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火焰杯开始,从伏地魔归来开始。最勇敢的人用最勇敢的方式,如履薄冰,腹背受敌。
趁哈利波特重映,贴HP原著第四部最打动我的斯老师相关片段:
“他不会回来的,邓布利多,他不可能……”
斯内普大步走上前,越过邓布利多,他一边走,一边撩起长袍的左边袖子。他把胳膊伸过去给福吉看,福吉惊骇地向后退缩着。
“看看吧,”斯内普声音嘶哑地说,“看看吧,黑魔标记……
“西弗勒斯,”邓布利多转向斯内普,说,“你知道我要吩咐你做什么。如果你没意见……如果你准备好了……”
“没问题。”斯内普说。
他的脸色显得比往常更苍白了,那双冷冰冰的黑眼睛闪烁着怪异的光。
“那么,祝你好运。
私人稿件,禁止Ai...
从火焰杯开始,从伏地魔归来开始。最勇敢的人用最勇敢的方式,如履薄冰,腹背受敌。
趁哈利波特重映,贴HP原著第四部最打动我的斯老师相关片段:
“他不会回来的,邓布利多,他不可能……”
斯内普大步走上前,越过邓布利多,他一边走,一边撩起长袍的左边袖子。他把胳膊伸过去给福吉看,福吉惊骇地向后退缩着。
“看看吧,”斯内普声音嘶哑地说,“看看吧,黑魔标记……
“西弗勒斯,”邓布利多转向斯内普,说,“你知道我要吩咐你做什么。如果你没意见……如果你准备好了……”
“没问题。”斯内普说。
他的脸色显得比往常更苍白了,那双冷冰冰的黑眼睛闪烁着怪异的光。
“那么,祝你好运。
私人稿件,禁止Ai收录。
禁止改动,禁止商用。
【英文原文】斯内普外貌特征
为方便自己存档写一个,后续有空会继续补充
黑色头发 黑色眼睛
black hair
black eyes
长发
his black hair was overlong
(不超过9-10岁,overlong是过长的)
his hair was lank and greasy,and was flopping onto the table
(16岁,长发垂到桌面,从这里开始出现头发油腻的形容)...
为方便自己存档写一个,后续有空会继续补充
黑色头发 黑色眼睛
black hair
black eyes
长发
his black hair was overlong
(不超过9-10岁,overlong是过长的)
his hair was lank and greasy,and was flopping onto the table
(16岁,长发垂到桌面,从这里开始出现头发油腻的形容)
straggling black hair flying around him
(18-19岁,随风吹起的凌乱头发)
greasy, shoulder-length blank hair
(32岁,头发齐肩,油腻)
摘选自《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His black hair was overlong and his clothes were so mismatched that it looked deliberate: too short jeans, a shabby, overlarge coat that might have belonged to a grown man, an odd smocklike shirt.
摘自《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He looked a little mad, with his straggling black hair flying around him.
摘自《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His hair was lank and greasy and was flopping onto the table, his hooked nose barely half an inch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parchment as he scribbled.
(题外话,斯内普好像在少年时期一直都不太在乎脊椎健康,大家在写字的时候千万不要和他一样头这么低,不近视真的很奇迹)
摘自《哈利波特与密室》
He was a thin man with sallow skin, a hooked nose, and greasy, shoulder-length black hair, and at this moment, he was smiling in a way that told Harry he and Ron were in very deep trouble.
(题外话,不会真的是因为做魔药让头发变油的吧)
瘦骨嶙峋,面色苍白,气色不好的灰黄,小
sallow, small, stringy(不超过9-10岁,灰黄,瘦小)
stringy, pallid(16岁,苍白,瘦削)
skinny, pallid legs(非重复,这里是腿的苍白细瘦)
摘选自《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Snape looked no more than nine or ten years old, sallow, small, stringy.
摘选自《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Snape-the-teenager had a stringy, pallid look about him, like a plant kept in the dark.
(题外话,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有关斯内普外貌的描述,坚韧而顽强的阴生植物,无需阳光)
Snape was haning upside down in the air, his robes falling over his head to reveal skinny, pallid legs and pair of graying underpants.
长得很像母亲艾琳(11岁)
摘选自《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Harry looked around: He was on platform nine and three-quarters, and Snape stood beside him, slightly hunched, next to a thin, sallow-faced, sour-looking woman who greatly resembled him.
(题外话,HP世界里好像所有人都长得像爸,这还是唯一一个看到长得像妈的。)
PS有关艾琳的描写出现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
The picture showed a skinny girl of around fifteen. She was not pretty; she looked simultaneously cross and sullen, with heavy brows and a long, pallid face.
艾琳和斯内普相似的形容是在11岁的时候,不见得后来长得像,毕竟后来的斯内普已经38岁,不然在赫敏翻到艾琳的照片的时候立马就能认出她和斯内普一定有关系。斯内普和她有相似之处不代表斯内普是艾琳复制粘贴,不能把艾琳外貌盖在斯内普身上,原作没说斯内普有的就不能说他有。
瘦脸,气色不好的灰黄
thin, sallow face
摘自《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Lily had reached a piller and leaned against it, looking up into the thin, sallow, face.
摘自《哈利波特与密室》
He was a thin man with sallow skin, a hooked nose, and greasy, shoulder-length black hair, and at this moment, he was smiling in a way that told Harry he and Ron were in very deep trouble.
脸色苍白
pallid(16岁)
pale(34岁)
摘自《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He looked slightly paler than usual, and his cold, black eyes glittered strangely.
苍白、惨白、大理石白的脸
pale face(38岁)
marble white(38岁)
摘自《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He closed his eyes, and suddenly he was Voldemort, looking into Snape's pale face.
摘自《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And now Snape looked at Voldemort, and Snape's face was like a death mask. It was marble white and so still that when he spoke, it was a shock to see that anyone lived behind the blank eyes.
摘自《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Harry saw Snape's face losing the little color it had left; it whitend as his black eyes widened, as the snake's fangs pierced his neck, as thefailed to push the.enchanted cage off himself, as his knee gave way and he fell to the floor.
(题外话,惨白的脸通常在原作中是表示糟糕的状态,比如阴尸、邓布利多死前、马尔福将要对邓布利多动手的时候等等,这里毫无血色的脸也预示了斯内普的结局。)
不整齐的牙齿
uneven teeth
锐利的面部线条
the harsh lines of his face
摘自《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Snape gazed for a moment at dumbledore, and there was revulsion and hatred etched in the harsh lines of his face.
(题外话,就是因为这个词的中文版翻译太离谱,才把原文翻出来特地找人帮忙翻译的……参考斯内普所有面部描述,这里应该是表达他的瘦削,从而是锐利。)
常用中文版翻译的HP书籍时常会为了符合斯内普的形象(翻译是从他未平反的时候开始跟进的,当时的斯内普简直把反派写脸上了,谁知道他是个好人)故意使用一些丑化类词汇,所以看对他的外貌形容里面还是尽量用英文便于理解。
(先写到这里,后面再有补充会写上去
【魏晋南北朝称呼科普】
*如有缺漏欢迎指出!
*“阿”冠于单字称呼之前,表示口语化的亲昵感,是魏晋南北朝的常见称呼方式。
*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年,请注意各种称呼与时代变化的联系。
●自称:
本名-略
我-《三国志》:李昭仪曰:"我不能二三屈辱。"乃自杀。
吾-《三国志》:(孙)坚曰:"日月者阴阳之精,极贵之象,吾子孙其兴乎!"
仆(有自谦意味)-《三国志》:“仆虽书生,受命主上。”
余(多为书面语)-《三国志》:“余每览植之华采,思若有神。”
予(多为书面语)-《三国志》:(陈寿评)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妾(女性自称)-《三国志...
*如有缺漏欢迎指出!
*“阿”冠于单字称呼之前,表示口语化的亲昵感,是魏晋南北朝的常见称呼方式。
*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年,请注意各种称呼与时代变化的联系。
●自称:
本名-略
我-《三国志》:李昭仪曰:"我不能二三屈辱。"乃自杀。
吾-《三国志》:(孙)坚曰:"日月者阴阳之精,极贵之象,吾子孙其兴乎!"
仆(有自谦意味)-《三国志》:“仆虽书生,受命主上。”
余(多为书面语)-《三国志》:“余每览植之华采,思若有神。”
予(多为书面语)-《三国志》:(陈寿评)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妾(女性自称)-《三国志》:娥亲抗声大言曰:"枉法逃死,非妾本心。今仇人已雪,死则妾分,乞得归法以全国体。
弟/妹(对兄/姊的自称)-《世说新语》:(周顗弟周嵩)尝因酒瞋目谓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
儿(对父母长辈的自称)-《晋书》:(石)宣小子年数岁,季龙(石虎)甚爱之,抱之而泣。儿曰:"非儿罪。"
臣(对皇帝的自称)-《三国志》:“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官(对皇帝或对同僚的自称)-《晋书》:“公与下官并蒙先朝厚顾,荷托付之重,大奸不扫,何以见先帝于地下!愿公深惟安国家、固社稷之远算,次计公之与下官负荷轻重,量其所宜。”
小人-《三国志》: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
*易误纠正:魏晋南北朝无“俺”称呼。
●家庭称呼:
【父】阿翁,阿父,阿爷(北朝出现的称呼),爹(南朝荆土方言),兄兄(鲜卑族称呼)。对亡父可称先君。
出处:
1.《三国志》:(曹)良年小,常呼(魏)文帝为阿翁,帝谓良曰:"我,汝兄耳。"
2.《南史》:(谢)晦女为彭城王义康妃,聪明有才貌,被发徒跣与晦诀曰:"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
3.《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4.《南史》:(梁)人歌曰:"始兴王,人之爹,徙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荆土方言谓父为爹,故云。
5.《北齐书》:(高)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
6.《世说新语》:孙兴公作庾公诔,文多托寄之辞。既成,示庾道恩。庾见,慨然送还之,曰:“先君与君,自不至于此。”
【母】阿母,娘(南北朝出现的称呼),家家(鲜卑族称呼)。
出处:
1.《孔雀东南飞》:阿母大悲摧。
2.《晋书》:(潘)岳将诣市,与母别曰:"负阿母!"
3.《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4.《南齐书》:(齐)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萧)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
5.家家见家庭称呼父条第3。
【兄】阿兄,阿干(鲜卑族称呼),兄兄。
出处:
1.《世说新语》:(谢)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谢)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2.《吐谷浑阿干歌》:阿干西,我心悲,阿干欲归马不归。
3.《北齐书》:是夜四更,帝(齐后主)召(高)俨,俨疑之。陆令萱曰:"兄兄唤,儿何不去?"
*易误纠正:魏晋南北朝无“哥”称呼。
【姊】
出处:
1.《三国志》:事定之后,(辛)敞叹曰:“吾不谋於姊,几不获於义。”
*易误纠正:魏晋南北朝无“姐”称呼。
【弟】
出处:
1.《晋书》:(孔)愉下车抱(匡)术曰:"吾弟发狂,卿为我宥之。"乃获免。
【妹】
出处:
1.《晋书》:后(郑阿春)虽贵幸,而恒有忧色。(晋元)帝问其故,对曰:"妾有妹,中者已适长沙王褒,余二妹未有所适,恐姊为人妾,无复求者。"
【夫】姓+郎(外人也可以这么称呼)。
1.《世说新语》:“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2.《北齐书》:齐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之女也。少明悟,强族多娉之,并不肯行。及见神武城上执役,惊曰:"此真吾夫也。"
*易误纠正:魏晋南北朝暂不见“夫君”记载。
【妻】妇(外人也可以这么称呼),新妇(不限于新娘的意思,外人也可以这么称呼)。
出处:
1.《三国志》:太祖(魏武帝)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吕)布默然。
2.《三国志》:(魏)文帝谓曰:"刘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妇举头!"
*夫妻之间通常没有特殊称呼,夫使用通用第二人称唤妻,妻使用通用第二人称和对男性第二人称唤夫。
【子】
出处:
1.《晋书》:(张镇)谓其父曰:"我不如汝有佳儿。"(张)凭曰:"阿翁岂宜以子戏父邪!"
【女】阿女。
出处:
1.《孔雀东南飞》: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祖】阿翁。
出处:
1.《晋书》:陆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
2.阿翁见家庭称呼子条第1。
【祖母】
出处:
1.《三国志》:“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亦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孙】
出处:
1.孙见家庭称呼祖母条第1。
【外祖/外祖母】
【外孙】
【伯父】
出处:
1.《世说新语》:(庾)玉台子妇,(桓)宣武弟桓豁女也,徒跣求进,阍禁不内。女厉声曰:“是何小人!我伯父门,不听我前!”
【叔父】从父,阿父。
出处:
1.《世说新语》:“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
2.《宋书》:(刘)义恭诘(刘)劭曰:"我背逆归顺,有何大罪,顿杀我家十二儿?"劭答曰:"杀诸弟,此事负阿父。"
3.《南齐书》:兄子(沈)昭略谓(沈)文季曰:"阿父年六十为员外仆射,欲求自免,岂可得乎?"
【姑(上古时期含义是“婆婆”,在中古时期演化对丈夫/父亲姊妹的称呼)】
出处:
1.《孔雀东南飞》:“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2.《全晋文》:「姑与父异德异名,叔父与父同德同名,何无轻重之降邪?」曰:「姑与叔父,斯王父爱之所同也。父之所不降,子亦不敢降,此叔父与姑所以服同而无降也。」
3.姑(称呼婆婆)见下对女性第三人称第3。
【嫂】
【舅】
【甥】外甥,外生(外生≠外孙)。
【曾祖】太翁
1.《南史》:废帝郁林王,讳昭业……文惠太子长子也。高帝为相王,镇东府,时年五岁,床前戏。高帝方令左右拔白发,问之曰:"儿言我谁耶?"答曰:"太翁。"高帝笑谓左右曰:"岂有为人作曾祖而拔白发者乎?"
●社会称呼
【通用第二人称】汝,卿(较亲昵),足下,子,阿子,阿奴(对平辈或晚辈,较亲昵)。对于特定者可以称呼对方的字或小字(小字多为对平辈或晚辈,一个人可能有多个小字,规律通常为前缀带“阿”,后面跟着名或字中的一个字)。
出处:
1.《三国志》:(魏)太祖谓(曹)休曰:"汝虽参军,其实帅也。"
2.《世说新语》: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3.《晋书》:(桓)彝大赏之,结交而别。至都,谓庾亮曰:"吾为卿得一佳吏部郎。"
4.《世说新语》: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5.《世说新语》: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6.《晋书》:(晋)穆帝升平中,童儿辈忽歌于道曰《阿子闻》,曲终辄云"阿子汝闻不"?无几而帝崩,太后哭之曰:"阿子汝闻不?"
7.阿奴见家庭称呼兄条第1。
8.例如王戎小字阿戎,王胡之(字修龄)小字阿龄,王临之小字阿临,王珣小字法护、阿瓜。
【对男性第二人称】君,郎君(也用于第三人称),府君(地方官,约太守一级),使君(地方官,约刺史/州牧一级),公(位至三公者),主公/明公(所追随的位高者)。
出处:
1.君见家庭称呼父条第4。
2.《世说新语》: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别驾唤诸葛恪:「咄咄郎君!」
3.《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
4.宋祎曾为王大将军妾,后属谢镇西。镇西问祎:“我何如王?”答曰:“王比使君,田舍贵人耳。”镇西妖冶故也。
5.公见自称下官条。
6.明公见自称小人条。
【对男性第三人称】姓名,姓+字,姓,姓+官职/爵位(是大家都熟悉的人会省略姓),家君(称呼父亲/主人),姓+郎,姓+郎君,姓+公(位高者),公子(顾名思义,公之子),儿/小儿(对年幼者),老翁(对老年男性),老公(对老年男性,没有尊敬的意思,多见于北朝人使用),谥号(对已逝者)。
出处:
1.单称姓见社会称呼对男性第二人称第3。
2.《世说新语》:殷顗、庾恒并是谢镇西外孙。殷少而率悟,庾每不推。尝俱诣谢公,谢公熟视殷曰:「阿巢故似镇西。」巢,殷顗小字也。於是庾下声语曰:「定何似?」谢公续复云:「巢颊似镇西。」庾复云:「颊似,足作健不?」
3.家君见通用第二人称第4。
4.姓+郎见家庭称呼夫条第1,外人对男性可通用。
5.《晋书》:参军刘袭曰:"事不可者莫大于反,而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语毕趋出,佐吏多散走。
6.《晋书》:百姓于岸上歌曰:"庾公上武昌,翩翩如飞鸟。庾公还扬州,白马牵旒旐。"
7.可上溯至先秦。先秦时以公子称呼国君之子,魏晋时可以称呼公族大臣之子,但多为书面称呼,口语不常用。《三国志》注:太祖为司空时,纳(何)晏母并收养晏,其时秦宜禄儿阿苏亦随母在公家,并见宠如公子。
8.《晋书》:“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
9.老翁见家庭称呼兄条第1。
10.《南史》:侯景谓左右曰:"我知吴儿老公薄心肠。"
*易误纠正:魏晋南北朝无“老爷”称呼。
【对女性第三人称】女郎(对年轻女子),小姑,女君,本姓/夫姓+夫人(通常其夫有爵位),姓+氏,妇,新妇,夫姓+家妇,姓+娘,姥、妪(对老年女性)。
1.《淳化阁帖》:东晋康帝司马岳书“陆女郎问谇如此,可筹量之。”
2.《续齐谐记》:须臾,女郎至,年可十八九许,容色绝妙。谓文韶曰:“闻君善歌,能为作一曲否盬?”文韶即为歌“草生盘石下”,声甚清美。女郎顾青衣,取箜篌鼓之,泠泠似楚曲。……按干宝《搜神记》曰:“广陵蒋子文,尝为秣陵尉,因击贼,伤而死。吴孙权时封中都侯,立庙钟山。”《异苑》曰:“青溪小姑,蒋侯第三妹也。”
3.《晋书》:挚虞以为:"礼,妾事女君如妇之事姑,妾服女君期,女君不报,则敬与妇同而又加贱也。名位不同,本无酬报。礼无不答,义不谓此。
4.《世说新语》: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间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5.《南史》:“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6.《晋书》:姥闻(王)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7.《三国志》:(窦礼妻)盈垂泣对曰:「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
*易误纠正:魏晋南北朝无“小姐”称呼。
●皇帝并皇室称呼
【自称】皇帝称朕,诸侯王称孤/寡人[《左传》:列国(国君)有凶(事)称孤。注:无凶则常称寡人],后妃称妾。男性王侯(包括太子)对皇帝上书均自称臣。
【对皇帝第二人称】陛下,至尊,皇上(多为北魏使用)。
出处:
1.《魏书》:臣去皇上,虽是五世之远,于先帝便是天子之孙。
【对太子/诸侯王/自立为王者第二人称】殿下。
出处:
1.《晋书》:“伏惟明公殿下,州乡贵望,四海所宗,为帝王者,非公复谁?(石)勒所以捐躯命、兴义兵诛暴乱者,正为明公驱除尔。伏愿殿下应天顺时,践登皇阼。”
*易误纠正:魏晋南北朝无“王爷”称呼。
【对皇帝第三人称】主上,天子,官家(晋末南北朝出现的称呼),大行皇帝(刚刚去世还没有获得谥号和庙号的皇帝),先帝(上一任),谥号/庙号(对已逝的皇帝)。
出处:
1.《晋书》:(晋)安帝义熙初,童谣曰:"官家养芦化成荻,芦生不止自成积。"其时官养卢龙,宠以金紫,奉以名州,养之极也。
2.《北史》:(北魏宣武)帝每潜幸其所,肆饮终日,与高太妃相见,呼为阿母,伏而上酒,礼若家人。临出,高每拜送,举觞祝言:"愿官家千万年寿,岁一入妾母子舍也。"
3.《晋书》:“天祸荐臻,大行皇帝崩殂,社稷无奉。”
4.先帝见自称臣条。
5.(顾)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叶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
【皇后】
后宫妃嫔:两晋有三夫人九嫔,南北朝出现贵妃。具体可见魏晋南北朝妃嫔制度 。
【皇太后】
【太皇太后】
【太妃(先前为王妃;或先前为皇帝妃嫔,母以子贵)】
【皇太子】-【太子妃】
【王】-【王妃】
【王世子】-【世子妃】
【公侯】-【夫人】
【长公主(皇帝姊妹)】
【公主】
【驸马(东晋开始逐渐成为娶公主者的代称)】
出处:
1.《晋书》:(西晋)武帝亦以宗室、外戚为奉车、驸马、骑三都尉而奉朝请焉。元帝为晋王,以参军为奉车都尉,掾属为驸马都尉,行参军舍人为骑都尉,皆奉朝请。后罢奉车、骑二都尉,唯留驸马都尉奉朝请。诸尚公主者刘惔、桓温皆为之。
●友好的祖安语
关键词:狗,死,鬼,老奴,伧父(南方人骂北方人语),貉(北方人骂南方人语),贼,兵(晋朝风气看不起武德),对方父祖之名(魏晋重视家讳,但有时也互相拿这个开玩笑,呈现出一种反差) 等。
晋制汉服科普资料部分汇总
魏晋时尚风向标的科普索引:资料全面丰富,值得一看。没别的话说了x我把这条链接放最上面已经说明它真的很强了。
ps:刚刚发现点开链接后不能二次跳转。可以微博搜索@魏晋时尚风向标 的主页,通过她的置顶末尾链接跳转至索引。
无劫缘的两晋潮流:从上面的那一条链接也能找到本条链接。8p长图图文并茂,很有阅读价值。
央鬼的晋制汉服科普视频:强烈推荐!简单粗暴了解晋制包含的各种形制穿搭,几分钟时间get到三国两晋时期汉服的靓丽✓
装束复原的微博主页:复原小组出的片质量是非常高了,并且因为基本各个时期都有复原,所以对搞各个朝代的史圈姐妹都会有帮助✓但是仅供外形参考。因为复原小组只复原外表不复...
魏晋时尚风向标的科普索引:资料全面丰富,值得一看。没别的话说了x我把这条链接放最上面已经说明它真的很强了。
ps:刚刚发现点开链接后不能二次跳转。可以微博搜索@魏晋时尚风向标 的主页,通过她的置顶末尾链接跳转至索引。
无劫缘的两晋潮流:从上面的那一条链接也能找到本条链接。8p长图图文并茂,很有阅读价值。
央鬼的晋制汉服科普视频:强烈推荐!简单粗暴了解晋制包含的各种形制穿搭,几分钟时间get到三国两晋时期汉服的靓丽✓
装束复原的微博主页:复原小组出的片质量是非常高了,并且因为基本各个时期都有复原,所以对搞各个朝代的史圈姐妹都会有帮助✓但是仅供外形参考。因为复原小组只复原外表不复原结构,具体细节形制还是建议以可靠的资料为准。
*以上资料里大概都没有提过的裘:由于没有出土文物,所以无法确定形制。但是根据唐代贾公彦《仪礼.聘礼》注疏云:「凡服四时不同。假令冬有裘,则儭身裈衫,又有襦袴,襦袴之上有裘,裘上有裼衣,裼衣之上又有上服、皮弁祭服之等」或可推测裘是一种有袖子可内穿的衣服,而不是那种类似斗篷的衣服(以及,斗篷不是汉服)。
东晋人物花语群像
是个急速又草率的脑洞。
花语基本上源百度百科,人物梗见《世说新语》。
王导
编笠百合(Lilium spp)
才能、威严、杰出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
王敦
红荷花(Nelumbium speciosum)
坚毅、勇敢 、浓烈、绝望、不惜一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桓温
蓝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胜利,生命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年耶!”
王羲之
雪柳(Fortune fontanesia...
是个急速又草率的脑洞。
花语基本上源百度百科,人物梗见《世说新语》。
王导
编笠百合(Lilium spp)
才能、威严、杰出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
王敦
红荷花(Nelumbium speciosum)
坚毅、勇敢 、浓烈、绝望、不惜一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桓温
蓝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胜利,生命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年耶!”
王羲之
雪柳(Fortune fontanesia)
殊胜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谢安
御衣黄(Cerasus ssp)
充满理智和教养,优美
“晋祚存亡,在此一行。”
郗超
香槟玫瑰(Champagne rose)
和你在一起是我的骄傲,没有你的我就像一只迷失了航线的船。
“郗生可谓入幕宾也。”
王徽之
麝香玫瑰(Musk rose)
飘忽之美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献之
圣诞蔷薇(Christmas Rose)
追忆的爱情
“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王珣
洛丽玛丝玫瑰(Rosemary)
死的怀念
“所望于法护!”
谢道韫
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
才华横溢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玄
棉花(Cotton)
温暖、优秀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啊有了一个奇妙的脑洞。下次也许可以写花吐症(?)