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瓶邪的春秋笔法(八):带我回家
喝酒在b站看小哥,这版小哥真是绝了,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喝多了我就睡不着,睡不着就接着嗑一嗑。
有妹子说我嗑的是邪瓶,我明白这是说有骗tag之嫌,别人不说我都不知道自己居然嗑邪瓶了?我记得我在某一段里说过,我坚持认为小哥才是真正强势的那边,所以固然吴邪主动,吴邪是高手,吴邪特别牛逼,我还是嗑瓶邪,不拆不逆嗑瓶邪。
其实这个也没什么好解释的,但我还是解释一下,因为我喝多了。
喝多了就想接着讲一讲小哥,小哥是有强烈反差萌的角色,不然为什么小鸡内裤梗让读者玩了十来年呢,正因为小哥主要人设是高冷,所以偶尔他柔软的一面展现出来才如此让人心动。
我认为蛇沼夜谈是告白的精髓就在于小哥对吴邪示弱了,如果...
喝酒在b站看小哥,这版小哥真是绝了,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喝多了我就睡不着,睡不着就接着嗑一嗑。
有妹子说我嗑的是邪瓶,我明白这是说有骗tag之嫌,别人不说我都不知道自己居然嗑邪瓶了?我记得我在某一段里说过,我坚持认为小哥才是真正强势的那边,所以固然吴邪主动,吴邪是高手,吴邪特别牛逼,我还是嗑瓶邪,不拆不逆嗑瓶邪。
其实这个也没什么好解释的,但我还是解释一下,因为我喝多了。
喝多了就想接着讲一讲小哥,小哥是有强烈反差萌的角色,不然为什么小鸡内裤梗让读者玩了十来年呢,正因为小哥主要人设是高冷,所以偶尔他柔软的一面展现出来才如此让人心动。
我认为蛇沼夜谈是告白的精髓就在于小哥对吴邪示弱了,如果那段对话小哥只是因担心而劝返吴邪,或者一味强调自己会保护吴邪,我都无法把它当作袒露心意的关键点来看。
小哥的示弱意味着他从此把吴邪当作了唯一特别的看待,自此之后小哥便不止一次地单在吴邪面前表现出了不同于高冷和强大的一面,所以我说小哥是会撒娇的。
不是指肉麻的作态,而是由于信任,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属于人性本能的依恋情结。
虽然读者一般情况下会觉得“小哥撒娇”这个命题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以吴邪的视角来看,小哥对他表现出柔和的一面是完全正常的,吴邪一点都不意外。
在张家古楼,吴邪把小哥所说的“快走”听成了“酷爱舟”时,吴邪误以为酷爱舟是什么电子产品,回答说“好,乖,出去就给你买”。
这个口气之温柔,完全是哄人,也就是说吴邪误以为小哥在撒娇,让他给买东西,并且吴邪丝毫没有觉得这个语境很奇怪,没有觉得不符合小哥的人设,而是直接以回应撒娇的口吻给答应下来了。
从这里我知道,吴邪认为小哥跟他撒娇是一件正常、自然的事情,若非如此,他绝无可能如此顺口地作出那种答复。
而且胖子在随后反问“买什么”,也就是胖子的重点和吴邪一样,也放在了酷爱舟是什么东西上面,而并没有惊讶于小哥让吴邪买东西,或是吴邪对小哥安抚式回应。
胖子可是敏感的吐槽机器,他曾经吐槽哑姐,说哑姐对于三叔的情谊实在是太肉麻了。
然而此处这一情景居然没有触发胖子任何吐槽机制,胖子的反应让我越发确认,瓶邪的这种相处模式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基操。
即吴邪眼里,小哥这么做是符合情理的;胖子眼里,小哥这么做和吴邪那么做,全都是符合情理的。
那么在他们心目中小哥做什么不符合情理呢?还是有线索的。
在霍老太下跪之后,小哥拒绝了霍老太,并对吴邪说“带我回家”。
此言一出,众人震惊脸。
此时吴邪的反应是极其懵逼,没反应过来为什么小哥会拒绝霍老太,也没反应过来小哥对他说了啥,但小哥一走,他还是稀里糊涂地立即追着小哥走。
吴邪发现胖子也一头雾水,吴邪在此处运用了心理投射,他认为胖子莫名其妙的点在于“小哥怎么忽然这么性格了”。
心理投射的意思就是,吴邪会以为胖子这么想的原因是他自己就是这么想的。
也就是说吴邪的疑惑点在于“小哥什么时候这么性格了”。
这句话反过来就是“小哥不应该那么性格”。
这个性格的意思大概就是做事立场鲜明有断见。
我当时默默在心里反问他,怎么,小哥一直不就挺性格的吗,有什么不对吗。
大概是因为小哥总听他的话,忽然小哥自己拿了主意,做了一些主动性很强的事情,吴邪就迷惑了。
小哥一连两件事,鲜明地拒绝霍老太以及鲜明地让吴邪带他回家,突然间把吴邪搞懵了。
“带我”这个语法是很微妙的,如果换成“和我”、“跟我”那么意思全都错了,相当于把“我”放在了宾语,即从属的位置上,把对方,即吴邪放在了主导位置上,而且是当着众人就这么说出来了,等于宣布自己就是吴邪的。
“回家”就更奇怪了,小哥哪里有家,蛇沼夜谈中小哥对自己的评价“我做的所有事情,就是想找到我和这个世界的联系”,这时突然提起家,当然不是什么具体的房屋产权,而是抽象的依恋情结,指的就是吴邪。
再结合他这句话的背景,是刚刚对霍老太说了“我不信任你”,转头就对吴邪来了一句“带我回家”,意思也很明白:不信任霍老太,则完全信任的是吴邪。
胖子后来分析了小哥这一行为,胖子认为小哥是在激将霍老太,让霍老太措手不及,因而不得不先保住他们三个,并评价“小哥的心眼还是挺毒的”。
而这时吴邪还沉浸在从大庭广众被官宣的震惊中,胖子分析的这一切战术意图他都没脑子去想了。
被情形震撼,这就是吴邪对小哥这一操作的感受。
当时我就觉得,小哥的心眼何止是挺毒,那是很毒,非常毒,短短六个字“吴邪带我回家”,不仅是让霍老太保住他们,还直接在大家面前宣布了“我完全信任吴邪,我是他的”这种惊天真相。
小哥不仅在身手上,在最不擅长的语言上也是该世界观里的第一输出。
瓶邪关系最真实的估值无疑要看胖子。
结果,如此令读者尖叫的发言在胖子看来,居然,竟然,是基操……他根本没有觉得好意外的。
我不由得很好奇,小哥和吴邪到底发生了什么,胖子到底围观了什么,让胖子对于小哥的官宣都脱敏了,全心把重点放到了“小哥为什么不问霍老太发展主线情节”上面。
而且小哥的高冷是很寻常的,我初次读到他拒绝霍老太的地方其实并没有觉得异样,他不就是这样么,基本上不听别人说话,也不和别人互动,满脸都是拒绝,但吴邪却觉得很想不通。
这么说来吴邪和胖子眼里的小哥,和读者眼里的小哥是有着很大的偏差值的,因此读者眼里的离奇发言在他们看来是基操,读者眼里看来是基操的在他们眼里才是新鲜事儿。
而这个基操指的就是小哥会对吴邪展现出普通人柔和的一面,即展现出他需要吴邪的一面。
这就是我所说的小哥的“撒娇”。
我觉得就是在这里,小哥第一次坦然地直球了他对于吴邪的依恋需要,让吴邪在震撼之后清醒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有后来张家古楼无比自然的安抚回应。
而吴邪还在震撼的时候,胖子已经认为瓶邪的亲密值让小哥做出这种事情并不稀奇了,所以胖子才是真正会嗑第一人。
论瓶邪必须以胖子为准,胖子就是瓶邪脂砚斋。
有妹子问我十年后瓶邪的相处模式会改变吗,我想了想,如果回答会改变的话,那我就需要指出他们以前是什么相处模式,现在又是什么相处模式,而我最终发现他们的相处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完全的信任和亲密,这种特质在本传中已经达到饱和了,我想不出他们的相处模式还能怎么改变。
就像100分的卷子无论如何练习都无法做出101分的成绩吧。
比如说在十年后的钓王篇里,依然能找到小哥对于吴邪这种特别的需要。
小哥下水抓泥鳅,故意划了自己的手,这时候有意思的来了,吴邪担心小哥,开始怼钓鱼老头。
这行为和他十年前因为小哥跑去古楼里掏照片烧了手就把无辜的胖子给骂了一顿一模一样。
但胖子已经不是十年前的胖子了,他被怼出经验了啊,立即让吴邪去给小哥处理伤口,吴邪就暂时放过了怼老头,去给小哥把伤口包上了。
十年前小哥是怎么处理伤口的呢,在蛇沼为了挖蛇骨,就顺便还把血抹吴邪袖子上那次,他也划了自己的手,可他压根没处理,最多嚼了烟叶子吐上边,吴邪特别写到他注意到那会儿小哥的手心伤口上皮肉发白翻起,因为雨林气温高。
到阴古楼掏照片烧了手,有赤脚医生来处理了,给上了草药,特别说到要坚持换药才不会留疤。
盘马在聊到小哥身上有死人气味的时候特别提到“要不是他身上草药味太重,立即就能闻出来”。
说明从蛇沼的胡乱处理,到阴山古楼的小哥已经做到坚持换药,认真对待自己了呢,虽然不知道他是自觉的还是被动的。(我更倾向于后者)
钓鱼这里小哥可以选择不包,或者自己包,却还是让吴邪帮他处理了。
而且他们之中最熟悉的胖子也默认,这事儿应该理所当然地由吴邪来做。
我很喜欢这个情节,我觉得这里有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浪漫,大概就是一个人可做可不做,或者说完全可自己做的小事,却特定地需要另一个人来替自己做。
不过仅仅是小事如此,反而遇到大事的话,小哥一点都不会让吴邪来做。
比如另一重无声胜有声的浪漫,在长白送别时小哥自然而然地拿了东西出去守夜,一个人在雪夜里守着吴邪睡觉。
守夜是件辛苦事,经常惹起扯皮,在秦岭神树吴邪和老痒行动,两个人的账就算得清清楚楚,甚至连谁守前半夜谁守后半夜都要争。云顶天宫也一样,谁守多久都是有时间表的,相当于守夜是外出活动中每个人所默认的必要义务。
而在小哥这里,吴邪没有义务,吴邪的义务全都是他的责任。
比如守夜,比如守门。
在蛇沼营地,吴邪提出守夜,小哥立即拒绝,说自己一个人守全夜,因为“你们的警觉性太低”,这时胖子提出自己和小哥一起守,小哥却同意了。
所以不光吴邪常常使用的“我们”烟幕弹,小哥用的“你们”也是一样,在小哥眼里,有他在的话,胖子还是可以守夜,胖子可以受累,唯独吴邪就是不行。
小事要你替我来做,大事上却愿意无限牺牲自己的来保护对方。
所以前者那种小事不是所谓的撒娇是什么呢,只是俗人平常的撒娇都太低级了,太腻,太作,遇到这种仙气撒娇倒不觉得是撒娇了。
这种仙气撒娇我也学不来,我只会酒气嗑cp,我现在还醉醺醺的,一喝醉就话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喝混合酒。
那个“带我回家”都还能衍生一下,接着再说一说小哥的行为,小哥所做的一切绝对不是在瞎折腾乱跑,虽然在吴邪眼里那就是瞎折腾乱跑。
他的目的就如他所说“是为了找到和这个世界的联系”。
小哥的行为模式是这样的:没有找到联系,那么他瞎折腾乱跑;找到了他就不瞎折腾乱跑了啊。
非常清晰有逻辑。
这就是他跟着吴邪的本质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在带我回家的名场面,小哥放弃了霍老太近在咫尺便可脱口而出的秘密,转而选择了吴邪与回家,这是小哥个人亲自做出的鲜明选择。
因为“我和世界的联系就只有你了”。
虽然十年后吴邪一依然对小哥那糟糕的过去还怀着深深的ptsd,但是实际上,我觉得吴邪完全想多了,纯属关心则乱。
因为小哥在他身边的话,已经完全失去了“瞎折腾乱跑”的心理动力了,他就是小哥的整个世界,是小哥过去“瞎折腾乱跑”所意欲寻找的一切。
在这种前提下,即使吴邪不跟小张哥一般见识,小哥自己也不会再默认过往的命运继续摆弄自己了。
小哥是极其聪慧的人,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心里有数得很,其实所有人都这么看,清晰认识到他的身手和脑子都特别神仙,因此把小哥当作神,当作绝对的保护者。
只有吴邪才一天到晚担心别人欺负了小哥,我心说真的不至于啊,小哥不是傻子,他妥妥的世界观下mvp好吧。
但以吴邪的聪明,他当然意识得到小哥的行为模式本质,所以他更深层次的担心在于如果自己挂了,那么小哥“不瞎折腾乱跑”的前提也就消失了,小哥必然又重新陷入他之前的命运当中去。
因此最新的篇章都在围绕着生死主题打转儿,我也期待看作者准备怎么处理这重看似必然的困境。没想到,看到最后我别的没看出来什么,倒是被偶像和粉丝俩词儿恶心给得到了终极。
而小哥在此处放弃秘密选择吴邪这一行为在吴邪这边也是有的,就是十年篇里小花考验了吴邪一次,让胖子问吴邪要不要去岔路看秘密,吴邪坚定地拒绝了去探索秘密,选择了留在原地等着小哥。
小花说吴邪如果放弃追求秘密,才配拥有未来。
小花的这重考验证明了,在吴邪眼里世界也并非那些引人入胜的谜团,他所选择的世界也是小哥。
这就是瓶邪在十年此处彼端所完成的相互选择。
我说了,这事儿上是小哥勇敢、主动、直球地先选的,所以我真的嗑的瓶邪,真的。
论瓶邪的春秋笔法:张起灵喜不喜欢吴邪
随着电视剧热播,很多人都在感叹青春回来了,瓶邪是磕过的第一对cp,对我而言,瓶邪一直没有被超越过,至今还是我磕过唯一一对国内纸片cp,因为作者的手法巧妙而高级:没有一个字写瓶邪是真的,但大家都知道瓶邪是真的,就像没有一个字写张起灵的长相,但大家都知道张起灵是个大帅比。
很多人指责三叔在故意迎合腐女群体卖腐,把好好的友谊恶心成基情,宣传理中客的“盗墓观”,称盗墓笔记没有感情线,三个人只是好朋友,三叔迎合腐女而毁了自己的作品。有一次我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帖子,楼主问大家为什么不觉得猎人(小杰和基路亚)在卖腐,而三叔写两个男主就是卖腐。
底下回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好辱骂楼主拉踩。
我觉得我想回...
随着电视剧热播,很多人都在感叹青春回来了,瓶邪是磕过的第一对cp,对我而言,瓶邪一直没有被超越过,至今还是我磕过唯一一对国内纸片cp,因为作者的手法巧妙而高级:没有一个字写瓶邪是真的,但大家都知道瓶邪是真的,就像没有一个字写张起灵的长相,但大家都知道张起灵是个大帅比。
很多人指责三叔在故意迎合腐女群体卖腐,把好好的友谊恶心成基情,宣传理中客的“盗墓观”,称盗墓笔记没有感情线,三个人只是好朋友,三叔迎合腐女而毁了自己的作品。有一次我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帖子,楼主问大家为什么不觉得猎人(小杰和基路亚)在卖腐,而三叔写两个男主就是卖腐。
底下回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好辱骂楼主拉踩。
我觉得我想回答这个问题。
我理解的“卖腐”是指两个人物毫无逻辑地、教条地参与到感情戏,被作者当作工具人吸引读者的眼球。判断是不是卖腐,标准应该在于,人物的性格、际遇就作者所安排的感情线而言是不是合理的,成功的人物创作应该像自然人一样,拥有自洽的逻辑和合理的动机,比如一个小时候差点淹死的人长大了一定会恐惧游泳,作者如果毫无铺垫地写他和女朋友在海边玩水露肉,就是“卖谈恋爱”。
在当下写同性暧昧的风险是很大的,这里的隐藏前提似乎是,人们认定同性cp比异性cp更容易受到欢迎,因此作者试图描写同性,是一种讨巧的狡狯,这个行为本身就构成了原罪。
而异性cp的话则宽容得多,无论男女结婚还是离婚还是同居还是分居,宣传再落后的女人无用论,光复大清论,婆媳争宠论,霸道总裁论等等,再生拉硬扯一地鸡毛也不会被诟病为“卖异性恋”,比起来真是挺可笑的。
就我看来,瓶邪不仅不是卖腐,还是非常真诚的感情,因为瓶邪的感情都是以人物本身的性格和经历为动力激发的,盗墓笔记的确不是言情小说,但我可以说,它对感情的描写超越了绝大多数以言情为主的小说。
要论张起灵究竟喜不喜欢吴邪常常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判断感情,比如有人会说张起灵会救吴邪也会救胖子救路人,所以张起灵心里对吴邪和路人没有区别,以及张起灵和吴邪同居也是和胖子同居,说明胖子和吴邪在他心里又是一样的,三人只是等边纯友谊。
对于不同对象只能存在同类感情是谁规定的,要是这样那生活中那些同时和对象以及爹妈子女同住的人岂不是完蛋了。
张起灵其实是一个基本属性很好搞懂,但具体表现很难掌握的人物,这也是同人常在描写小哥时ooc的原因。
张起灵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他的展现,受到客观情节和吴邪主观叙述的双重影响,要还原张起灵的真实情况,必须还原吴邪的主观叙述。
而还原吴邪主观叙述,就能一窥此作运用春秋笔法构筑的瓶邪线。
不过这两个人中张起灵我认为还是相对更好把握,更加清晰的一方。虽然这个人物荷载着国民流量的同时也伴随着太多的误解,什么小哥眼神深沉、绝对高冷、没有感情等以至于他的外形和心理全是错误的刻板标签。
先说小哥的形象,很多人觉得重启哥太嫩了,其实重启的选角非常接近小哥的外形。
原著中小哥的设定就是微童颜:像大学生(盗4吴邪看老照片语)、看起来柔柔弱弱,外加他经常发呆,发呆的眼神肯定是涣散的,综合起来,小哥的静态形象是很温和的。他的动态可能非常利索,但他不会有外露的“凌厉”眼神。(这种眼神对于小哥而言实在是太油腻了)
小哥也并不绝对高冷,盗笔里“他没有理我”出现得太多次,吴邪的叙述诡计几乎把自己写成了一条卑微的小舔狗,其实想一想为什么他追着张起灵不放就知道他在撒烟幕弹了。
吴邪在盗4说过,自己和什么人都能搞好关系,但定主卓玛的孙子扎西不好处,自己不是热脸贴冷屁股的人,因此便不去主动找扎西,此处还说了小哥,那时吴邪对于小哥不理他是感觉很奇怪的,小哥虽然平时不好处,但也不会那么疏离。
翻译过来,吴邪觉得小哥虽然不好相处,但小哥对他一直很好,小哥即使跟他避嫌,吴邪都不会因此而怀疑小哥对他的态度,他觉得那肯定有客观原因。
那小哥对吴邪究竟是什么态度呢?
很多人说小哥这种人不可能有感情,但事实上,小哥不仅不是没有感情,他的感情比三叔挖的坑还深。
吴邪曾经想过,小哥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那么多的人心,还能将信任托付给自己和胖子,那时他大概还不知道,小哥的感情始于三日寂静,他的妈妈给了他一颗心之后,他从石头变成人,开始会被人伤害,会感觉到痛苦,也从而拥有了爱与被爱的可能。
在认识吴邪之前,他的经历如下:被家族当成采血及背锅工具人、被盗墓贼绑去吊粽子、一个人天南海北地乱跑等等。
这个简历说得市侩一些,大钱也挣过,哑巴张的江湖名声也响亮,族长这个虚名还是有那么点分量,但是对于他而言,唯独关爱是最奢侈最不可能得到的存在。他所拥有的外物,他如果现世,会令人觊觎他的利用价值,而他如果消失,也没人过问他的死活。
而吴邪在第一次认识就会在出墓以后惦记他的安危,因录像带有着关于他的蛛丝马迹而千里追查,在陨玉所有人都跑路的时候坚持要等到他带他离开,吴邪对他的好,都是在他不再有利用价值的情况下始终如一的好,作为一个人,张起灵当然能够感受到吴邪同其他人的差别。
张起灵一直是个极度边缘化的人,即使是小张们对他,也赋予了他“族长”的价值,只有吴邪看重他本身,看重他作为自然人的存在,好奇他的喜好,在意他的过去,把他本人的需求和意欲当回事——还是在他自己都已将自己淡化到极致的前提下。
张起灵会喜欢吴邪太正常了,吴邪给他的,是毫无利用目的的真心,这是他一直以来最需要也最不可能得到的东西。
他的物欲很低,基本上自己就能够满足,他的情感需求却一直被压抑和忽视着,甚至可能他连自己都以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了。
对张起灵而言,世界上有两个人给过他这种没有条件的爱,一个是他妈妈,另一个就是吴邪,所以在他的告白里,吴邪是唯一能和妈妈比肩的,世界的联系。
张起灵无比很珍惜被吴邪珍惜的感觉,所以他才会在青铜门前留下石塔和钥匙,即便在他当时决绝的心看来,重逢的希望渺茫到几乎为零,他还是怀着吴邪十年后可能会来接他的那么一点点期待,扫清任何可能对吴邪造成威胁的障碍。
吴邪说张起灵从不做多余的事情,然而张起灵不是石头,他是活生生的人,人在怀着爱与希望的时候,总避免不了会做所谓多余的事情。
他的爱与希望还在此时彼方短篇中很直接地写了出来,哪怕记得一刻也好,他不想忘记这一切。
吴邪还说小哥看上去没有喜好,都说了是看上去了,他当然是有喜好的,他会把收音机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遑论对人,他当然也会有自己的喜好,他不说而已。
就像是幻境里被蛇所咬后的剧痛,张起灵自己也没有说,但蛇祖知道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张起灵的很喜欢很喜欢,也和他的痛苦一样,只是没有说出口而已。
虽然没有说出来,他却做出了自己最想要的选择。
吴邪在门外等小哥的时候,他告诉胖子,小哥以后都是自由的了,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
然后我们知道,小哥选择了和吴邪他们呆在雨村——对张起灵而言,吴邪就是他的自由。
吴邪有信心张起灵无论为了钓鱼老头走多远他一声就能喊回来,跟小张哥抬杠说见小哥要他批条子,又威胁张海客让族长令他们自宫,这些话是装x,是嘚瑟,也是卖乖,当真的读者就被吴邪瞒过去了,吴邪这话听起来像是,他的意欲能主宰小哥的意欲,但实际上,小哥对他如此言听计从的原因正是吴邪根本不会试图去控制小哥的意欲,他完全尊重小哥,哪怕小哥的意欲是没有意欲。
这一点小哥对吴邪也是一样的,他们两个对彼此的爱非常动人,我觉得有一个特点就是,把自己的感情与对方的意欲分得很清,这一点是不符合东亚文化里爱与控制挂钩的文化习俗的。
同人里有些也会把握错误这一点,把小哥管理吴邪的生活、吴邪(甚至小人之心地)越俎代庖小哥的家事当成是爱,但他们之间不是这样的,即使不赞同对方的行为,也不会以强势的姿态去控制他人,而是会不计代价地为对方的任性兜底。
比如这个抽烟,三叔会借胖子之口写小哥不允许吴邪旁的人抽烟,同人就会写小哥直接不允许吴邪抽烟,前后是很微妙的,其实就是个度的把握,瓶邪之间是没有正面而直接的控制欲的,那太低级了。即便对待旁人的时候很直接,两个人之间反而会更加含蓄,吴邪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口无遮拦没有下限,可这么个人憋死都不好意思在小哥面前说脏话和出丑,这些对于互动的准确拿捏,才是瓶邪关键的萌点所在。
张起灵不是傻子,更不是被人拿捏的恋爱脑,他留在雨村和吴邪在一起,不是什么神从天上落到地上,读者会这么看,因为连吴邪自己也这么看,但实际上不是的,他选择和吴邪在一起,只是因为,他判断这是对他而言他最想要的生活,是被家族命运和个人命运摆布漫长岁月后,而他第一次能在另一个人的保护下,第一次作为被爱护的人,不为了任何目的,大胆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
没错,和吴邪在一起,是他自己选的。
吴邪无论怎么主观上去理解这一点,认为是自己不好,小哥的这一行为都是客观实在。
张起灵究竟是不是喜欢,吴邪怎么理解,读者怎么理解,都不算话,他的实际行动毋庸赘言。
说得难听点,一个人要是一直吃的是糠,以为世界上只有糠,结果突然吃上了热腾腾的白米饭,香喷喷的红烧肉,路人还总觉得他应该是个傻子没有味觉,然后一个劲质疑他究竟喜不喜欢。
我直接就这么说了,张起灵不喜欢才怪,不喜欢才有鬼了。
看看吴邪究竟给了张起灵什么样的情谊:没有功利目的、看重他自身作为自然人的存在、尊重他的一切意志、共情他的身世和过往、知道他的强大仍然执着地保护他。
比起跟着一群神经质的老乡回去创业,或者过回他之前饱一顿饿一顿还得背业绩的生活,傻子都知道该选哪一边。
吴邪在心疼的时候说,张起灵在遇到他之前好得不得了,这种悔意就像是,吴邪认为是自己害了小哥。在遗书中,他又请求小哥的原谅,把他从神变成了凡人。
但是不是的,小哥一直就是一个人,妈妈给他的心一直在他的胸腔里栖息着,感受着,被伤害着,可能也在悄悄地,漫不经心地期待着,而吴邪的出现最终照见了他的期待,给了他尽己所能给出的,纯粹且又足以保护他的爱。
可以说,张起灵在三日寂静之后从石头变成了一个人,而在遇到吴邪之后,他才真正地意识到作为一个人,不仅是被伤害,而是可以去爱,也可以被人爱着,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母亲唯一所能给予他的心,又是多么珍贵的礼物。
这种情况下,张起灵不仅是喜欢吴邪,我看他还是喜欢得不得了,喜欢得连汪家首领都做了cp粉,整个盗笔世界都接受了“萍踪浪迹的张起灵一定会出现在吴邪出现的地方”、“要找张起灵就免不了先找吴邪拌嘴抬杠”这些设定。
吴,极海里胖子质问吴邪,要是遇到了一个人,你喜欢,他需要的东西你有,你给不给。
不得不说最会搞瓶邪的第一是原作,第二就是王胖子。这道题可堪瓶邪的灵魂之问,至于答案,一方面是小哥有着能为吴邪争取机会的能力,吴邪现在需要,他不要命都要给;另一方面,顺着想想就知道吴邪给了小哥什么了,吴邪给张起灵的正是他需要的,那就是前所未且有不可替代的真心。
综上,张起灵要是不喜欢吴邪,王胖子就不喜欢钱,黎簇高考就能上600,小花就会开始问吴邪借钱,整个地球都他娘的没有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