别感兴趣,加上R烧得一手好菜,在双重诱惑下,我和先生高高兴兴地赴约了。

  

  除了我们,她还邀请了另外两对夫妻。R的老公怕我们无聊,拿出两副扑克牌,让我们打升级(南方的一种打牌游戏,有的地方叫80分,有的地方叫拖拉机),R就在厨房里忙活,不时飘出一阵阵地菜香,她老公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而是在厨房里打下手。

  

  突然“桄榔”一声,东西打碎的声音,我们不约而同地转头一看,原来是R端着一大盆酸菜鱼,手上有油,一时没拿稳就摔了。...


作者:晚情

  临近过年,饭局邀约就特别多。朋友R的新房子落成,邀请我们过去暖居,聚聚人气。我们今年也在装修房子,只是尚未搬进去,所以对别人的装修效果特别感兴趣,加上R烧得一手好菜,在双重诱惑下,我和先生高高兴兴地赴约了。

  

  除了我们,她还邀请了另外两对夫妻。R的老公怕我们无聊,拿出两副扑克牌,让我们打升级(南方的一种打牌游戏,有的地方叫80分,有的地方叫拖拉机),R就在厨房里忙活,不时飘出一阵阵地菜香,她老公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而是在厨房里打下手。

  

  突然“桄榔”一声,东西打碎的声音,我们不约而同地转头一看,原来是R端着一大盆酸菜鱼,手上有油,一时没拿稳就摔了。

        见我们都停下了手中的牌,她非常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我笨手笨脚的。”

  

  那盆酸菜鱼特别大,又都是油,可以说餐厅几乎是一片狼籍了,R的老公跑过来一看,也愣了一下,R赶紧说:“都怪我手笨,好好一盘鱼就这么打碎了,你陪他们去玩,我把这里收拾一下。”

  

  但是,这个男人的表现让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感动,他跨过那些油腻和碎片,握住老婆的手翻看着:“平时你不是不小心的人,是不是被烫了才拿不住,给我看看?”

  

  大概是因为我们都在场,R有些难为情,想把手抽回去:“没有,刚才盛的时候,不小心把油弄到盆边上了,就一时没拿住,对不起!”

  

  R的老公说:“这有什么对不起的,谁这辈子还不打碎点东西,都是我不好,我应该先帮你把鱼端出去再去充电。”

  

  R把老公推了推:“这里都是油和碎片,我先把这里打扫一下。”R说着就要去拿拖把。

  

  她老公一下拦住了她:“你先回房间换身衣服,这里我来打扫。”

  

  R并没有跟老公争,只是看着满地的鱼,无限惋惜,我们赶紧说,有没有鱼都不要紧,随便来几个家常菜就可以了。

  

  R的老公就一个人把客厅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们想要帮忙,都被他阻止了,等他收拾完后,就去厨房给R帮忙。后来,R做了另一种鱼给我们吃,还有10来个家常菜。



  那顿饭,是我吃过的印象最深的一顿饭,并不是因为R的厨艺,毕竟当今社会里,再好吃的东西都能轻松办到,而是因为这顿饭充满了爱。

  

  吃饭时,我们还未动筷,R的老公就说:“我最喜欢吃我老婆做的饭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合你们的口味,但我特爱吃,我就不客气了啊,你们也别客气。”

  

  几乎每道菜,他都会夸奖一番R,R被他夸得挺不好意思,羞涩地说:“哪有这么夸自己老婆的?”

  

  R的老公很认真对我们说:“夸老婆有什么不对呢?如果不觉得自己的老婆好,干吗娶回来啊?老婆肯定是自家的好嘛,对不对?”

  

  我们都笑着点头,心中也有些感慨,R的孩子都12岁了,两人的相处却还像新婚蜜月似的,不能不说这是爱的艺术。

  

  想起几年前也曾经在另外一位朋友家吃过饭,但完全是另一副光景,用鸡飞狗跳来形容再适合不过。

  

  忘记那次是为什么赴约的了,只记得女主人每端上来一道菜,男人都会挑剔嫌弃一番:“这菜咸了,你放了多少盐啊?”

  

  女主人尝了一口说不咸啊!男人就不高兴了说你自己当然不会说咸了,天天呆在家里,连菜都做不好,人家的老婆又工作又赚钱,家务还干得利落。

  

  女主人也不高兴了,回敬道:人家的老公又赚钱又帮着老婆干家务呢,你呢?除了会挑三拣四还会什么?你嫌我做的不好吃,那就自己做啊,挑剔别人谁不会?

  

  男人就对着我们说:看到没有,我忍了她十几年了,你给她指出错误来,她从来不会虚心接受,我娶她也算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

  

  我们赶紧劝:小事小事,只是一顿饭嘛,菜怎么样不重要,和气才重要。

  

  碍于我们在场,他们也停止了争吵,但是那顿饭我们真是吃得消化不良啊!因为我们很内疚啊,如果我们不接受他们的邀请,也许他们就不会吵了,但他们完全不觉得,反而在席间说了对方很多不是,让我们评理和声援。

  

  我们默默地吃饭,恩恩哦哦地含糊应着,生怕不小心再把他们的战火给烧起来。吃完之后,赶紧各自找借口溜了。



  从R家告辞出来,另一位老公感慨地说:以前我觉得夫妻之间太客套简直就是虚伪,有什么就说什么才是夫妻,现在突然觉得,越是夫妻越是需要欣赏和赞美,那是恩爱,不是虚伪。

  

  我们纷纷点头,聊了一路夫妻相处之道。

  

  有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我认为应该是反过来的,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夫妻之间不是指责挑剔,就是横眉怒目,不是相互嫌弃,就是相互刺伤。

  

  回想一下当初结婚时,也是这么相互看不顺眼吗?肯定不是,这得对自己有多大的仇恨啊,那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个局面呢?

  

  而幸福的家庭却各有各的幸福,也许是生活中的爱侣,也许是事业上的良伴,又或许是兴趣上的盟友。但他们却始终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嫁给你(娶了你),我不后悔,在我眼里,你就是最好的,所以我赞美你,欣赏你,爱惜你!

  

  真的是幸福的人比不幸福的那些人强很多吗?如果单从外在条件上而言,绝对不是,有些人家庭虽然不幸,但是事业出色,经济条件良好,反而是那些过得很幸福的人,也许事业普通,经济环境一般。但是后者往往带了一双发现对方优点的眼睛和一颗珍惜对方的心。

  

  亲爱的,幸福与不幸福之间,其实就差了这一点 。


鱼翅膀
羡慕在这撸星轨的大师们,回南京...

羡慕在这撸星轨的大师们,回南京后一直没能见到星星

羡慕在这撸星轨的大师们,回南京后一直没能见到星星

文艺社

一篇你值得一读的文章。

我异常愤怒。

怨恨、悲愤、挣扎的无力感充斥在我心头,加剧了我的消极情绪……

紧握着的拳头,在落下桌面的那一刻收了力。

“怦”的一声,沉闷并不响亮。

却还是招来了斥责。

我沉默地拿起汤匙,继续吃饭。

只是心中的愤怒仍然没有被熄灭。

我愤怒的是、

为什么要自以为是地给我安排着这一切?

为什么要把你们自己的负能量一点一点地传递给我?

为什么要剥夺我所拥有的一切?

为什么要制造一个牢笼,把我困在里面,然后来告诉我要如何如何听话?

为什么要把我的快乐都夺走?直到它们在记忆中灰飞湮灭。

还记得我十六岁那年的生日,我哭着去找我下床、

她并不知道我哭了、

夜色太黑,她告诉我、不开...

我异常愤怒。

怨恨、悲愤、挣扎的无力感充斥在我心头,加剧了我的消极情绪……

紧握着的拳头,在落下桌面的那一刻收了力。

“怦”的一声,沉闷并不响亮。

却还是招来了斥责。

我沉默地拿起汤匙,继续吃饭。

只是心中的愤怒仍然没有被熄灭。

我愤怒的是、

为什么要自以为是地给我安排着这一切?

为什么要把你们自己的负能量一点一点地传递给我?

为什么要剥夺我所拥有的一切?

为什么要制造一个牢笼,把我困在里面,然后来告诉我要如何如何听话?

为什么要把我的快乐都夺走?直到它们在记忆中灰飞湮灭。

还记得我十六岁那年的生日,我哭着去找我下床、

她并不知道我哭了、

夜色太黑,她告诉我、不开心的时候就要多想想以前开心的事情、

……

她严肃地问我、难道你以前就没有过开心的回忆吗?

我只留下了一句没有,便匆匆离开了她的床、

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织围巾、

我真的不曾记得我有过快乐的时光、

也许一年下来,都没有一天、

可我还是想起来了、

也许我从未忘记、

那段尘封时光里、

她笑得有多开心、她活得有多自由、

……

记忆的潮水涌上来,哽咽在喉咙里,

不会变成眼泪。

……

我是看着自己,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我所讨厌的自己、

曾经那个快乐的自己所讨厌的人。

从搬起凳子扔墙的那一刻、

推开门跑出去的那一刻、

从由开始时的语言攻击,

到现在死一般的沉默、

从由开始时的懦弱哭泣,

到现在死一般的心、

我终结了我一切的情绪,因为我痛恨你们影响着我的情绪、

我以为心死就够了。

可你们还是影响着我、

你们还是主导着我的情绪,我的生活,我今后的路。

因此我愤怒不已。

我跟过去那个死命抗争的自己有什么区别呢?

我始终没能战胜就算在过去也无法战胜的东西。

我始终被困在这牢笼里。

我始终没能拯救我自己。

我始终、

无法释怀、

无法原谅、

无法坦然面对你们、面对过去。

所以十六岁的那个生日,

我才会如此的悲伤。

你们是否有尝试过去理解我?

你们是否有反省过自己?

你们是否会难过为什么我对感情会如此淡?

你们是否会知道,那一次又一次的沉默和妥协不是所谓的屈服,

而是心如死灰的无感?

……

我常常残忍地剖开自己的过去,

来细数你们的一件件罪恶、

有人告诉我,永远也别想去改变你们、

我感到的只有绝望。

在我望着记忆的茫茫大海时,望到的也只有无边无际的绝望、

谁也救不了我。

可是我不甘心,为什么你们可以那么轻易地就占据了我的十年?

并企图主导我今后的人生?

不谈过去,不谈未来。

我的现在就是一片荒芜。

为什么?

……

人生是一条过原点并且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它与x轴有两个交点,

一个代表出生,一个代表死亡,

人的一生走过那么漫长的路却最终回到y=0的地方。

我以前一直把生和死,过去和未来等同起来看,

生即是死,死亦是生;过去即使未来,未来亦是过去。

可是怎么同呢?

我最终要自己一个人走到抛物线的顶点处,

我要自己一个人走到终点,

x不同,意义就不同。

……

为什么要愤怒呢?

为什么无力改变?

为什么你要绝望?

为什么快乐可以被剥夺?

为什么悲伤可以占据你的心?

为什么环境可以主导你的情绪?

不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吗?

不该先收拾好自己再去抱怨环境吗?

不该好好打扫大脑庞大的网络里的每一处灰尘吗?

不该重新要回主动权,勇敢地把握人生的轨迹吗?

……

过去的,那都过去了,

还抱怨些什么?

还挣扎些什么?

还纠结些什么?

人始终该向前看、

我们始终要一个人走到抛物线的顶点处、

我们始终要听从自己的心。

世事无常。

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如何地变换、

无论前方的路如何如何的黑暗、

无论阻碍着你的人声如何如何地嘈杂、

我们始终要坚定地踏着脚下的泥泞、

伴着日月、星辰、碎云、到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

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

如果说,两年前的我曾说过“但我爱生活,一如既往。”

那么两年后的我,还是要说、

即使有时,生活那么的令人绝望,

但我爱生活,一如既往。


小晨在冰岛
每次去新的地方,都会提前做好功...

每次去新的地方,都会提前做好功课,找好喝的咖啡。斯德哥尔摩的好咖啡店一把一把的。Drop Coffee应该是咖啡本身很有名的一家,新加坡经营咖啡店的朋友看到我的insta要求我寄一袋给他,哈。

每次去新的地方,都会提前做好功课,找好喝的咖啡。斯德哥尔摩的好咖啡店一把一把的。Drop Coffee应该是咖啡本身很有名的一家,新加坡经营咖啡店的朋友看到我的insta要求我寄一袋给他,哈。

Sense-FAKETO
真的,昏暗的室内拍成这样我尽力...

真的,昏暗的室内拍成这样我尽力了

真的,昏暗的室内拍成这样我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