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喝酒这件事
[图片]
撰文:一川烟雨
我的家乡在江南的一个小乡村,村子很古老,村里有很多高大粗壮上年龄的老树,看多了能让小孩子在夜里做“爱丽丝梦游仙境”之类的梦。我们那喝酒的传统大概也很古老,因为幼时的我总看到在堂屋中,在“天地君亲师”条幅之下的条案上,亘古不变的摆着一瓶酒。这瓶酒不是用来祭祀祖先的,而是家人日饮或是待客的。对,就一瓶酒,也许对于擅长豪饮的北方人来说有点嫌少,可对于我们那儿的人就够了。他们喝酒像过日子一样,细细长长的,不紧不慢的,淡淡的,在乡间的清风和偶尔的鸡鸣声中,把手中的小杯一口口抿尽。
他们通常酒量不大,一个二两的小杯,一杯就完事;...
撰文:一川烟雨
我的家乡在江南的一个小乡村,村子很古老,村里有很多高大粗壮上年龄的老树,看多了能让小孩子在夜里做“爱丽丝梦游仙境”之类的梦。我们那喝酒的传统大概也很古老,因为幼时的我总看到在堂屋中,在“天地君亲师”条幅之下的条案上,亘古不变的摆着一瓶酒。这瓶酒不是用来祭祀祖先的,而是家人日饮或是待客的。对,就一瓶酒,也许对于擅长豪饮的北方人来说有点嫌少,可对于我们那儿的人就够了。他们喝酒像过日子一样,细细长长的,不紧不慢的,淡淡的,在乡间的清风和偶尔的鸡鸣声中,把手中的小杯一口口抿尽。
他们通常酒量不大,一个二两的小杯,一杯就完事;他们通常独酌,呼朋引伴的日子不多,常常是天光云影流动间,日子的欢乐辛酸就在这不声不响的一杯中得到消解。“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如是而已。不要以为他们的酒喝得没味,我听过他们把酒喝的滋滋响,虽然咪上一口,皱眉辣心,但每天都少不了。所以他们的媳妇会念叨:哪是喝酒啊,就是馋酒。
我还记着他们喝酒的景象:傍晚时分,一天的辛苦之后,一张小方桌摆出来,随意的几个小菜,一张小方凳。老树在头顶撑开绿伞,乡村的时光静静的,他们喝喝停停,虽只一杯酒,也能消磨半天时光。我猜他们这酒的意味是不是跟抽烟有点相似,带点沉思的味道,是一天生活的释放与回味。
与我家乡人浅斟慢酌、细水长流的饮酒方式不同,我所知的北方人喝酒更为豪爽,酒量更大,也更爱热热闹闹的喝一顿。这大概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天高地阔、莽莽苍苍的蒙古高原上,偶见的砖瓦房像羊粪蛋蛋撒落在沟壑间的一小块平地上,人和他们的居所在大自然的伟力前显得渺小可怜,而零下几十度的天寒地冻更显得天地无情。所以人们需要凑在一块用热酒驱散寒冷、寂寞和孤单。喝酒是塞外的北方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过年过节,小辈们走亲戚,手头少不了要提一箱酒,亲朋好友欢聚,菜可以马虎点,但酒一定要喝好,酒若没喝到位,人家是要挑理的。
一个人喝酒没劲,大伙凑一块劝着喝、诱惑着喝,比着喝、刺激着喝,那才够意思,把一顿酒喝出一首交响乐的境界来,那叫过瘾。一口烧酒下去,一条热线直通肚里,就好像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关窍,再沉闷的人也象慢慢充饱了电,变得活泛起来,口齿也利落起来。电视上的皇帝将相喝酒助兴是看歌舞伎轻歌曼舞,这里的人喝酒助兴是直接挥动老臂,出拳行令,虽小游戏亦调动全部的智慧和注意力,就在那一爆发、一松弛,一阵大笑间一仰脖,这酒才喝得尽兴。
滴水成冰的日子喝酒偶尔也会有些小麻烦,比如一个人,酒席刚结束时也许他还没什么感觉,迈步往家走,途中酒意上涌,脚底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也许没觉得疼,倒是全身一放松,可能就睡着了。北方地广人稀,被发现时也许一条腿就冻废了,有经验的抬回家把腿放在凉水里慢慢拔,拔出冰来,腿兴许就保住了;莽撞的若是直接放温热水里,那这条腿一定没治了。
喝酒这个事一地一习惯,一地一风俗。若互相不理解难免落下误会,但若喝对脾气也能喝出一辈子的交情。所以,酒这个东西,蛮奇怪的。多说无益,不如乘兴喝一杯,高卧去也。
作者介绍:
一川烟雨:微信自媒体《异见》(id:yijian1000)的专栏作者,本文原发表于《异见》
-------------------------------------------------------------------------------------
欢迎关注“Bestfood美食中国”公共微信号(BFIC888)和同名新浪微博
“Bestfood美食中国”是国内首家中英文美食网站,致力于创建链接食客、餐厅和数字媒体的内容网络和生态系统,为热爱美食人士带来非凡的体验和乐趣。目前我们已经采访了1000多家餐厅,美食评论与超过47万美食订阅用户分享。欢迎上海、北京、广州的特色餐厅和酒店邀请我们的美食作者到贵店试菜采访,也欢迎您向我们推荐您心仪的餐厅,推荐时请提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敬请垂询:bestfoodinchina@163.com , 或微信:simonxinpan。
【土豆腊肠焖饭】
~超好吃~又容易做~步骤如下~大家一起来吧~
材料:大米 土豆 香肠 盐 香油 酱油(老抽)
步骤:
淘米(根据个人饭量),浸泡半小时左右
土豆,腊肠切丁
在电饭锅底部平抹一层香油防止粘锅
将米倒入电饭锅内,加入适量开水,调入盐和酱油,放入土豆丁和腊肠丁,搅匀。
米饭煮好后再焖15分钟左右。完成。可以开吃啦~
【土豆腊肠焖饭】
~超好吃~又容易做~步骤如下~大家一起来吧~
材料:大米 土豆 香肠 盐 香油 酱油(老抽)
步骤:
淘米(根据个人饭量),浸泡半小时左右
土豆,腊肠切丁
在电饭锅底部平抹一层香油防止粘锅
将米倒入电饭锅内,加入适量开水,调入盐和酱油,放入土豆丁和腊肠丁,搅匀。
米饭煮好后再焖15分钟左右。完成。可以开吃啦~
不抱怨不纠结,坚持对抗生活
用什么对抗生活
你跟我说某个人多么优秀多么出色,我可能还不感兴趣,但说到她有个不一样的特质我会感兴趣。因为这些才是可以学习的。最该学习的不是别人的成功,而是她不间歇地都在做哪些不起眼的小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只是个家庭主妇,人到中年才开始写字,她就是写字,每天都写。从未停下来过,家里四个孩子,忙完孩子就是写字,也不认为自己写得多好。
她说,“生活琐琐碎碎,写字也就是出口,我每天对自己的写作页数有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这和年龄增长有关。人们变得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配合写字的是每天步行五公里。如果我知道有哪一天我没有办法走那么多,我必须在其他时间把它补回来。”她说,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
用什么对抗生活
你跟我说某个人多么优秀多么出色,我可能还不感兴趣,但说到她有个不一样的特质我会感兴趣。因为这些才是可以学习的。最该学习的不是别人的成功,而是她不间歇地都在做哪些不起眼的小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只是个家庭主妇,人到中年才开始写字,她就是写字,每天都写。从未停下来过,家里四个孩子,忙完孩子就是写字,也不认为自己写得多好。
她说,“生活琐琐碎碎,写字也就是出口,我每天对自己的写作页数有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这和年龄增长有关。人们变得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配合写字的是每天步行五公里。如果我知道有哪一天我没有办法走那么多,我必须在其他时间把它补回来。”她说,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她是不是得诺贝尔奖我不关心,在这之前我也没看过她的作品,但我真的为她的好习惯喝采。
村上春树年过半百,每天都在长跑,风雨无阻,从未断过。他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耐力。他说,跑步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思考,可以听音乐,可以漫无目的地放松,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他写出了《当你跑步时,你在想什么》,我不认为自己喜欢村上的书,但我倒是欣赏他的方式。到一定年龄,才知道人真的需要坚持点什么来“对抗”生活的无能为力。
没有人天生是奇材,只是他们一定有个好习惯,让他们看起来不那么失败。他们有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与生活和解,这个方式不是怨言不是愤世嫉俗,而是悄悄地改变着自己。
著名作家卡夫卡当了一辈子公司小职员,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作家,卡夫卡没当这个职员,也许写得更多,但也可能写得更少,无所成就。所以,你处于什么位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种个人的品牌。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个人。卡夫卡只是安安份份当个小职员,业余做点喜欢的事,互不干扰,他不抱怨不纠结不整天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
看过蔡澜先生提到的一件小事:他去一家餐厅吃饭,看到一个小伙扮着小丑,用汽球扎出各式各样动物图型,把每个来吃饭的孩子都逗得很开心,每周来两次各一个小时,一次700元。这只是他的副业,主业是送快递,蔡澜先生问他怎么学得的这一手绝活儿,他笑着说,自学,买书自学,多试几次就会啊,可以增补收入,还能很开心,何乐而不为?蔡澜先生佩服不已。他如果只是抱怨他爹妈拼不过别人,工作太辛苦,整天愁眉苦脸,那么他的生活过得怎样可想而知了。他有属于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
木心先生说,如果研究一个麻将,坚持研究五年,你都会不一样。试着钻一件事情试试?对抗生活,除了动嘴,找点别的方式吧。
再说一件不起眼的事,我的一位友人说她父亲看上去特别年轻,为什么?每天饭后散步时带上一把熟花生米,几十年都这样。花生米,这么简单,但你试试每天吃?把枯燥的事重复一千遍试试吧。
前几天,有朋友推荐我看谭元元的芭蕾舞视频,她说她每天早上起来时就要看上这么一段,享受整个毛孔被唤醒的感觉,谭元元的名气我不太了解,但我记住了她某次访谈中的一段话:“比如你一个礼拜休息两天,但你如果超过两天,第三天你就会觉得什么东西不对劲了。每天训练,肌肉对于你的动作产生记忆,形成自然反应。一旦你停下来,这种肌肉反应马上就减弱了。所以舞蹈最辛苦的不是动作,是日复一日,重复做着已经做过无数次的动作。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