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存档记录PART1...
去年因为某次聊天记录决定在ff14里开一个猫男咖啡店...结果一直开到了现在。中间休息过好几次,换了许多人,也得到了非常非常多的帮助。我也不知道能为店里做点什么,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强加的海报绘制是不是也只是自己为了彰显自己好像做了点什么的沾沾自喜...但又觉得这一年AI画图水平确实有进步想发出来,于是有了这个...
时间的话第一张是去年6月的,最后一张是去年圣诞节的,中间做过几次动图,不知道能不能动起来。
总希望有什么能力能让我接些单子赚些点卡钱,但事实上总是我想多了还差得远
一个存档记录PART1...
去年因为某次聊天记录决定在ff14里开一个猫男咖啡店...结果一直开到了现在。中间休息过好几次,换了许多人,也得到了非常非常多的帮助。我也不知道能为店里做点什么,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强加的海报绘制是不是也只是自己为了彰显自己好像做了点什么的沾沾自喜...但又觉得这一年AI画图水平确实有进步想发出来,于是有了这个...
时间的话第一张是去年6月的,最后一张是去年圣诞节的,中间做过几次动图,不知道能不能动起来。
总希望有什么能力能让我接些单子赚些点卡钱,但事实上总是我想多了还差得远
宝贝们啊,如果觉得我画的图好看,就点个推荐吧!你点喜欢根本没人看得见而且也不计算到作品热度里的。能体会我每次打开老福三十多的提醒只有两个是推荐那种绝望的心情吗……老福和微博不一样只有你自己发的原创才会计算进你的文章数量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点推荐会增加你的文章数量,真的喜欢点个推荐吧,感恩!!
宝贝们啊,如果觉得我画的图好看,就点个推荐吧!你点喜欢根本没人看得见而且也不计算到作品热度里的。能体会我每次打开老福三十多的提醒只有两个是推荐那种绝望的心情吗……老福和微博不一样只有你自己发的原创才会计算进你的文章数量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点推荐会增加你的文章数量,真的喜欢点个推荐吧,感恩!!
#龟田食堂#
前三张熙地港大开沙界,后三张钟鼓楼陕拾叁。
下午搬完砖离得近就去熙地港吃了,沙拉没啥说的,就是全麦面包非真全麦。
有意思的是观察到两个妹子的行为,她们在我之后点单,刚好坐在图一的圆桌上。她们坐定后就开始自拍,互拍,找光线拍照,凹姿势拍照,穿对方的外套拍照,补妆然后拍照,拍照然后修图,修图然后点评。感觉就简单吃个饭女孩子也可以玩的这么有意思,怪不得她们周末一约就能玩一整天。
再想起周二晚我和P约了交易,两个大男人准时在陕拾叁见,每人抱个碗在二楼吧台坐着边吃边扯淡,两个球吃完走人散摊。
男生间和女生间的友谊差别真的是太大了。
#龟田食堂#
前三张熙地港大开沙界,后三张钟鼓楼陕拾叁。
下午搬完砖离得近就去熙地港吃了,沙拉没啥说的,就是全麦面包非真全麦。
有意思的是观察到两个妹子的行为,她们在我之后点单,刚好坐在图一的圆桌上。她们坐定后就开始自拍,互拍,找光线拍照,凹姿势拍照,穿对方的外套拍照,补妆然后拍照,拍照然后修图,修图然后点评。感觉就简单吃个饭女孩子也可以玩的这么有意思,怪不得她们周末一约就能玩一整天。
再想起周二晚我和P约了交易,两个大男人准时在陕拾叁见,每人抱个碗在二楼吧台坐着边吃边扯淡,两个球吃完走人散摊。
男生间和女生间的友谊差别真的是太大了。
别闹,让我严肃地说说单身这件事
[图片]
到了适婚期的男女青年们,尤其当周围的同龄人开始结婚生子,父母亲戚开始不停询问之后,单身人士们难免会抱团产生群体性恐慌,所以,单身这回事,让我严肃地说一说我的想法。
很多人都在思考,到底是跟爱自己的人在一起,还是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其实有点像,烂桃子和烂苹果哪个更好吃一点一样。所以我选梨子。
作为一个还没有把自己交代出去的人,我好像没什么资格在这里说爱情这个话题,不过没吃过猪肉,总归见过猪跑。
我曾经也想过,我才不要跟我爱的人结婚,我一定要找一个爱自己的。后来我一想首先要有个爱自己的,还要有一个自己爱的,还都想跟你结婚的,然后上演异常曲折的抉择过程。得,别意淫了。...
到了适婚期的男女青年们,尤其当周围的同龄人开始结婚生子,父母亲戚开始不停询问之后,单身人士们难免会抱团产生群体性恐慌,所以,单身这回事,让我严肃地说一说我的想法。
很多人都在思考,到底是跟爱自己的人在一起,还是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其实有点像,烂桃子和烂苹果哪个更好吃一点一样。所以我选梨子。
作为一个还没有把自己交代出去的人,我好像没什么资格在这里说爱情这个话题,不过没吃过猪肉,总归见过猪跑。
我曾经也想过,我才不要跟我爱的人结婚,我一定要找一个爱自己的。后来我一想首先要有个爱自己的,还要有一个自己爱的,还都想跟你结婚的,然后上演异常曲折的抉择过程。得,别意淫了。
那说说为什么我觉得这两种选择不靠谱吧。一,跟爱的人结婚,隐藏背景是这个人并不怎么爱你,这人要是慢热也就算了,要是是块捂不化的千年寒冰,那结果就是在自己耗尽了热情后,要么分道扬镳,要么在自我折腾中度过剩下的感情生活。那要是跟爱自己的人结婚呢?那不也是一样吗,不过变成了折腾的是对方罢了,而且,一旦真的在一起生活,难免会发现对方身上自己不能接受的地方,这对在一起生活的两个人来说,无疑是有百害无一利的。这并不是在计较谁付出的多更愿意忍受和改变的问题,而是你的付出对方愿不愿意接收的问题,别等自己在这边自我感动自我怜惜的要命,心都挖出来了,对方连看都不看一眼,何必跟自己过不去。所以还是要选互相喜欢互相爱恋的,这样两个人的容忍范围是相当的,我愿意为你改变,你愿意为我改变,这样的相处才能舒服。跟深爱的人结婚或者说在热恋的时候结婚,也是很危险的,在我看来,难免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相爱,一是相杀。相爱的就没什么好说了,那相杀呢?如果说非对方不可了,在恋爱中的确甜美,但等到两个人一起生活的时候,就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在脑子里给对方的设定太高了,你以为对方是顶配了,相处了才发现原来是标配,就会发现在运行上边无法顺利接轨了,或者反过来,对方是顶配,自己是标配或者低配,毕竟在热恋当中,再加上并没有日常生活的太多接触,很多细节都会遮盖起来,所以这种隐患很致命的。举个栗子,出门约会的时候,大家都是光鲜亮丽的,敢问,你家里乱做一团,你敢让对方看吗?或者对方看了会忍受吗?其实我觉得试婚是个不错的理念,但是基于现阶段的“公序良俗”,自我斟酌。
再有什么信星座什么配对的,这都不靠谱,病急乱投医,自己安慰一下自己就是了,真拿这个去挑男女朋友,那真的是,情商也可以不用看了。不信去问你爸你妈你爷爷你奶奶你三姑六大姨,有多少是星座算准了的,再说了,上升星座月亮星座太阳星座,你倒是看哪一个?另外有人能给我解释下什么叫水逆吗,我完全不懂。
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是个相处和忍受的过程。能在一起,先要有好感,要互相认同,剩下的,是不是死去活来的那种爱,其实并不重要。爱情的确很动人,但是不能拿爱情来绑架对方,男女双方,你不能说你爱我,你就要为我怎么样怎么样,这其实是很无礼甚至莫名其妙的。在一起应该是,我自己过的好好的,你也过的好好的,我给你加点动人的旋律,你给我增加点不同的色彩,这才是成熟的关系吧。
“门当户对”也是我深信不疑的一个择偶标准,这个门当户对不仅仅是指在家庭背景上相对等,更是指在脑力,在经历,在思想上的。我完全不否认周围有,而且不少,都是家庭背景并不相配的,有的过的也很好,有的过的很糟糕。这个毕竟我不了解,我只能说我自己的想法。如果两个人的家庭背景不相类似,那么相应的生活态度,其实会有天壤之别,毕竟大部分在自我养成过程中,并不是理智客观的,由此,当两个人相处的时候,会发现,无法忍受对方的一些小习惯,消费观念也不同,生活态度也大相径庭。如果家庭背景的对等上无法实现,那么在思想上也要对等,举个栗子,不要等到将来,你在看画展,这个兔子画的很好,而对方想的却是吃了一定味道很鲜美。再有对我来说,对方一定要有爱好,千万别爱好看电视。
那么有个问题,“为什么他/她对我有意思,还跟别人眉来眼去。”两种情况,一,人家是朋友关系你想多了,二,广撒网。最开始,我相当鄙视那种到处撒网,最后收到谁是谁的那种人,但后来想想也无可厚非,毕竟能被撒进网里去的,一般都是条件差不多,网里的通常也都是类似款,大家条件都差不多,最后跟谁再一起,其实不过也是跟谁更合适,我们自己也是在挑,不能不让别人挑吧,所以,如果遭遇这种情况,也没必要说自己不好,也没必要说对方人渣,大度的笑笑过了就是了,别上心。对于那些骑驴找马,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我很认真的觉得会遭报应的。
另外关于“我这么好一个妹子/汉子,为什么没人跟我在一起”一个问题,两种情况,一,你并没那么好,二,你确实很好,是你的社交圈该更新换水了。第一个很好办,哪里不足,自己改。第二个问题,不要问我,我妈都问我很多遍怎么不去找个对象了,告诉我,一个周围全是妹子的人,到哪去认识异性,这是题外话。对了,我的一个好朋友,冬冬老师曾经说过一句我深以为然的话,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就算你是最美味的苹果,那还有人苹果过敏呢”,“就算”和“过敏”真是耐人寻味。
最后本着选定离手的观念,订婚的结婚了,就都收收心吧。
能创造条件找对象的赶紧找,没找到的只能别着急了,一着急更找不到对的人。最后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别折腾对方,也别欠太多桃花债。最重要的是,女生不要看太多言情小说和韩剧,不然现实会突然变的异常残酷的,玻璃心还是不要有了,乖,有男朋友的拿给男朋友看,自己别看。
当然,自我安慰一下,单身也是有好处的,用大把时间来养成自我,广泛get新技能。
生活从下班开始
[图片]
我从前就说过:生活从下班开始。
其实这句话并不意味着我下班后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只是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精力和生活都是围绕着工作,莫名其妙地公私不分,下了班还要去应酬,还要去吃那些不想吃的饭,去见那些不想见的人--这是我特别不喜欢的。
我在从上海回南京的火车上,旁边坐了一个女人,从上火车开始,她就没闲着。一个多小时,她始终在打手机,先就家里的垃圾该怎么处理跟人吵架,然后说公司的业务,给这个说完给那个说,说得没完没了。我心想:你至于吗?你那点破事儿,迟点打会死啊!
我现在算不算成功人士?从一般社会大众的感受来说,应该还算可以吧,我要觉得自己还怎么不行,就太矫情了...
我从前就说过:生活从下班开始。
其实这句话并不意味着我下班后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只是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精力和生活都是围绕着工作,莫名其妙地公私不分,下了班还要去应酬,还要去吃那些不想吃的饭,去见那些不想见的人--这是我特别不喜欢的。
我在从上海回南京的火车上,旁边坐了一个女人,从上火车开始,她就没闲着。一个多小时,她始终在打手机,先就家里的垃圾该怎么处理跟人吵架,然后说公司的业务,给这个说完给那个说,说得没完没了。我心想:你至于吗?你那点破事儿,迟点打会死啊!
我现在算不算成功人士?从一般社会大众的感受来说,应该还算可以吧,我要觉得自己还怎么不行,就太矫情了。但人总是还有更多奢望,总是追求自己目前还没有的那些东西,只要你还有没能实现的东西,你就总觉得还有目标。
现在我所追求的是--对我不想做的事情说"不"!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现在的我也做不到。原因……可能是混得还不够好吧。
我没想过什么叫好的生活,借用我们节目男嘉宾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实现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财务自由这话听上去特别装逼,你说你想多挣钱不就完了?但我想时间自由是大多数人都追求的,包括我。我觉得我应该知足了,但又总是希望能更多地支配自己的时间。
如果真有所谓"娱乐圈",其实我没什么圈里的朋友,就连熟人也没几个。我跟这个圈的人没什么交往,不是说我不想,而是我不知道该从哪儿跟他们交往。我不清楚别人是什么情况,但我真不知道该从哪里交朋友。我的朋友大多是过去的,小时候的朋友,或是在工厂里的时候认识的。我想这和年龄有关,和性格也有关,岁数大了一点之后,那种愿意再多结交别人的愿望会大大降低。应酬上的朋友有一些,其中也有比较谈得来的,但是这种情况不太多,好玩的人太少了。
我看自己的节目不多,除非家里人看,我才会跟着看。我的家人也没那种"非看不可"的心态。其实主持人这个职业既没有某些人说的那么风光、那么陶醉,也不至于像某些人所说的那么令人沮丧,或者那么不堪。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那些东西,一定跟在生活中的自己有重叠的地方,但不完全和生活中的你是一样的。
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定位和风格是什么,我并不是那种有很多风格可供挑选的人,我只有一种风格,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种。
我会不会回归新闻领域?那得看电视台需不需要。我绝对不是一个会积极策划自己方向的人,很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我都有说到这件事--我在电视台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服从安排的结果,没有哪件事是我主动争取的。
我从来不敢看百度百科"孟非"词条下的那篇文章,每一次看到,我都会震惊。其实我做工人的那段经历挺普通的,做工人不是挺正常吗?中国有多少人在当工人呐!也不见得当了工人就是怎么曲折坎坷,没那么夸张,它确实是我生活当中的一个部分,仅此而已。我那时候没觉得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什么的,也从来没有过"我不是一个凡人,我终于有一天会风云上九重的"这样的想法。我只是觉得,能有一份比当时工资高一点的事儿干干,也特别好。
我没想过到底什么算是人生中的低潮时期。在《非诚勿扰》之前,我做死过很多档节目,那对我来说也不算是低潮,因为做死过更多节目的主持人也活得好好的,我凭什么就活不下去了呢?这可能牵涉到每个人的评估标准不同。就像失恋这件事,搁在有些人那儿就不算个什么事,郁闷两天,找朋友说一说,喝个闷酒,弄个什么事儿打打岔也就过去了,生活再重新开始嘛。但同样是失恋,换个人他就有可能去寻死,他就活不下去了。
每个人的每一段经历都会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起码我的人生中经历过的事情,会让我在看待很多事情的时候,天然地持有某种倾向性,或者说立场。比那些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我更有可能会站到某一个群体中去想问题。
台上的小姑娘喜欢叫我"孟爷爷",那就叫呗!我不怕他们把我叫老了,叫我孟奶奶我也不介意。我马上就要40岁了,老实说觉得有点沮丧。想想自己刚工作的时候,看到一个40岁的男人,当时觉得他多老呐!而现在我就是那个年龄。(孟非)
预告LOLITA(1)
预告LOLITA(1)
寂寞的感觉
[图片]
你一定也有过这种感觉。当你心事重重,渴望找一个人聊一聊的时候,那个可以聊的人来了,可是你们却并没有聊什么。当然,聊是聊了,可是他聊他的,你也试着开始聊你的,只是到后来,你放弃了。
于是,你们的聊天成了两条七扭八歪的曲线,就那么凄凉地、乏力地延伸下去。
你敷衍着,笑着,假装聊得很投机。但是,你心里渴望他离去,渴望自己静下来,静下来啃啮那属于自己的寂寞。
“倒不如自己闷着的好!”这是你的结论。
“希望别人来分担我的心事是多么愚蠢别人不一定会了解我,大多数人都更关心自己。”
于是,你领悟到,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
你一定也有过这种感觉。当你心事重重,渴望找一个人聊一聊的时候,那个可以聊的人来了,可是你们却并没有聊什么。当然,聊是聊了,可是他聊他的,你也试着开始聊你的,只是到后来,你放弃了。
于是,你们的聊天成了两条七扭八歪的曲线,就那么凄凉地、乏力地延伸下去。
你敷衍着,笑着,假装聊得很投机。但是,你心里渴望他离去,渴望自己静下来,静下来啃啮那属于自己的寂寞。
“倒不如自己闷着的好!”这是你的结论。
“希望别人来分担我的心事是多么愚蠢别人不一定会了解我,大多数人都更关心自己。”
于是,你领悟到,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而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的。
所以,假使你够聪明,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下来,啃啮自己的寂寞——或者反过来说,让寂寞来吞噬你。
于是,你慢慢可以感觉到,午后的日影怎样拖着暗淡的步子西斜,屋角的浮尘怎样在毫无目的地游动,檐前的蜘蛛怎样结那囚禁自己的网,暮色又怎样默默地爬上你的书桌,而那寂寞的感觉又是怎样越来越沉重地在你心上压下……直到你呼吸困难,心跳迟滞,像一辆超重的车,在上坡时渐渐地减慢,渐渐地停下。
于是,你觉得自己胀得无限大,大得填满了整个宇宙空间,而在这无限大的你的里面,所胀满的,只是寂寞,寂寞,无边的寂寞。
没有一声呼叫,没有一滴眼泪,没有一丝情感,没有一线希望,没有一点欲望,没有动,没有静,只有一种向下沉落的感觉,沉落……向着那无底的幽暗之中沉落。
于是,夜色密密地涂满了宇宙,在上下前后左右都是墨一般的幽暗里,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仍在继续沉落,你所知道的只是那沉重的、无边的、墨染的、死一般的寂寞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
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音乐评论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等。
我是一个小丑
文/山抹微云
我是一个小丑
不敢想什么放纵不羁和自由
每天去演出风雨无阻
用面具掩住满面辛苦
我是一个小丑
没人看到面具下的眼泪横流
散场后他们散的散走的走
多希望你能给我哪怕一瞬的停留
我是一个小丑
岁月在面具后留下无人看见的纹皱
不奢望有人能知我苦楚
只希望你们对我的失误多一些宽厚
虽然我只是一个小丑
从来没有人为我加油
但每次都想着要做到自己的最好
让你忘记心中的忧愁
然而若有来生我还要当一名小丑
在钢丝上寻找你温柔的眸
当青葱变成白头
散场之后我仍等你回头
文/山抹微云
我是一个小丑
不敢想什么放纵不羁和自由
每天去演出风雨无阻
用面具掩住满面辛苦
我是一个小丑
没人看到面具下的眼泪横流
散场后他们散的散走的走
多希望你能给我哪怕一瞬的停留
我是一个小丑
岁月在面具后留下无人看见的纹皱
不奢望有人能知我苦楚
只希望你们对我的失误多一些宽厚
虽然我只是一个小丑
从来没有人为我加油
但每次都想着要做到自己的最好
让你忘记心中的忧愁
然而若有来生我还要当一名小丑
在钢丝上寻找你温柔的眸
当青葱变成白头
散场之后我仍等你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